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奈飛離盈利還有多遠?
作者/老夢
來源/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
導語:中國奈飛離盈利還有多遠?
這個夏天,愛奇藝迷霧劇場頻頻出圈。
劇場首部作品是改編自東野圭吾小說的《十日游戲》。6月2日,劇集上線,豆瓣開分是8.1分。
第二部作品則是炙熱了一個夏天的《隱秘的角落》,這部辛爽導演的網劇處女作在豆瓣有77.5萬人評分,評分仍高達8.9分。秦昊、王景春、張頌文等平日比較“低調”的演員因為該劇爆火。
(圖源:豆瓣)
之后上線的《非常目擊》及《在劫難逃》同樣取得較好反響。最新劇場系列第五部作品《沉默的真相》同樣改編自紫金陳(《隱秘的角落》編劇)小說,主演包括廖凡、白宇及譚卓等。目前已播出六集,豆瓣評分是9.2分。
迷霧劇場系列共有六部,劇集篇幅短小,只有12集,每集時長只有30至70分鐘,與市面上常見動輒四、五十集合飽受觀眾詬病的“注水劇”不同。
在行業內,愛奇藝的迷霧劇場開了一個精品化制作劇集的好頭。從觀眾反饋來看,迷霧劇場已形成了一個口碑良好的IP,很多觀眾追看《在劫難逃》或 《沉默的真相》的原因不是因為劇集有喜歡的明星,而是因為迷霧劇場的招牌。
這個夏天,愛奇藝的迷霧劇場沒有迷霧。
迷霧劇場的“長尾效應”
“長尾效應”是指人們需求會集中頭部,稱為流行文化。分布在尾部的需求則是指個性化、零散的小量需求。但這些非流行市場的小量需求累計起來將構成一個比頭部流行市場更大的市場。
愛奇藝的迷霧劇場,都是懸疑風格的劇集(即類型片),面向的正是尾部的小眾市場用戶。
(圖源:百度)
據愛奇藝副總裁戴瑩透露,平臺之所以會試水迷霧劇場一類的短劇,一方面原因是行業內有對精品劇集的需求;其二是2017年,愛奇藝最先試水推出短劇《無證之罪》后,市場反響較好。但是12集、單集時長只有55分鐘的短劇能產生效應并不夠大。
于是,愛奇藝高層就想著把類似的懸疑短劇集合在一起,以劇場形式播放,單爆款變成長尾,從讓劇場而不是劇集形成愛奇藝自有制作內容的IP。
迷霧劇場中話題度最高的《隱秘的角落》里的編劇紫金陳,主演秦昊都是《無證之罪》里的“老熟人”。
(圖源:豆瓣)
反觀迷霧劇場的創作團隊構成,愛奇藝對自有內容創作的野心也躍然紙上。
紫金陳的小說IP是平臺五年前采購的,2017年愛奇藝就率先上線了第一部改編作品《無證之罪》,累計了小說作品改編的經驗。今年迷霧劇場的六部作品中,《隱秘的游戲》和《沉默的真相》均是改編自紫金陳的懸疑小說。
愛奇藝迷霧劇場的主要制作方五元文化也是《無證之罪》的制作方。而具體到實操,劇場的導演大多比較年輕,《隱秘的角落》導演辛爽早期組建搖滾樂隊JOYSIDE,2018年執導湖南衛視的《幻樂之城》。但嚴格意義上講,《隱秘的角落》才是他的第一部網劇作品。
《非常目擊》、《致命愿望》的導演楊苗此前曾和五百共同執導過《滅罪師》,《沉默的真相》導演陳奕甫此前比較出名的作品只有電影《犯罪現場》,制作方則是愛奇藝從未合作過的好記影業。
愛奇藝的迷霧劇場,不僅是打造一個劇場IP,也是在培養一個以平臺為核心的類型片上下游產業鏈。
在這條嶄新的短劇產業鏈中,包括排播方式(一周三更)、線下品牌與劇場的聯名推廣及與劇情存在一定關聯的原創貼廣告,均是網劇行業的新嘗試。
根據愛奇藝的計劃,未來將會圍繞劇場IP作更多衍生。而據戴瑩表示,現在劇場模式的變現能力,要較單劇模式“好得多”。
除了迷霧劇場,在今年的iJOY悅享會上,愛奇藝還宣布將陸續推出的甜寵劇場、約定劇場、賀歲劇場等三大互聯網劇場。
這個夏天迷霧劇場的廣受好評,無疑讓觀眾對愛奇藝的其他互聯網劇場充滿期待。
類型片是小眾的市場,但各種類型劇集加起來,形成長尾效應,市場可能要比主流市場還要大。
愛奇藝離盈利還有多遠?
