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知道現在的年輕人都在玩什么?近日,某短視頻平臺通過調研,得出了年輕人的用戶畫像,其中有5個關鍵字:盲盒、漢服、JK、潮鞋、電競。
文/Kinki
來源/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
你知道現在的年輕人都在玩什么?近日,某短視頻平臺通過調研,得出了年輕人的用戶畫像,其中有5個關鍵字:盲盒、漢服、JK、潮鞋、電競。
而盲盒,正是近年在Z世代中非常流行的一種結合潮流時尚、不確定性的玩偶盒子。簡單來說,消費者在購買“盲盒”之前,并不知道里面裝有哪一款玩偶,但正是盲盒讓人沉迷的地方。
而作為盲盒市場的巨頭,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將會于今年12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事實上,這是一家非常“有故事”的公司,曾在新三板上市,此前年年虧損,退市后反而年賺4.5億元,背后是“高毛利” “后浪概念” “成癮消費”等的標簽。
退市再上市,泡泡瑪特憑什么估值20億美元
泡泡瑪特在2010年成立,彼時,它是一家小型潮品雜貨店,創始人王寧參考了日本知名雜貨零售商場“LOFT”和香港時尚超市“LOG-ON”的概念,主要銷售化妝品、服裝、文具、飾品等各種潮流周邊產品。
2014年,泡泡瑪特選擇在新三板上市,上市三年間,公司營收分別是1700萬、4500萬、2900萬,凈利潤分別是-277萬,-1600萬,-2480萬,每一年都在虧損。
轉折發生在2015年,這一年,王寧決定調整公司的商業模式,砍掉化妝品、服裝等品類,將經營的核心聚焦到“潮流玩具”上,同時挖掘了MOLLY和PUCKY兩款玩偶,正是如今泡泡瑪特的核心IP,加起來占了公司3成的營收份額。
改變看來是湊效的,2017-2019年間,泡泡瑪特的營收分別為1.581億元、5.145億元和16.834億元,利潤更暴增了281倍,從17年的160萬,到2019年的4.511億元。
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營收約8.18億元,同比增長50%,如果考慮今年上半年疫情的影響,泡泡瑪特還能實現這個增速,就確實是很了不起了。
要知道盲盒本身就不是剛需消費,加上疫情期間大家都困在家里,心情也受到影響,但沒想到的是,這批“重度成癮的粉絲”這么給力,依然默默氪金。
能夠挺過疫情期,主要得益于泡泡瑪特的線上布局,事實上泡泡瑪特是從17年才開始加大力度發展線上渠道,但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
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線上業務的收入占了整體營收的4成左右,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小程序端口“泡泡抽盒機”,銷量比天貓店還高10%,對泡泡瑪特來說,相比天貓等第三方平臺,自營平臺對于吸納和留存高活躍度粉絲,更為重要。
除此以外,粉絲對泡泡瑪特的忠誠度非常高,還源自于“盲盒”的獨特性——“成癮性”。首先,盲盒的單價并不高,以MOLLY為例,單價在39-69元之間,消費者購買起來毫無壓力。
而對消費者來說,能夠“成癮”的最大特點,就是“不確定性”帶來的樂趣:買一個,就想成套;成套之后,又想集齊所有你沒有的系列。一旦年輕人的“賭性”被調動起來之后,就很容易形成復購。
目前,下半年的經營數據還沒公布,但考慮暑假、雙十一、圣誕、元旦等節日都在下半年,所以泡泡瑪特收入或會是上半年的兩倍。
按照這個模型預測的話,今年泡泡瑪特的整體收入可以達到24.54億元,預計會有45%的增長。
當然,能夠最大限度留住年輕人,是泡泡瑪特目前的優勢,但從招股書,“螳螂財經”也能發現一些其它的問題。
首先,是庫存的問題。對比2019年全年,今年上半年的存貨周轉天數從46天大幅增長到了126天,且存貨金額增加了178%,遠遠超過了營收的增速,提示公司庫存存在較大量的積壓。
這也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今年的經營數據看著似乎還不錯,但如果跟18-19年的數據進行對比,泡泡瑪特的增長放緩了,按照上面的預測,泡泡瑪特今年的營收應該能實現45%的增長,但19年的同比增長可是有3倍。
一邊是營收放緩,一邊則是逐步加大的銷售成本,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的銷售費用增長高達89%,一般以及行政開支增長高達95%,雖然毛利率高達69%,但也可以預測,今年的利潤增速將會大幅減低。
盡管,泡泡瑪特熬過了疫情期,但這逐漸增多的庫存,用力投入費用卻不見收入增長的經營情況,讓投資者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泡泡瑪特的增長將能持續多久?
