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華為終端總裁余承東曾預言,未來四到五年,國內的智能手機品牌將只會剩余三家。
文/智能相對論(aixdlun)
作者/郭鍇
2015年,華為終端總裁余承東曾預言,未來四到五年,國內的智能手機品牌將只會剩余三家。彼時還處于群雄逐鹿時代,這個結論在當時看起來頗有些武斷。但今天,2020年的末尾,再回頭去看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主流玩家,也就只剩三個派系了:華為系、步步高系和小米系。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數據顯示,國內手機市場集中度逐年增長,2019年,TOP5廠商的市場集中度已經來到了91%。曾經百花齊放的手機品牌逐漸“消失”在了消費者的視野中。
和魅族一起衰落的還有手機領域工匠精神
“消失”的廠商很多,聯想、金立、努比亞等等,但最值得惋惜的,莫過曾經在歷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一筆的魅族了。
如果復盤魅衰落的歷史,其實很簡單,一個在技術和資金上都沒有底蘊的珠海小廠,在市場判斷和產品策略上都出現了重大的失誤,自身缺乏兜底的實力,行業也沒再給它機會。
但“智能相對論”更想從黃章這個人來說,畢竟,貫穿于輝煌與沒落,魅族無論是產品還是營銷,都打上了太深的黃章烙印。“智能相對論”曾是魅族的粉絲,也曾經長期浸泡在魅族論壇中,眼見他高樓起,眼見他宴賓客,到現在的寂寂無聞,感觸頗深。
相對于模仿喬布斯,穿藍牛仔黑毛衣開發布會的天使投資人雷布斯來說,黃章才是更像喬布斯的那個人。他們有著同樣的特點:對產品有著嚴苛到近乎瘋狂的偏執和炙熱,這在羅永浩離開錘子后的手機行業,已經是一種很難見到的精神了。
黃章
這一點,從魅族早期旗艦機命名就能看出來,魅族MX,黃章曾經解釋過MX的意思:夢想。
魅族是從2003年做MP3起家的,在MP3風靡全國的時代,在中高端MP3領域是無可置疑的王者。
而到了2006年,在魅族最巔峰的時候,黃章敏銳的意識到了,智能手機是未來,果斷停止MP3業務,選擇投身手機行業。要知道,當時喬布斯的第一代iPhone還沒有發布。
黃章可以一眼看很遠,但僅限于第一眼,他看到了智能手機的未來,但是沒能看清魅族的未來。
魅族最開始做手機的策略和MP3一樣——精品為王。做一款,火一款,賺到錢再去做下一款。要知道,從2003到2007四年的時間,魅族僅發布了10款MP3產品,就能在魚龍混雜的MP3市場牢牢占據頭把交椅。
魅族的MP3產品
精品策略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魅族M8和M9無論是做工還是使用體驗上都有口皆碑,為魅族贏得了國產“小蘋果”的美譽。這在蘋果傲視群雄的時代,對于一個安卓廠商來說已經是一個極高的贊譽了。
黃章事無巨細的關心著每款機型的進度,甚至親自打磨了后殼和邀請函。
彼時的魅族人才濟濟,有魅族的聯合創始人白永祥,有flyme總監楊顏,也有在社區寫了一篇iPhone的設計哲學而被黃章挖出的李楠等。當時智能手機行業也處于上升期,魅族也在有序的向前推進。
左起:楊顏、白永祥、李楠
但很快,魅族到了一個關鍵的抉擇口:當時做手機的人有很多,人才和市場的競爭也很激烈。想做大,錢已經成為魅族一個不得不去考慮的問題。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黃章這個人的特點。
黃章從來都不是一個商人,相對于他最大的對手天使投資人的雷軍來說,黃章可以說是從未與資本打過交道。雷軍可以招兵買馬,可以放心的把小米旗艦產品給手下的人去做,而黃章更像是一個嚴苛的產品經理。