要成為“中國奈飛”的愛奇藝,最讓人詬病的是它持續虧損。
過去十年,愛奇藝一直虧損。2018年以前,愛奇藝的內容制作成本和其他兩大平臺一樣,都是來自版權采購。優愛騰在視頻版權上的互相傷害抬價讓版權費水漲船高。三大平臺為了提高市占率,搶占用戶,也只好打腫自己的臉也要把價格抬上去。
(圖源:同花順iFinD)
但這樣無休止地哄抬視頻內容版權及虧損終非長久之計。
愛奇藝CEO龔宇曾表示,平臺版權成本快速上升是近七八年來行業嚴重的方向性錯誤。
從2014年起,愛奇藝開始押注自制劇內容,陸續推出自制劇《靈魂擺渡》、《心理罪》、《河神》,及自制綜藝《中國有嘻哈》等內容。
截至目前,愛奇藝內部有自制劇開發中心和奇星、奇佳、新奕、燦然、愛上樂五大戲劇工作室;綜藝方面則有節目制作中心、節目開發中心以及偏向體育綜藝制作的奇觀工作室。根據券商統計,2018-2019年,愛奇藝平臺每年上線的劇集近300部,各季度上線的獨播與自制劇集數量占比已接近50%。
(圖源:東興證券研報)
即便愛奇藝自制內容占比已達到50%,但近期依然虧損,原因可從收入及成本來看。
收入方面,愛奇藝每名用戶貢獻的收入(ARPU)僅為12元/月,因為會員優惠活動及捆綁會員模式,該收入低于每月19.8元的定價。
今年五月份,愛奇藝推出60元/每月的星鉆VIP,會員可免費觀看愛奇藝超前點播的劇集以及星鉆影院的內容。
但該VIP套餐卻遭到用民抵制,理由是花這么多錢只看一兩部想看的劇,非常不值得。更多的網友寧愿多等幾個星期,也不愿花冤枉錢看超前點播。
愛奇藝的星鉆VIP收費實際上與奈飛服務的月費差不多。2019年,奈飛ARPU為10.8美元/月,折合人民幣73元——其實奈飛的收費比愛奇藝的星鉆VIP還要高。
歸根結底,這是因為中、美兩國消費習慣區別。美國流媒體用戶天然覺得必須要付費才應該看視頻內容;而中國用戶則希望免費最好,收費也可以,但要花得值,如果太貴了,寧愿不看。
短期內,這個消費習慣的差異是愛奇藝很難改變。
但愛奇藝互聯網劇場的推出,卻可以從付費用戶滲透率及成本控制兩方面入手,扭轉當前持續虧損的局面。
據Questmobile統計,愛奇藝會員用戶19-24歲、25-30歲、31-35歲三個年齡段付費率分別為25%、23%、20%;會員平均購買月數去年為8個月。
以上兩個維度均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而提升的關鍵就是培養用戶對平臺的忠誠度。以劇場模式推出的XX劇場,效應會比單劇大得多,用戶粘性更高,持續時間也更長,可以留住更多已有用戶、并拉進更多新付費用戶。
(圖源:東興證券研報)
另一方面,12集的精品短劇模式相比四、五十集的長劇內容制作成本必然更小,而且按公司高層反饋,劇場模式播放的劇集變現渠道更加豐富,收益可能并不會差長劇太遠。成本下降、收入增加,意味著愛奇藝的劇場利潤空間更大。
付費用戶增加、付費月數增加、成本下降,在三大因素的刺激下,愛奇藝就有可能在連續十年虧損之后,看見盈利的曙光了。
據券商預測,愛奇藝盈利的時間可能會出現在明年第四季。
但如果甜寵劇場、約定劇場、賀歲劇場等持續大爆,愛奇藝這個盈利的時間會不會提前呢?
愛奇藝下一站:加大版芒果超媒?
按照目前的趨勢,愛奇藝將會繼續加大自制內容的投入。
國內有一家以自制內容為主的視頻平臺可以參考——芒果超媒。脫胎于湖南衛視新媒體、背靠湖南衛視的芒果超媒內容主要自產自銷,今年上半年凈利潤為11.03億,同比增長37%。
(圖源:同花順iFinD)
但走自制路線的芒果超媒因為經營規模所限,沒有優愛騰那樣豐富的視頻內容資源,付費用戶規模也遠比上三者。
去年芒果超媒的付費用戶為1837萬,愛奇藝在去年8月付費用戶數量就已超過1億。
小而美的芒果超媒顯然并不可以直接對標愛奇藝的未來。同樣,由于中國和其他地方市場用戶消費習慣的不同,愛奇藝也不可以對標流媒體行業的老大哥奈飛。
未來的愛奇藝只會是中國的愛奇藝。
參考芒果超媒及奈飛,可以預計的是,優質的自制內容將會有效降低愛奇藝的內容成本并大幅拉攏新的付費用戶。
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認為,中國流媒體行業對標美劇模式的超級網劇未來將成為主流。具體形式則是基于季播+周播的播出模式、集數縮短、單集時長增加、提高單集制作成本、用合適演員,讓劇集回歸好故事的本質。
從觀眾對迷霧劇場的反饋來看,龔宇的理論是成立的。
這個夏天,愛奇藝有火爆的迷霧劇場。在走向盈利的路上,它已撥開了一重迷霧。
此內容為【螳螂財經】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由愛奇藝官方授權,頭號藏品平臺提供策劃發行的《狂飆》系列數字藏品,將于2023年2月20日12:00...
隨著中國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的大發展,“新市民”群體崛起,逐漸發展成為中國新經濟、新消費中不容忽視...
11月5日,今年迎來在華開業400家酒店里程碑的希爾頓歡朋品牌,于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了入華十周年慶...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