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耕海洋牧場、助力藍色經濟--2020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于12月2日在成都市大鼎世紀大酒店成功舉辦。
“深耕海洋牧場、助力藍色經濟--2020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于12月2日在成都市大鼎世紀大酒店成功舉辦。這次推介會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主辦,四川省水產局、四川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以及四川省、成都市有關協會、有關企業300余人參加了推介活動,成都市與煙臺市兩地企業成功簽訂合作協議,推介會取得圓滿成功。
本次推介會上,煙臺市35戶知名企業參加推介活動,10戶企業做了介紹。在推介活動現場,記者看到了鮮美的海參、鮑魚、大蝦、牡蠣以及海鮮干貨、海鮮串串等名優海產品。推介會上,成都、煙臺、福建三地企業實現對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煙臺市26戶企業與成都市采購商簽訂供貨協議,成交額近2億元;成都市50多戶經銷商與煙臺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
煙臺市橫跨黃海、渤海,海域遼闊,島嶼眾多,海岸線長1038公里,生態環境優良,生物資源豐富。北緯38度附近,光照充足、波流平緩,淺海和潮間帶海洋生物1000多種,其中魚蝦貝藻參等資源近400種。煙臺是全國優質水產品主產區,有大小島嶼230個,沿岸分布等7處較大海灣,近海漁業生物品種有200多個,海參、鮑魚、扇貝、對蝦等。目前,煙臺市已建成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1處、省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2處,是擁有國家級海洋牧場最多的地級市,全市海洋牧場產業鏈產值達到520億元。
煙臺市已建成21處省級以上水產原良種場,其中,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7處,數量居全國地級市首位;各類苗種年產值25億元以上。名貴魚年產量達到2.7萬噸、產值12億元,煙臺成為全國最大的名貴魚陸海接力養殖基地。作為全國唯一的“海參苗種之鄉”,煙臺九成以上海參是野生育苗后在適宜海域底播自然生長,“煙臺海參”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十三五”以來,煙臺市累計投入放流資金近2.5億元,增殖放流魚蝦蟹貝參等苗種50億水產苗種單位,為漁民增收12億元。
在推介會現場,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副局長鄒積浩介紹說:“2018年,煙臺市明確了建設海洋經濟大市的目標定位,全市凝心聚力推動藍色經濟高質量發展,現代漁業、濱海旅游已成為年產值超千億的大產業,通過深耕海洋牧場,開展“護漁”“亮劍”“清網”等執法行動,強化水產品質量監管,守護一片生態海洋,建設海上“綠水青山”,歡迎成都企業到煙臺投資創業、經貿合作。”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