摘要:目前,中科創星已投資20多個能源相關項目,在能源的“源網荷儲”環節都有相應的布局,其中儲能和電池產業鏈布局較多。
作者:中科創星投資部執行董事、能源組負責人張萌
目前,中科創星已投資20多個能源相關項目,在能源的“源網荷儲”環節都有相應的布局,其中儲能和電池產業鏈布局較多。我們并不是因為“碳中和”概念興起才去做相關的投資。我們希望我們的投資領域成為風口,而不僅僅是因為風口才去做相應的投資。
01 儲能領域市場需求量大
光伏和風電都是間歇性能源,晚上沒有太陽光伏就無法發電了,沒風的時候風機也無法發電。我國2020年的風光發電量占到全部發電量的9.5%,裝機量在5.7億千瓦時,根據碳中和行動計劃,到2030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光伏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這意味著10年內至少要有7.3億千萬的新增風光裝機量。發電企業規劃的裝機量還要大于這個數字。
如此大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接入,再加上火力發電要逐步退出市場,這對輸電和用電側都提出了相當大的挑戰。這同時也意味著能實現調頻和調峰的技術手段將不再是一個輔助性的角色,對儲能的大規模需求將逐步變成現實。
儲能技術主要分為電化學和物理兩類,一類是電化學儲能技術,運用鉛酸電池、鋰離子電池等的化學儲能技術。一類是以抽水蓄能為代表的物理儲能技術。目前,抽水蓄能技術在整體儲能市場占比最高,達到90%以上?;瘜W儲能雖然產能規模比抽水蓄能小,但由于擁有響應速度快、能量轉化效率高的優勢,在市場上難以被物理儲能替代,因此也占據著穩定的市場份額。
傳統的抽水蓄能技術已經有被替代的需求和趨勢。目前,抽水儲能發展的主要障礙在于地理條件,在不具備海拔落差的平原地區,和干旱缺水的地區就很難部署。但抽水儲能占到當前儲能裝機容量的90%以上,是最為主要的儲能方式,所以我們一直在關注可以突破地理條件限制的儲能方式。
02 壓縮空氣儲能商業化潛力大
目前除了抽水儲能之外,壓縮空氣儲能是目前唯一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潛力的儲能技術路線。電化學儲能受制于安全性、循環壽命以及經濟性原因,很難支持GWh級別的儲能應用。中科創星也在天使輪領投了技術源自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的大規模壓縮空氣儲能項目——中儲國能。
首先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基本原理:在電網用電負荷低谷期將空氣高壓密封在儲氣罐中,在電網用電負荷高峰期釋放壓縮空氣,驅動膨脹機帶動發動機發電。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的優勢就比較明顯,一是場地限制少,不會對普通居民造成打擾,不會破壞生態環境;二是建設周期短,并且它的設備使用壽命、能量轉化效率與抽水蓄能相當,甚至在設備不斷調試精進后能表現得更好。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目標在未來取代抽水蓄能,成為主流的物理儲能技術。
目前國外的這種壓縮空氣儲能,它的轉化效率大概在50%-60%,還是需要有外部的加熱來補燃,這種就需要消耗化石能源。而中儲國能的壓縮空氣儲能技術,能達到70%的轉化效率,這在國際上是絕對領先的。
中儲國能正在張家口建設百兆瓦級別的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這個項目的建設落成將是我國儲能行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03 布局“源網荷儲”多個領域
除了儲能,中科創星在“源網荷儲”四個領域都有和“碳中和”相關的布局。比如源端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低成本制氫技術;網端的柔性直流功率器件、綜合能源管理系統;負荷端在動力電池產業鏈布局更加深入,比如氫燃料電池、全固態鋰電池、鋰金屬電池、鈉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還有電池產業鏈上游的新型材料包覆技術、下游的電池回收技術等等。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2025數字平臺經營環境治理報告》(簡稱《報告》)。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