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之前在朋友圈寫過一個段子“字節跳動與某某必有一戰,這個‘某某’可以代入中國任何一家帶互聯網業務的公司。”想必教育圈內認識會點頭贊同。
作者 / 靠譜的阿星
我之前在朋友圈寫過一個段子“字節跳動與某某必有一戰,這個‘某某’可以代入中國任何一家帶互聯網業務的公司。”想必教育圈內認識會點頭贊同。
字節跳動自2016年以來對教育的傾斜力度是逐年加碼的,這使得近4年來,教育圈內比融資更大的新聞,就是字節跳動在教育領域布局的消息。29日當天,幾乎所有教育圈人士的“頭條”都是:字節跳動宣布啟用獨立教育品牌“大力教育”承接之前所有的教育產品和業務。
很多人認為字節跳動做不好教育,既然BAT沒有能夠撼動教育行業,憑什么字節跳動能?教育行業的確是一個極度個性化、無法被巨頭壟斷,高度細分化、專業化的領域,對字節跳動而言現在依然擁有足夠寬闊的“發揮空間”。俞敏洪老師曾在2017年就說過,“教育行業將誕生四五十家百億美元市值的公司”。
還有朋友點評這是“字節跳動‘進軍’教育行業信號”,其實大力教育并非是字節跳動剛剛孵化的新項目,整合字節跳動此前所收購的、自研開發的APP和智能硬件產品、以及其他媒體產品所涉獵的泛教育業務,團隊規模已超過一萬人,“大力教育”已經是成為字節跳動較有分量的戰略業務單元(BU)。
「大力出奇跡」這個句話出自張一鳴的內部演講,現在已經成為程序員和產品經理圈內一則名言,而字節跳動高級副總裁、大力教育CEO陳林也在品牌發布會上親口承認,起名的靈感就是源自于此。大力教育沒有線下輔導機構者傳統教育巨頭動輒深耕十年多的業務經驗,但是他們將給教育輔導及培訓行業注入“產品驅動”的新鮮血液。
與互聯網巨頭相比,字節跳動對“教育”的投入熱情明顯更高。
張一鳴曾在2018年的內部信中透露,他在2016年有一段時間發現公司里好多優秀的算法人才都來自上海交大ACM班,特地去上海拜訪了老師討教成材率高的奧秘,這是張一鳴意識到教育對人潛能巨大激發作用的起點,在此之后他還訪談過不少老師學生,體驗不同的課堂的不同效果。
在外界一度質疑在線少兒英語英語裁員甚至項目面臨調整時,張一鳴稱對業務“不焦慮、有耐心”,并對團隊打氣,“現在還是很早期,教育業務必須有更根本的創新,當然前提是我們有更深刻的認知。”要知道GOGOKID主打1對1少兒英語平臺、堅持走100%純北美外教、平臺上有5000外教師資,其人力成本投入是較重的。
而在兩年之后,陳林親自在發布會上對關于GOGOKID的傳聞進行了“辟謠”:“我們覺得社會上一對一外教有很多可以優化的地方,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現在用戶對GOGOKID的滿意度(NPS)持續上升,GOGOKID的續費率也達到了行業一流水平。”
“清北網校”與“開言英語”是字節跳動收購的產品,其中,清北網校在疫情期間承接了20多個省、近千所學校的空中課堂項目;“開言英語”對標的是英語流利說,主打成人英語口語,我在刷抖音的時候也時常刷到。在啟蒙教育方面,今年3月瓜瓜龍英語上線,對標猿輔導旗下的“斑馬AI”,并在芒果臺火爆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打廣告推廣;隨后幾個月,大力教育已增設了瓜瓜龍語文、瓜瓜龍思維。9月份,字節跳動又收購了數理思維產品“你拍一”,阿星曾在1月份《少兒培訓市場新風口切換賽道》文章介紹過這一素質教育新明星產品。
自此,大力教育已經將培訓科目拓展至語、數、外三門主科,以及少兒英語、網校等場景;在進校業務層面,大力教育還有極課大數據與“Ai學”服務老師教學。
值得一提的是,隨“大力教育”一起出道還有“大力智能”開發的家庭作業輔導&自學神器——“大力智能家教燈”,以至于很多人以為這是字節跳動智能硬件新品發布會,產品負責人認為,這一款產品目前在定價上屬于“交個朋友”性質、接近0利潤,著眼于大力教育的長線發展,目前該產品在京東、天貓等商城試水銷售,其銷量已超出團隊的預期,印證了產品滿足了作業場景的剛需。
大力教育對于教育的“大投入”,不僅體現在字節跳動在多產品線、多場景的“低調”部署,還體現在大力教育對于人才的渴求。此前媒體盛聞字節跳動要在年底招募萬人計劃再次被證實,陳林強調,每一個教育項目的人才隊伍要高配,提升項目的“人才密度”。
