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因組學技術的發展,使得腫瘤診斷從粗放走向精準,讓我們在與腫瘤的斗爭中,向前邁了一大步。
基因組學技術的發展,使得腫瘤診斷從粗放走向精準,讓我們在與腫瘤的斗爭中,向前邁了一大步。
當前,該技術在包括腫瘤早期篩查、診斷和用藥指導、預后監測及藥物研發等方面都有所應用,堪稱當下對抗腫瘤的“大殺器”。
在資本市場,由于市場前景廣闊,這一領域被視為 “未來的基建行業”和“風口上的豬”。據興業證券研報,僅腫瘤早篩細分領域,2030年中國潛在市場規模接近300億美元,是醫療領域又一個千億藍海市場。
此前,由于國內這一領域尚處于早期發展階段,哪些企業能夠最終突圍,并沒有一個明確答案。
隨著3月25日泛生子發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報告,似乎讓人發覺,答案快要浮出水面。
財報顯示,2020年,泛生子實現營收4.25億元,同比增長31.3%;凈虧損額2.16億元,與去年同期虧損額2.80億元相比,明顯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泛生子是該領域已上市玩家中,唯一一個營收大幅增長的同時,虧損大幅收窄的公司。
用了7年的時間,泛生子向市場證明,科研創新+運營創新“雙引擎”模式,或可重塑腫瘤精準醫療產業發展新格局。
01、在有前景的技術上持續“燒錢”
過去三年,泛生子營收分別為2.25億、3.23億、4.25億,一直處于高速增長狀態,平均增速超37%。
泛生子2018年—2020年營業收入趨勢圖
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營收同比增長為30.1%。其財報指出,這得益于其技術優勢和品牌規模效應的加持,產品進一步打開市場。
泛生子是癌癥精準診療領域較早開始原研技術研發的企業,幾年后的今天再看這些原研技術,會發現性價比很高。
現在提及較為頻繁的“一步法”技術和“Mutation Capsule”技術均有產品產出。如這次財報公布的,其IVD營收增長也得益于今年剛獲批肺癌8基因試劑盒和測序儀GENETRON S5的銷售,這就是“一步法”技術高性價比的體現。
另外一個技術“Mutation Capsule”是其早篩產品HCCscreen的核心技術,也為泛生子2020年創造了營收。
研發投入方面,2020年4季度研發投入同比增長了63.7%,高達5300萬,更多類似于“一步法”、“Mutation Capsule”的技術也有可能在2021年甚至未來逐漸釋放潛能。
產品研發技術優勢為泛生子帶來品牌效應,財報顯示,泛生子2020年IVD入院數目是22家,2019年是13家,可見肺癌8基因試劑盒及GENETRON S5的銷售為這一數字的增長提供了不小的影響,同時也可看到背后的商業邏輯是一個可持續的發展路徑。
另一個體現則是,營收快速增長的同時,泛生子虧損明顯收窄。以Non-IFRS會計準則計算,2019年公司虧損額為2.8億元,2020年收窄至2.16億元。
實際上,泛生子發展進入新階段,虧損收窄是必然事件。原研技術驅動的業務增長,隨著生產、服務規模化效應的出現,盈利也可預見性的大幅提升。從2020年公司毛利率可窺探一二,2020年公司毛利率為61.3%,較2019年提升了16.5個百分點。
根據財報數據發現,泛生子不經意間開始領跑行業,不僅營收增速位居第一,更是唯一一家虧損有所收窄的公司。
著眼長期,這些“燒錢”的原研技術配合著產品力提升及運營日趨精細化,公司業績持續增長是大概率事件,率先走過盈虧平衡點也不無可能。
02、精準醫療企業如何自己養活自己
對于基因組學技術領域的玩家,多領域布局無疑更具發展前景。這一點,泛生子可以作為一個參照樣本。
泛生子在診斷與監測、藥物研發和癌癥早篩三塊業務均有所布局。從不同業務的發展階段來看,這三大業務將分別成為公司業績短期、中期、長期增長的主要源動力。
其中,針對癌癥患者的精準治療是目前最為成熟的市場。2019年,國內腫瘤患者數量約為450萬例,其中大約5.4%接受了分子檢測分析,規模達24.3萬人。
但與海外成熟市場相比,該滲透率并不高。2019年,美國這一數字為10.1%。具體到更高級的NGS的分子譜分析,中國滲透率僅1.3%,遠低于美國的4.6%。
隨著患者認知度、消費能力的提升,市場滲透率進一步提高是必然事件。這將帶動國內精準治療市場的發展。
換句話說,中美滲透率差異背后,蘊藏著驚人的市場增長空間。在該市場占得先機的泛生子,有望充分享受這一紅利。
據此前公布的數據,在診斷與監測業務板塊的IVD方面,泛生子有7款產品獲批,在行業內位居第一,據稱,泛生子還有7款產品正處于開發和臨床試驗階段。在LDT方面,2020年泛生子LDT服務創造了2.92億營收,增速領先行業。而全年毛利率高達61.3%,所以短期內,泛生子將有足夠的底氣繼續拓展其他業務。
相比診斷與監測市場,藥物研發市場略顯“稚嫩”。畢竟,直到近幾年,中國創新藥研發才進入高速發展期。但這并不妨礙,藥物研發市場的前景。