這就導致魅族引資和營銷上一直處于搖擺的策略,魅族一開始不打廣告,而2017年又引入操盤過華為Mate7爵士人生和P7君子如蘭的營銷奇才楊柘,但PRO7失敗后,楊柘又于2018年離職。
相對于宣傳,黃章更看重產品
和金立老板在澳門賭博輸掉十數億不同,黃章輸在了他偏執的追求上。魅族幾乎從來不主動迎合市場,在全面屏和異形屏大放異彩的時候,魅族的旗艦機15、16、16s和16s pro,全都是整塊屏幕,唯一做的就是把手機的額頭和下巴不停的縮小縮小再縮小,提高屏占比。
黃章曾發微博稱曲面屏只是花拳繡腿,哪怕是到現在,安卓高端機紛紛采用曲面屏的時代,魅族也沒有一款曲面機型。
黃章像海上的桑地亞哥,他像拖著一條大馬林魚一樣堅持著自己的設計,證明自己并沒有老去,但魅族也被越拖越遠。最終,魚只剩了骨架,魅族也只剩了情懷。
雖然李楠曾表示,表示外界對黃章的誤解很大,但黃章可以打磨后蓋和邀請函,卻沒法把魅族帶到正確的賽道上也是不爭的事實。這一問題,在魅族引入阿里投資后,徹底暴露出來了。
和外界認為的魅族的沒落于pro7系列慘敗和魅藍被砍掉不同的是,魅族的衰落其實在2015年就已經初現端倪。
2015年2月,在李楠的牽線搭橋下,魅族獲得了阿里巴巴的5.9億美元——附帶一個關于魅族出貨量的對賭協議。
阿里巴巴是一個平臺型互聯網企業,看中的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這和魅族的“小而美”策略是矛盾的。阿里的投資對魅族來說是一杯鴆酒,雖然能解渴,但喝下去就再也沒有后悔的機會了。
為了實現對賭協議中對出貨量的要求,2015年,在李楠和白永祥的主導下,魅族開展機海戰術,出貨量大幅提升。全年總銷量突破2000萬部,同比增長350%。而在2016年,在李楠的操持下,魅族請到許巍等人,熱熱鬧鬧的開了大大小小14場發布會,魅族成為年度最會開演唱會的手機廠商。
魅族的演唱會開的有多頻繁,阿里的錢就有多燙手。
從小而美到大而全的問題在2017年暴露無遺,過多的套娃產品讓人陷入選擇困難。而低端產品的做工粗糙,導致有人戲稱,如果你的魅族手機標志性的mback鍵是歪的,那就要恭喜你買到正品了。
黃章砍掉了夢想機,已經不夠夢想的MX6成為MX系列絕唱。Pro代替MX的位置,然而Pro6和Pro6s叫好不叫坐。白永祥操手的Pro7傾注了大量心血,但是劍走偏鋒,6000萬開模的背部畫屏設計帶來的高定價,直接給使用聯發科芯片的Pro 7判了死刑。
魅族Pro 7
Pro系列高不成低不就,口碑崩塌,銷量慘淡,魅族只能靠著魅藍勉強續命。
而在高通達成和解后,黃章發微博表示自己將重新出山打造的魅族的夢想機——魅族15,然而新機雖然有著優秀的外觀設計,但因缺乏優化高通芯片的經驗,在使用體驗上很難與其外觀相匹配,導致后來黃章也只能說自己只是牛刀小試。
而牛刀大試的魅族16一開始的大量缺貨,也讓魅族徹底陷入困境。魅族線下店鋪大量關門,售后外包,然而把關不嚴,售后體驗一言難盡。魅族賴以為生的口碑和情懷徹底崩壞。
如果說偏執的黃木匠是喬布斯的話,李楠本來很有機會成為魅族的庫克,他的營銷能力和操盤能力在魅族靠魅藍續命的日子里體現的已經很充分了。
但魅族把他放到子品牌魅藍上面,黃章砍掉魅藍后,李楠黯然出走,創立了潮牌。
魅族有過可能是更好的投資伙伴。魅族曾經與京東,360等進行過接觸,特別是當時也著急著做手機的紅衣主教周鴻祎,親自飛往珠海和黃章洽淡,但黃章最終還是選擇了財大氣粗的阿里。至于后來周鴻祎自己做了360手機,又黯然收場,那又是后話了。京東和360可能不是魅族引資的最好選擇,但對魅族來說,恐怕還是要優于做互聯網平臺的阿里。
從小而美,到大而全的轉型過程中,魅族始終無法突破自己套在身上的枷鎖,和B站不同,魅族破圈的壓力不是來自于原用戶群體,也就是那群魅友,而是魅族自身對產品的執念,或者說是黃章對自己心目中手機的執念。這個轉型,直到魅族衰落都沒能實現。
