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想曾公開表示,“我已操盤過百億美元級公司,我希望再操盤一家千億美元級公司?!?/p>
文|魏啟揚
來源|智能相對論(ID:aixdlun)
李想曾公開表示,“我已操盤過百億美元級公司,我希望再操盤一家千億美元級公司?!?/p>
7月30日晚上9時30分,理想汽車正式登陸美股。
理想汽車股價從15.5美元的開盤價,盤中最高漲幅超過50%至17.5美元,市值一度超過蔚來汽車,截至收盤,最終報收16.46美元,漲幅為43.13%,市值逼近140億美元。
至此,李想的千億市值夢想邁出了從0到1的第一步。
上市當晚11時,王興再次為理想汽車站臺,他在飯否上寫道:“那些認為李想的理想是操盤一個千億美元的理想汽車的朋友們,你們還是低估了一個數量級。”
難免會有些好奇,資本為何如此看好理想汽車,李想和王興的市值夢想又從何而來?
一、汽車行業變局前夜,軟件能力站上智能汽車C位
平心而論,理想汽車目前在售車輛只有一輛,所采用的增程式混動技術也不是行業主流方向,但資本仍然看好,唯一能夠解釋的原因是由自動駕駛所帶來的信心。
李想曾在一次采訪中表示,“造車、拼命地賣車,就是希望在2025年時,能夠獲得一張自動駕駛賽道的入場券;到2035年的時候,讓理想汽車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運營商。”
另外一個維度,作為投資人身份的王興,之所以重注理想汽車,亦是看中了自動駕駛的未來,同時結合美團在團購、外賣、出行等領域的業務,顯然能說出一個更大更有想象空間的故事。
根據理想汽車IPO文件表示,此次募資的40%用于新品研發,理想汽車將在2022年推出第二款車。
事實上,今年4月理想汽車發布會上,李想曾宣布,未來三年暫時沒有車型更新計劃,目前要做好的就是車內軟件。
由此可以看出,在“新四化”的行業語境下,軟件能力已經站上了智能汽車的C位,借著上市的東風,理想汽車的新車目標也提前了。
如果說理想汽車一個公司還不具備普遍的代表性,那么我們再來看看軟件能力在目前汽車行業市值最高的特斯拉(截至7月30日收盤,市值2772億美元)究竟有著怎樣的意義。
美國時間7月22日,特斯拉發布Q2財報顯示,當季整體營收為60.4億美元,共產生了4.18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這也是特斯拉連續四個季度實現盈利。
對此,特斯拉方面表示,這些利潤主要來自減少員工薪酬支出、政府激勵,以及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發布相關的遞延收入4800萬美元(超3億人民幣),并且隨著時間的流逝將從軟件中獲得更多收益。
很明顯,軟件已經成為特斯拉的主要利潤來源,甚至有分析認為,如果將軟件銷售剔除,特斯拉在過去幾個季度不可能實現盈利。
有數據顯示,2019年特斯拉一共交付了約36.8萬輛汽車,約有57%的客戶選擇了自動駕駛軟件包,假設軟件升級的平均售價為6500美元,那么2019年特斯拉的軟件業務收入達到約14億美元。
假設軟件業務的毛利率約為80%,那么到2019年特斯拉軟件業務的毛利率將達到11億美元。軟件公司的毛利率通常為70%左右,但分析師認為特斯拉的毛利率要高一些。
接下來,隨著特斯拉交付量的持續上升,Model Y等新車的量產規模擴大,軟件銷售也將增長。
另外一個方面,特斯拉還在穩步提高軟件的價格,自7月1日起,FSD價格從7000美元升至8000美元,在此之前的1年時間內,FSD的價格已經經歷了3次提價。
再加上特斯拉宣布將全自動駕駛軟件作為月度訂閱服務提供、未來對Autopilot進行有限度對外授權……上述動作無論最終能否落地,軟件對于營收和產品競爭力的價值已經充分體現出來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傳統車企和Tire1們也開始努力補齊短板。
7月28日,豐田汽車宣布成立軟件公司Woven Planet Holdings(編織星球控股),計劃在自動駕駛、車載軟件、高清地圖等領域開創新業務。
大眾集團在內部實施“特斯拉追趕計劃”,以縮小與特斯拉在軟件方面的差距。去年大眾將分散的信息技術部門整合成80億美元的子公司Car.Software,負責開發內部軟件系統,并且表示,到2025年所有新車都會配備大眾vw.os操作系統。
與此同時,德國零部件巨頭博世本月官宣,將把全球汽車軟件和電子產品業務合并為一個新的部門,名為跨域計算解決方案Cross-Domain Computing Solutions,專注于汽車軟件,將在明年初推出,有1.7萬名員工。
二、軟件定義汽車趨勢下,智能汽車第一合作伙伴呼之欲出
軟件在智能汽車中的商業價值正在釋放與放大,專為智能汽車提供增量配件和軟件服務的供應商們的春天也來了,在眾多競爭者中,百度Apollo一騎絕塵,跑在最前。
為何這么說?
