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邁入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社會,“數字”與“綠色”成為頻率越來越高、強度越來越大的時代關鍵詞。二者的琴瑟和鳴,將決定人類的命運。
邁入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社會,“數字”與“綠色”成為頻率越來越高、強度越來越大的時代關鍵詞。二者的琴瑟和鳴,將決定人類的命運。
數字化發展與綠色發展,絕非各自而行,而必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數字化發展與綠色發展,只有深度融合相互促進形成合力,以“數字化轉型”和“綠?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才能真正構筑起“數字與綠色共舞,經濟與社會并進”的綠色數字化發展新格局,以此促進高質量發展。
數字經濟呼喚綠色發展
毋庸置疑,以信息通信技術為基礎的數字經濟,已成為世界各主要經濟體增長最為迅猛的經濟形態。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顯。數字經濟,既有利于提高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推動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朝著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進,又有助于國民經濟循環各環節的貫通。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6.2%,占比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按可比口徑計算,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名義增長15.6%,高于同期GDP名義增速約7.85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高度關注甚至警惕的是——數字經濟喜報頻傳的背面是驚人的耗能與碳排放。
劍橋大學最新數據顯示——支撐比特幣運轉的區塊鏈系統,年耗電量超過阿根廷、荷蘭和阿聯酋的年耗電量,具體數字接近1200億度。刷一次比特幣交易消耗的電力相當于刷45萬筆信用卡。
數據中心承載著數字社會的血液流動,價值巨大,耗能亦巨大。數據顯示,美國數據中心耗電量早已超過全美社會總用電量的5%;2018年,中國數據中心耗電量已達全社會總用電量的2.35%。5G基站亦存在和數據中心同樣的現實矛盾,每個基站的耗能大概是4G的2-3倍,其總耗能估計是4G的4-9倍。更強的5G網絡,自然也意味著更高的耗能與更多的碳排放。
針對數據中心和5G基站的高耗能與高排放,必須全面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根據賽迪顧問統計,2019年中國整體數據中心耗能中約有43%是用于信息技術設備的散熱,基本與45%的信息技術設備自身的耗能持平??梢姕p少散熱的功耗來降低數據中心耗能,從而建設綠色數據中心已勢在必行。
除了散熱技術的升級換代,清潔能源的使用也能有效降低數據中心帶來的碳排放。自2014年以來,蘋果公司世界范圍內的所有數據中心均已實現由100%可再生能源供電。位于美國內華達州里諾郊外的里諾技術園區,一座占地180英畝的太陽能發電站正在為蘋果公司內華達數據中心供電。該項目可向蘋果公司輸送5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與該公司位于內華達州的其他三個太陽能項目總計供電270兆瓦。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通過共享頻率資源合建5G接入網,基站總數預估減少20%-30%,不僅節省投資更帶來了耗能與排放的大幅降低。部分發達國家正在研究利用氫能作為通信基站的能源體系。以能量密度比較,氫是木材的1000倍、煤的6.8倍、汽油的3.3倍、天然氣的3.4倍。氫能如在中國成功大規模投入商業利用,無疑將大大減少碳排放,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另外,通信基站的最大化利用,亦能較好的降低單位GDP的碳排放。中國鐵塔正在推動“通信塔”向“數字塔”的演進,通過與有關部門、相關機構合作,推進國家信息通信基礎設施與環境監測預警基礎設施互補共生,構建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的全國環境監測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共同營造多方參與的共建、共享、共治環境監測防防災減災救災社會化格局,這也是綠色發展的典型路徑。
數字生態期待和諧共生
面對以算法、算力與數據共同驅動的新型數字社會,全社會還需共同促進,走上一條更加健康更加規范的綠色發展之路。
“無現金社會”導致盲人與老人的尷尬,“廁所取紙先刷臉”導致公民個人隱私的流失,未成年人沉迷于網絡游戲與色情直播,大學生受誘惑過度消費、超前消費,算法推送大流行導致信息繭巢暴增,等等。當數字巨頭全面進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時,也會擠壓原有城市空間,“宅經濟”導致缺乏人氣的無活力城市的蔓延,受損的將是城市居民生活所必需的和諧生態。相較于傳統經濟,平臺經濟帶來了靈活就業,但勞動者和平臺如果只有勞務關系而無勞動關系,勞動者不具備法律意義上的雇員身份,就難以獲得有力的相應權益保障。
目前老齡群體中,觸網的仍是少數。2020年9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第四十六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9.40億,其中60歲及以上的網民占10.3%。這意味著,至少仍有超1.57億老年人處于所謂的數字鴻溝之中。在現實生活中,對于年輕人來說輕而易舉的事情,對老年人來說可能格外困難。比如,移動支付、網上銀行、網上預約看病、掃碼點餐、網上預約打車,就連進公園也要掃碼,讓一些沒有觸網的老年人感到十分不方便。智能手機儼然已是數字社會的通行證,卻無形中為老年人樹起一道電子圍欄,讓老年人深刻地感受到出行難、看病難、辦事難。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進智能化服務要適應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讓智能工具給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礙?!苯衲耆珖鴥蓵陂g,亦有不少代表、委員圍繞數字技術如何“適老化”展開熱議。
綠色生態渴望數字化助推
建設美麗地球需要營造綠色生態,營造綠色生態需要綠色發展,綠色發展亟待數字化發展助推。
放眼中國乃至世界,諸多投資巨大的太陽能發電站、風力發電站等綠色能源基礎設施,因缺乏能源互聯網的智能支撐,無法精準預測需求,屢遭“棄光”“棄風”的尷尬與損失。而美國通用電氣在風力發電領域的預測性維護云平臺利用一系列數字化技術,通過傳感器實時采集運行數據,然后利用迭代優化過的算法得以預測系統運行狀態,由此大幅降低停機頻率及維護成本。
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規模達每天兩億噸,污水處理行業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占比社會總排放量達1%-3%,其數字化發展程度卻令人擔憂。
為鼓勵發展電動汽車,我國政府曾經給予高額補貼,但某些單位為了拿到補貼,采購電動車卻閑置不用,由此造成了嚴重的浪費,這也是缺乏數字化遠程監控的不良后果。
城市軌道交通、公交、鐵路等綠色出行基礎設施,節能產業與農業林業牧業等綠色生態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進程也存在脫節于時代的嚴峻現實。
綠色數字化賦能高質量發展
綠色數字化發展,是對時代的呼應與共振,正為我們這個時代創造著新的偉大奇跡,必將帶來一場深刻的社會進步。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關鍵五年,同時也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十四五”規劃綱要這份宏偉藍圖和行動綱領則指明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底座與新引擎——“數字化發展”與“綠色發展”。
數字化發展與綠色發展絕非各自孤立而是天生有緣,存在必然的相互需要與相互助力關系,這種內生邏輯決定了二者注定會形成合力——綠色數字化發展。
綠色數字化發展絕非單純的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亦非簡單的“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或“數字化+綠色化”。綠色數字化發展,不僅依靠自然科學的進步,亦要仰賴社會科學的指引。只有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數字化發展與綠色發展深度融合相互促進,才能真正構筑起“數字與綠色共舞,經濟與社會并進”的綠色數字化發展新格局。
?。ㄉ虾I鐣茖W院綠色數字化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李易)
2025年,中國消費市場迎來新一輪升級浪潮,文創禮品以其獨特的文化屬性與創新設計,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
3月,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聯合京洞察通過問卷形式與1200位女性消費者一起對話生活狀態、內核穩定...
2025年3月6日 武漢訊 在今日舉行的長江證券2025春季策略會上,藍思科技(300433.SZ)...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