阿星了解到,目前大力教育一萬的隊伍大概有1000多人從事教研、好幾千人從事班主任團隊,另外還有幾千人從事開發、運營等工作,不得不感嘆字節跳動砸教育的手筆和魄力。
一些此前看好字節跳動做教育產品的朋友理由也比較“充分”——字節跳動有足夠豐富的流量,有足夠多的產品開發人才,相對其他教育公司更為充沛的現金流。這是事實。
這幾年互聯網教育越是融資額度越大的項目越是燒錢,其獲客成本已經從一開始的幾十元到幾百元,再到現在幾千元,為什么平臺獲取一個付費用戶需要這么多錢?一部分是線上教育產品競爭激烈依賴廣告流量投放,另一部分是每爭取一個用戶付費都要三節或者一周左右的試聽課程,要耗費平臺師資人力和銷售的溝通成本。
還有,互聯網在線教育平臺尤其是網校、直播課等場景對于互聯網產品開發要求、寬帶及云服務、硬件投入也相對較大。當前“AI+教育”概念在互聯網教育圈內風行,招募懂教育的算法工程師與技術人員,人力成本才是最大頭的開銷。
而這些對背靠字節跳動的大力教育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可貴的是,大力教育并沒有把這些作為其核心優勢。
陳林曾在7月22日面向教育團隊做一場題為《Zero to one》內部分享中透露了他現在已經All In教育,他認為字節跳動做教育的使命是“創新教育,成就每一個人”,并告誡團隊“如果只想流量變現,不如把教育業務關掉”,他并不認為流量、產品、技術是核心的優勢,陳林說,“字節做教育的根本優勢只有兩個,一個是‘戰略決心’,一個是‘組織文化’”。
“戰略決心”最佳注腳就是沒有盈利壓力。陳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候表示,“大力教育是字節跳動旗下全資子公司,三年不盈利是我們表示的一個決心,我覺得可能會更長時間不盈利,因為做教育產品短期內都是很難跑出來的,包括產品出來打磨也好,認知也好,都是需要更長時間。”
“如果(在業績上)給一個特別具體的KPI的話,動作可能會變形,你獲取用戶也好,推動用戶更多的付款也好,這些都不是特別健康,所以我還是希望用一個特別自然的方式。”陳林補充道。
“組織文化”的重要性對高速發展的團隊怎么突出都不為過,大力教育與字節跳動的企業文化一脈相承。
陳林曾這樣闡述字節做教育的組織文化,“我們始終追求高人才密度,追求內部的信息流動,追求‘conext not control’,鼓勵不同的職能線進行碰撞、跨界、寫作,在更大范圍內產生創新了堅持用戶導向、不自嗨。”
字節跳動組織文化氛圍在互聯網行業內擁有高口碑,在陳林最看重的是鼓勵創新的文化,就是要“看準用戶的需求,通過創新的方式來解決它,這樣才能源源不斷的給行業帶來新的增量”。
不得不說,戰略決心與組織文化既與字節跳動的硬實力支撐,也是“大力教育”團隊做真正好的教育產品最終會得到用戶認可的長期主義。
雖然目前在線教育行業一片紅海,市場同質化、低價化競爭異常激烈,而在如何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種種痛點方面,互聯網教育與“AI+教育”的不斷發展也帶來了空前的創新機會,尤其是在更具針對性學習產品和方法、更適配教育從業者和家長的輔助類硬件產品方面,具有著極大的開發潛力和革新前景。
大力教育對教育擁有長期的戰略投入,對教育本質的追求與教育事業的尊重,團隊將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方面朝著提升人的學習潛能、重視教師在線上知識傳授方面發揮更大影響,此外,大力智能也將開發更多人性化、智能化的科技產品,由此可見,大力教育大有可為。
而大力教育致力于從組織“內功”與團隊文化層面守護產品的初心,推動教育產品自然成長,是值得當下教育從業者學習的稀缺品質,筆者預料,對整個線下教育培訓市場以及互聯網教育平臺來說,大力教育將在三年內產生巨大的“鯰魚效益”,推動教育產業的健康活躍發展。
陳林出身教師家庭,他記得小時候上學路上有一條刷在路邊墻上的標語——“大力發展教育事業”。
2月12日元宵節,北京博仁醫院病友之家——小白春天愛心廚房迎來了一場特殊的溫暖相聚。
2月14日,昆侖萬維正式推出 Matrix-Zero世界模型,成為中國第一家同時推出3D場景生成和可...
近日,國內青少年智能硬件頭部品牌聽力熊(Teeni.AI)宣布兩大重要進展:全面接入深度求索(Dee...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