“潮玩”標簽,能帶來多深的護城河
上面也說過,泡泡瑪特之所以在這幾年迅速冒起,一則是挑中了MOLLY這個大IP,抓準了一大批忠實粉絲,二則,正是來自抽取盲盒的快樂,也是“成癮性消費”帶來的紅利。
可是,一旦將核心IP取走,本質上泡泡瑪特的生意模式是極容易被復制的,可以說,誰能挑出消費者喜歡的IP,都能自己生產和銷售,那它的護城河又何在呢?
會是IP嗎?
目前來看,MOLLY作為泡泡瑪特最受歡迎的IP,受歡迎程度也在下降。泡泡瑪特基于Molly形象自主開發的產品,2017-2019三個年度分別占其總收益的26.3%、42.6% 與27.4%,而在今年上半年,更降至13.7%。
MOLLY不再是為泡泡瑪特貢獻最多收益的IP,今年上半年創收最多的前三IP,分別是收入1.19億元的PUCKY,和收入1.17億元DIMOO,然后才是收入1.12億元MOLLY。
其中,MOLLY和DIMOO為泡泡瑪特的自有IP,而PUCKY則屬于獨家IP。目前,泡泡瑪特旗下的IP主要分為自有、獨家和非獨家IP三類,獨家和非獨家IP占了9成以上,在運營的93個IP中,僅有12個為自有IP。
對于自有IP,泡泡瑪特享有完全的知識產權,包括開發及銷售潮流玩具等權利。而獨家和非獨家IP,則會有授權協議到期后無法續約的風險。
但目前,泡泡瑪特的自有IP加起來僅占了營收的34%,這意味著,泡泡瑪特收入來源的大頭,還是來自于獨家授權IP和非獨家授權IP,而非自主研發IP。
所以,泡泡瑪特自有IP的開發能力偏弱,確實是它的短板,那在未來,能跟上進度嗎?這可能也不容易,畢竟開發一個IP并沒那么簡單,既要靠設計師的靈感,更需要靠點運氣,最后才是公司的運營推廣。
再者,哪怕有現成的合適IP,簽下它又需要付出多少代價?當初為了簽下MOLLY成為自有IP,泡泡瑪特僅用了345萬元,就讓其背后的設計師王信明買到公司2% 的股份,按目前估值算,可是值1.7億美元的。
另外,每年支付合作藝術家和IP擁有商的授權費也是一大筆開支,2017-2019年間,泡泡瑪特為此共支付了220萬、1450萬元、4840萬元,合共6510萬元。
對比名創優品,其屬下也有盲盒等IP周邊產品,目前與漫威、迪士尼、HelloKitty等17個IP建立了合作,截止今年為止,所支付的IP費用已經從2185萬增加到了1.09億,若想繼續豐富自家的產品線,這筆IP費用只能繼續增加下去。
由此可見,將來泡泡瑪特想要再次買下受歡迎的IP,恐怕就要付出更加昂貴的代價了。所以說,IP并不足以成為泡泡瑪特安心的護城河。
那么,會是市場嗎?