越來越多的生物制藥企業開始尋求與擁有強大基因測序能力的檢測公司合作,共同在前研科學、新藥研發與商業化等方面進行探索。
根據年報,泛生子2020年該領域的收入為3880萬,較去年同期還有所下降,公司解釋為業務優化帶來的縮減,但值得期待的是該公司建立的美國馬里蘭實驗室,或可扭轉這一局面。中國能為藥企提供中美雙報藥物研發服務,并手握原研技術的企業并不多,由此也不難理解,阿斯利康、基石藥業、諾誠健華等藥企,會選擇與公司合作。
與診斷監測、藥物研發市場相比,由于能夠極大提高存活率,癌癥早篩市場最富想象力。據Frost &Sullivan數據,僅在中國,癌癥早篩潛在市場規模在2030年將增長至289億美元。
當前,受限于國內對該產品認知度較低,市場尚處于大規模商業化的前夜。不過,隨著整個市場的蓬勃興起,以泛生子為代表擁有技術和先發優勢的企業將持續受益。
泛生子瞄準的肝癌早篩業務已經進入到商業化,產品還拿到了美國FDA的“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拿到這個認定,意味著獲批進程將加快,獲批后將進入美國醫保,后勁不可小視。
就在年報發布當天,泛生子公布了其肝癌早篩產品HCCscreen最新的數據,88%的靈敏度和93%的特異性,性能遠高于目前的臨床金標準——B超聯合甲胎蛋白檢測。
一旦在美國獲批,泛生子的產品便將直接被美國聯邦醫保覆蓋,或許會帶動公司收入再上一個臺階。這一點可以參考Exact Science,其Cologuard產品于2014年10月進入醫保后,收入逐年爆發增長。
精密科學早篩產品獲批上市進入醫保后迅速放量
不僅是美國,泛生子肝癌早篩產品在國內市場的商業化布局,也可圈可點。公司產品是國內最早上市的肝癌早篩產品之一,更重要的是,其在國內已跑通了三大商業化路徑,這無疑會加速其商業化落地。
03、從篩查到治療,泛生子堅持的“一體化平臺+全周期管理”勝算有多少
眾所周知,平臺化是不少企業的夢想。泛生子也不例外。
從癌癥早篩,到治療建議再到持續監控,其平臺上的服務和產品套件涵蓋了患者癌癥護理的各個階段。
平臺最大的意義在于,通過覆蓋全周期的一體化產品和服務,其將與更多的患者、醫院、藥企達成廣泛連接,為患者、醫院、藥企提供更多的價值。
這個過程中,泛生子在各個領域的可施展的空間也會得到進一步凸顯。相對于業務較為單一的公司,平臺型公司的競爭優勢不言而喻。
正因此,基于“一體化平臺+全周期管理”戰略,泛生子業務發展的重點,已經由診斷與監測業務,拓展到早期篩查和MRD(分子殘留病檢,用于癌癥患者預防癌癥復發)。泛生子的發展基石正在從產品單點驅動,切換為平臺驅動,這將進一步打開其商業化想象空間。
更重要的是,在平臺語境中,創新不是由一個公司創造的,而是整個生態系統共同創造的,因此系統競爭將取代產品競爭。這是那些單一領域公司所不具備的。
該領域的三家上市公司中,諾輝健康專注于癌癥早篩領域,只有燃石醫學與泛生子開啟了平臺化戰略,布局了早篩和診斷與監測業務。
不過,由于燃石醫學在早篩領域,布局的是挑戰難度更大、需要更多資金支持的全癌種篩查,距離商業化落地,還需要一定時間。
泛生子的早篩策略,整體看下來是,通過特定癌癥領域逐個突破的戰略,再覆蓋全癌種的路徑,商業化落地進展可能更快,成功率也更大,而對公司的現金流挑戰也會小很多。
當然,最終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不過,目前來看,市場機構對于泛生子選擇的策略,較為認可。
拉長周期看,泛生子正在憑借基因組學重塑腫瘤精準醫學產業,也大幅提高了行業門檻。其在技術、監管批準和商業應用方面不斷積累經驗、優勢,這些共同構成進入壁壘。
這也是泛生子未來最大的看點。而重塑后的腫瘤精準醫學產業,將具有更高的投資回報。
百惠金控據悉,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優必選」),股票代號9880.HK,獲納入MSCI...
當“為什么是杭州”的追問刷屏朋友圈,這位與杭州共成長二十年的創業者,用22條實戰經驗解碼城市營商密碼...
2月16日,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以“圓夢前海,筑夢啟航”為主題的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基金簽約暨入...
近日,國內領先的青少年AI智能硬件品牌聽力熊與中國電信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出首款支持通話功能的智...
作為臨床研究數智化解決方案的行業龍頭,太美醫療科技在早期就自主研發了完整的覆蓋臨床研究全程的服務各方...
香港作為中國經濟與世界接軌的橋梁,自19世紀來保險行業逐步興起至今,現已成為亞洲保險樞紐,滲透率及密...
2月17日上午,湛茂兩市開展對接交流活動,湛江市委書記余鋼、茂名市委書記莊悅群到國聯水產集團調研,深...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