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22日,純固態芯片級硅光子激光雷達研發商洛微科技宣布完成5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輕舟資本、財通資本、華蓋南方、布谷天闕等。本輪融資由中科創星科技服務公司投行部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2月22日,純固態芯片級硅光子激光雷達研發商洛微科技宣布完成5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輕舟資本、財通資本、華蓋南方、布谷天闕等。本輪融資由中科創星科技服務公司投行部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洛微科技CTO Andy透露,本輪融資主要用于芯片和激光雷達產品研發、實驗室建設、市場拓展、團隊擴張以及運營儲備金。此前,洛微科技曾獲得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中科創星領投,峰瑞資本跟投。
純固態成像級LiDAR
洛微科技創立于2018年,該公司將光相控陣(OPA)、連續波調頻(FMCW)和晶圓級微納光學等的技術應用到LiDAR領域,形成基于硅光集成的OPA+FMCW方案,自主研發了純固態成像級激光雷達(Imaging Grade LiDAR)和毫米級微激光雷達(MicroLiDAR)兩條產品線。
Andy表示,無論是“基于硅光集成的OPA+FMCW方案”的技術路線,還是“基于芯片的激光雷達”產品路線,洛微科技都以降成本、提高可靠性、可量產的長久路線為導向,選擇的硅光這樣一個在未來不可或缺和高速發展的技術平臺,開發高性能的領頭產品,把激光雷達產品和3D感知推廣到更多場景,“像攝像頭一樣,處處可見。”
面向“3000萬臺”市場解決成本與可靠性問題
汽車變革之際,智能駕駛將成為車企的主戰場。在自動駕駛架構中,傳感層被比作為汽車的“眼睛”,包括車載攝像頭等視覺系傳感器和車載毫米波雷達、車載激光雷達和車載超聲波雷達等雷達系傳感器。其中,特斯拉 NOA 快速推向市場讓“視覺系”成為當下主流。但激光雷達的高可靠性、定位能力和較低算法依賴有望成為后來者居上的核心傳感器。2021 年,各大車企均規劃或推出帶有激光雷達的車型,激光雷達正式進入量產元年。
激光雷達主要有機械式和純固態激光雷達兩條技術路線,目前市場應用的多為機械式雷達,其單點或多點測距模塊的長期旋轉損耗,易出現穩定性降低的問題,在溫度、震動等變化場景中易發生機械變位,必須將汽車返廠修理,為實際應用帶來極大不便。
OPA封裝
Andy表示,根據行業測算,2030年,全球每年銷售1.2億輛新車中,L3/4/5 自動駕駛汽車將占比10%,激光雷達需求將達3000萬臺,而機械式激光雷達無法支撐未來廣泛應用,純固態激光雷被行業公認為未來發展方向。
但是,純固態激光雷達想要真正走向市場,還需要解決成本和可靠性兩大問題,這也是洛微科技目前正在解決的問題。
“基于硅光集成的OPA+FMCW方案”朝量產邁進
相較于機械式激光雷達,固態激光雷達具有更高的技術壁壘,需要更大的研發投入,洛微科技在研發團隊和產品化經驗兩個方面占據一定優勢。據Andy介紹,核心團隊成員曾在MIT或光電工業界從事超過15年硅光子研究和產業化工作,具有硅光芯片領域頂級學術及產業復合背景,以及十余年的研發,管理,量產以及創業成功的經驗。目前,公司研發人員占總人數80%以上,大部分為碩博學歷。
為了提高激光雷達性能,同時降低成本,洛微團隊采取硅光子芯片方案,探索出了一條“基于硅光集成的OPA掃描+FMCW相干探測”的技術路線。
一方面,芯片化能夠借助硅光通信成熟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實現大規模集成和低成本的量產。另一方面,基于硅光集成的OPA+FMCW方案解決了高分辨率和大視場角的光信號覆蓋問題和測距問題,具備極佳的抗互擾和抗日光特性,和直測速度,高可靠性等性能優勢。
FMCW可直接測速