這里的市場有兩個含義,一個是指未來的增量市場,二個則是指目前所擁有的消費者市場。
先看增量市場,招股書提及整個“潮玩”市場還在持續增長,預計到了2024年,能達到448億美元的估值。
就目前泡泡瑪特的市場規模來看,泡泡瑪特的門店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北京、上海的門店數量超過100家,而三四線城市,則基本還沒有展開布點。
那么,對泡泡瑪特來說,三四線城市既可以是未來的增量市場,也有可能是對品牌不敏感的市場。
要知道,一個潮流玩偶品牌效應的形成,是需要一段長時間的滲透,要形成氛圍,就要時間和粉絲的積累。所以,泡泡瑪特能否獲得這部分增量市場,還未可知。
回到目前,招股書中提及,泡泡瑪特在中國潮玩市場中排名第一,份額為8.5%,第二第三名分別為7.7%和3.3% 。天貓的銷售數據也很好,泡泡瑪特目前在盲盒品類的銷售中排第一,占了4成的份額。
但從泡泡瑪特目前整個的運營思路來看,公司更多是對IP進行商業包裝,再通過“盲盒”方式進行銷售,但消費者這種“成癮性”能否一直持續下去,是一件不確定的事情。
泡泡瑪特19年注冊會員的復購率只有58%,也就是說,老顧客只能支持公司一半的銷量,另一半,則還是靠新顧客。
因此,泡泡瑪特不能指望現有消費者的“購買癮”能無限期持續下去,更多發掘新IP,發展SKU,想辦法創造更多品牌曝光的機會,用營銷吸納新顧客,才是正道。
泡泡瑪特的未來,將走向何方
目前,不少媒體,包括王寧本人,都認為泡泡瑪特能成為另外一個迪士尼,但事實上,兩者之間的差距似乎還有十萬八千里。
首先,泡泡瑪特與迪士尼、奧飛等動漫公司不同,后兩者是先有卡通形象,再打造周邊,而泡泡瑪特則直接得多。
如上文所述,它是幫IP做一個商業打造,最終的目前是賣出,而非故事性和內涵,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盲盒更像是一個“潮玩”的商業平臺。
并不是說泡泡瑪特能不能成為迪士尼,而是它有無必要非成為“第二個迪士尼”不可?至少在短期內,我認為不是必要的。
泡泡瑪特在招股書中強調,IP始終是其業務的核心,也是商業化的基礎,圍繞這一點,泡泡瑪特將延伸出有關IP運營前端和后端的業務,并將之打造成一個一體化平臺。
在IP運營的前段,泡泡瑪特將會致力于全球優秀藝術家的發掘,在這里,其實也有很多可以想象的空間。
比如,泡泡瑪特會與更多不同的藝術家接觸和交流,一旦遇到年輕的、有潛力的藝術家,泡泡瑪特可以對其進行扶持和培養,甚至在未來,泡泡瑪特能成為這些優秀IP藝術家的分享平臺和藝術聯盟。
到了那個時候,泡泡瑪特或許就不僅僅是一家銷售盲盒的公司了,擁有海量設計師資源,以及獨到挑選IP眼光的它,或許還能成為“潮玩界”的IP投資公司。
上文也說過了,未來想要購買一個現成的IP,代價會非常大,因此,作為一個潮玩界的知名平臺,自己孵化藝術家,并在旗下尋找合適的IP,不管自營還是販賣,都會是賺錢的另一條思路。
而在IP運營的后端,泡泡瑪特將會努力打造更快觸達粉絲的優質渠道,以及能夠加強粉絲黏性的“潮玩”文化社區和會員服務。
事實上,泡泡瑪特也一直在進一步融入“潮玩”圈子里,從2017年開始,它每年都會參與國內最大型的專業潮流玩具展會,圍繞著IP的潮玩生態圈,泡泡瑪特正在一點點搭建起來。
泡泡瑪特未必會成為第二個迪士尼,或者第二個漫威,它的身上不會時刻帶有強烈的故事性,但這似乎也并不重要。
對收集盲盒的消費者來說,親自為每一個玩偶賦予故事,比從品牌方身上聽到統一編撰的故事,要來得有趣多了!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此內容為【螳螂財經】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近日,來自拉丁美洲的一則消息引起了行業廣泛關注:遠大智能工業集團博林特電梯,成功中標哥倫比亞麥德林地...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