2020年,魅族只發布了一款手機——魅族17,17的產品實力和口碑都很不錯。甩掉了所有包袱后,魅族又重新走回了小而美的道路,或許對黃老板來說,這才是他心目中魅族的樣子吧。
聊完魅族,回頭再來看看2020年的手機行業。
數據盤點:5G起勢,穩中有進
首先做一個個品牌的整體盤點,先來看一組2020年第三季度的數據。
2020年第三季度市場占有率,華為以38.2%的占有率領跑,OV則分別以18.7%和18.6%的份額步步緊追,小米則以7.7%的占有率排到了第四。
而在新增市場占有率方面,華為以42.3%領跑,整體數據與各品牌的市場占有率相差不大,市場份額的相對波動不大。
2020年,我國手機用戶規?;具_到飽和狀態。截至2020年9月底,全國電話用戶達到17.83億,人均手機持有量數量已經大于1,智能手機已經成為存量市場,創新空間和市場空間雙重封頂,而作為最受期待的5G普及,對市場的拉動能力以如何?
總體來講,5G手機的市場增速很快,盡管手機整體出貨量大幅下滑,5G手機還是處于逆勢上漲的狀態。根據中國信通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10月,國內市場5G手機累計出貨量1.24億部、上市新機型累計183款,占比分別為49.4%和47.3%。但目前市場占有率只有8.4%,還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有著很大的增長空間。
而在5G市場的爭奪戰上面,華為以69%的占有率遙遙領先,OV和小米則明顯要落后很多,此處可以看出華為在5G方面的技術積累立了大功。
而在各品牌的城市等級分布方面,華為手機在各等級城市中的占比均處于領先位置,體現出華為極強的品牌影響力。而且,在三、四線城市,相對于上半年也有小幅提升,下沉市場發力明顯。OPPO、vivo的份額則相對保持固定,不過在一、二線城市的影響力也有提升也是一個良好的信號。主打線上的小米,在一、二線城市的影響力比較大,三、四線城市稍有劣勢。
2020動態與展望
聊完數據,再來談談2020年各品牌的動作。
2020最受關注的品牌非華為莫屬。Mate系列和P系列,無論是產品設計和綜合實力,都在高端領域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自研芯片麒麟處理器也備受關注和期待,華為形式一片利好,占據了國內市場的大半江山。而在被列入實體清單后,風云突變。華為忍痛賣掉了已經精心經營了7年的子品牌榮耀。而受禁令的影響,麒麟9000可能會成為華為高端芯片的絕唱,回望麒麟芯片,11年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令人唏噓。
不過華為還是那個華為,干脆利落的斷臂求生。在賣掉榮耀后,華為拿到了上千億的資金,立即投入到了緊張的招兵買馬中。任正非坦言,芯片制造的尖端領域,以前我們缺失的地方,只能現在咬著牙補課。華為的困局也是國產芯片的困境,而根據“智能相對論”得到的消息,《財政部、發改委、稅務局、工信部關于促進芯片和軟件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中:集成電路線寬小于28納米,將會免除十年稅務。在政策的扶植下和華為堅忍不拔的血性下,國產芯片未來可期。
而對榮耀來講,脫離了華為既是挑戰,也是一個機會。雖然失去了母品牌的背書,榮耀品牌的吸引力和認可度還要打上一個問號,但同時,不再受華為高端系列的壓制,榮耀在產品設計方面也能大展身手了。根據相關消息,榮耀已經拿到了高通供貨許可,在渠道商的支持下,新榮耀定下了1億臺的明年銷售目標,至于效果如何,還要拭目以待。
而小米方面,隨著集團的不斷擴張,人才短缺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2020也是小米招兵買馬的一年。