基于上述技術路線,洛微科技形成了自主研發的純固態成像級激光雷達(Imaging Grade LiDAR)和微激光雷達(MicroLiDAR)兩條產品線。前者具備高分辨率、大視場角(FOV)、低成本的特點,可廣泛應用于輔助駕駛、自動駕駛、AGVs/AMRs、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場景,公司已經于2020年下半年發布原型產品,預計2021年實現量產;后者采用自研晶圓級光學微鏡片實現了毫米級系統級封裝(SiP)和內嵌AI算法,極大簡化了產品的封裝流程,降低了微雷達系統的成本,提高了生產良率, 能夠為各類智能設備環境感知提供低功耗高性價比解決方案,包括5m之內的近距離手勢和姿態識別等應用。目前已成功在消費和工業電子產品中Design in,在2020年實現了小規模量產。
探索商業模式 讓激光雷達進入更多場景
隨著產品化的推進,洛微科技越來越關注市場需求。Andy表示:“芯片級光電系統產品存在一個不斷迭代的過程,激光雷達本身又是一個精密的光電產品,從研發到樣品、再到量產必然要經過一個摸爬滾打的階段。產品研發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測試結果和客戶反饋,調整設計參數,力求產品可以滿足客戶應用場景下對于測距能力,視場角,分辨率性能指標以及成本等最佳組合方式。實現面向未來的百美元量級純固態LiDAR解決方案。
目前,洛微科技建立起了互為補充的兩套商業模式:一是為通用型使用場景提供高性價比激光雷達產品;另外對于某些特殊場景,為其提供定制化匹配方案,為此,洛微組建起了融合硬件和算法的方案團隊,在微激光雷達產品線完成了部分客戶定制化的開發工作。
純固態LiDAR內嵌示意圖
下一步,洛微科技將繼續專注于激光雷達核心光電芯片研發和新品開發、不斷優化產品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從更長遠來看,除了目前最受關注的自動駕駛市場外,洛微科技希望將3D視覺技術推廣到更多應用場景,Andy說道:“低速機器人/車、工業自動化設備等場景,目前采用都是攝像頭+算法的視覺方案,不能滿足高精度3D測量、環境光影響、色彩對比度缺失等更復雜的使用條件,所以,我們相信在工業、商業和消費領域,高性能的3D感知產品將大有可為。”
投資者:看好OPA+FMCW方案在激光雷達領域的前景
輕舟資本合伙人周彬認為:“激光雷達作為視覺系統是未來大規模普及的各種智慧體最重要的信息感知來源,未來數年可達百億美金的市場規模,輕舟認為OPA+FMCW是最簡潔完美的技術路線,采用成熟的硅光工藝符合產業技術發展趨勢,最有可能實現低成本大規模制造,一旦發展成熟將是顛覆性的。洛微團隊是最早同時布局OPA+FMCW路線的團隊,有百萬量級硅光技術芯片量產經驗,有望成為全球新一代激光雷達技術的領導者。”
財通資本副總經理張宇稱:“我們相信固態激光雷達一定是自動駕駛的必然選擇,洛微科技是該行業的佼佼者,也是財通資本在半導體和自動駕駛領域布局的典型項目。”
華蓋南方管理合伙人韋韌:“洛微科技采取的OPA+FMCW是我們認為最有希望實現激光雷達高度集成化和芯片化的方案,也是激光雷達實現車規級的有力方案。華蓋南方持續關注和布局未來智能駕駛及相關傳感器,洛微科技是我們十分看好的項目。”
布谷天闕合伙人王良海:“我們認為,洛微科技所從事的OPA+FMCW的方案是實現激光雷達可低成本商業化,最終應用于各種高低端車型的唯一的技術路線。一旦突破了技術環節,將帶動整個激光雷達的產業鏈從當前的制造型轉向為半導體型的結構,類比于可見光相機產業的大規模普及正是基于硅基CMOS傳感器技術的成熟發展。”
11月10日-12日,五糧液2024年“和美全球行”相繼走進美國華盛頓、紐約,再赴“和美”之約,用世...
本次論壇由中國—東盟中心與深圳市政府聯合主辦,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深圳大學、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共同承辦...
海王生物深耕醫藥行業三十余年,已經形成了以醫藥流通為核心,包含醫藥研發、醫藥工業在內的三大核心業務板...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