1月2日,原聯想手機負責人常程加入;1月3日,小辣椒創始人王曉雁加入;6月2日,楊柘加盟負責品牌建設等工作;7月29日,原中興手機CEO和紫光展銳CEO曾學忠加盟,努比亞創始人苗雷也加入小米。
這些人,很多都是在那些“消失”的手機平臺郁郁不得志的人,在小米的撮合下,組建起了一個“復仇者聯盟”。
小米的“復仇者聯盟”
在紅米和小米分家后,小米紅米主打中低端,小米品牌擺脫性價比標簽,上探高端的策略取得了不錯效果。在盧偉冰的帶領下,紅米主打的k30系列成績不俗;而小米也在沖擊高端的路上更進了一步,小米10 pro系列在5000元檔位逐漸站穩了腳跟。
在品牌策略和人事上的大規模調整后,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出貨量超過蘋果,排行世界第三,而在12月23日,小米集團市值也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
不過,小米在高端市場取得的成績,是擺脫性價比標簽后,破圈帶來的,還是原性價比人群中消費能力高一些的人帶來的,還很難說。
最近的王嵋的“得屌絲者得天下”事件,也把小米推上了風口浪尖。王嵋的言論,說明小米在整個企業文化形態和營銷觀念還沒來得及轉變,長久以來碰瓷和低俗營銷,也不是一句沖擊高端就能改變的。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互聯網企業在自黑和調侃上,都是很寬容的。而王嵋的引咎辭職,也顯露出小米在擺脫性價比標簽上的焦急。在高端方面,小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步步高派系方面,今年OPPO推出了和蘭博基尼合作的的Find x2 pro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Reno系列在相對高性價比和時尚宣傳的作用下,也有著不錯的口碑。vivo則在充電和系統方面不斷發力,IQOO 5 Pro的充電速率甚至來到了120w,號稱15分鐘充滿。而在系統方面,吸納了大量人才后,Origin OS系統新設計風格,也在多年來沒什么大事發生的國產定制UI方面,取得了不錯的反響。
OPPO和vivo也逐漸擺脫了“廠弟廠妹”標簽,綜合產品實力和消費者口碑相較前幾年已經大為改觀。
vivo OriginOS系統的視窗風格和原子組件
但是OV在三四線城市以及縣城的基本盤,已經被華為侵蝕的已經比較明顯。從上文的數據可以看出,在三四線城市,華為品牌的影響力已經快要追上OV之和。不過華為在下半年受困于制裁和榮耀剝離事件的影響,暫時還騰不出手來,這對OPPO、vivo收復失地來說,也算是一個好消息。
而在realme和一加方面,主打性價比的realme甚至把120hz刷新率的5G手機拉到了1000元價位,讓紅米措手不及。
一加則在高端市場顯露野心。12月17日,一加手機成立七周年,CEO劉作虎發布內部信,宣布一加將正式發力國內高端市場線上第一。同時,OPPO售后店將為realme和一加提供售后服務,給兩個主打線上的品牌提供了增長的良好基礎。
小米和步步高,都在眼饞著華為榮耀分家變局可能空出的市場。
2020年的手機市場,風云變幻,無論是那些可能即將“消失“的品牌,還是現在市場上的主流玩家,市場的大變局下,都在躍躍欲試。
參考文獻:
王潘、卜祥:李楠出走魅族:一家小手機公司如何走入終局
數據來源:前瞻經濟學人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5.5億瀏覽量、311萬討論量……記者打開某社交平臺,搜索“租車”話題,看到了這樣的一組數據,其中不...
邁瑞醫療自研技術持續突破,發力破局AI+醫療領域,公司已于2024年7月已成功獲得國產產前超聲人工智...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