我們先來看看一組數據。
目前百度Apollo已與包括奔馳、寶馬、通用、林肯、福特、凱迪拉克、雷克薩斯、現代、起亞、吉利、長城、奇瑞在內的60多家汽車企業合作,合作上市車型超過400余款。
小度車載每天為超過1000萬用戶提供導航服務,每個月語音交互達1500萬次,每年伴隨用戶行駛超過10億公里。
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百度Apollo的智能車聯業務在新車市場占有率達40%。賬面上的數字只是百度Apollo商業成績的陳列展示,數字的另外一面,由車聯網合作數量所表現出來的生態積聚能力成為百度Apollo在車聯網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這里說的生態既有內容和服務上的生態,也包括研發和應用上的生態,由此稱百度Apollo為智能車聯第一合作伙伴并不為過。
車聯網只是智能汽車軟件能力的一部分,其底層基礎是由自動駕駛、高精地圖等核心技術所構建的,理想汽車也好,特斯拉也罷,包括蔚來、威馬等在內的造成新勢力追求的最終目標也是自動駕駛。
在這兩個方面,百度Apollo同樣具有競爭優勢。
作為首個國家級自動駕駛開放平臺,百度Apollo測試車隊規模已達500輛級別,測試里程總計超過600萬公里,獲得測試牌照總計超過150張,其中載人測試牌照達120張。2020年3月份,全球知名調研機構NR,將百度Apollo位列在全球自動駕駛領域四大“領導者”之一。
同時百度還是國內唯一一家既擁有高精地圖領先技術,又能提供自動駕駛完整解決方案的全面布局型公司。除了廣汽新能源之外,百度高精地圖還接受了一汽、長安等國內多家OEM的“嚴格檢驗”,測試通過率100%。在地圖質量、客戶數量、里程精細度等方面,百度高精地圖均位列第一。
目前百度高精地圖已與比亞迪、奇瑞、吉利、江淮、長城、現代、北汽新能源、大乘汽車等品牌簽署了商業定點,助力生態合作伙伴實現自動駕駛量產落地。
最后,在功能創新上,百度Apollo用殺手級應用增強車企產品力的同時,也鞏固了自己智能汽車第一合作伙伴的地位。
比如車聯網中的語音交互、車載支付、智能物聯、人臉識別、車家互聯等功能在改變汽車的同時,也在改變用戶的用車生活,為汽車行業注入了新的發展動能。
再比如,7月30日,百度攜手偉創力發布了車載計算平臺Apollo Computing Unit(ACU),這款即將量產的ACU硬件平臺將在今年下半年率先應用于百度與威馬聯合開發的Apollo Valet Parking(AVP)自主泊車產品,解決用戶在不同場景下停車難的核心痛點。
自主泊車的落地,是百度實現L4級自動駕駛技術中的重要一環,也將成為率先部署車型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很明顯,百度Apollo從底層基礎到表層應用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業務閉環,這也是車企在“新四化”過程中最為看重的能力,可以預想,隨著理想汽車們的成長,百度Apollo也將跟著水漲船高。
三、百度Apollo價值猜想?
說了那么多百度Apollo的技術優勢和智能汽車的商業前景,那么從資本的角度來看,百度Apollo的價值有多大呢?
在2017年時,網傳百度內部曾對Apollo有過預期,在百度市值里“起碼占了200億美金”,當時的參照標的是,做自動駕駛機器視覺的Mobileye在2017年3月被英特爾以15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2018年 8月,86 Research(八六證券研究)發布的研報對百度Apollo自動駕駛平臺進行了單獨估值,并給出105億美元的估值。這個估值相當于百度目前市值的四分之一。
2年時間過去了,百度Apollo肯定也在成長。
另外一個維度,從谷歌獨立出來做自動駕駛的子公司Waymo,摩根斯坦利曾給出700億美元的估值,截至2019年12月18日的市場數據,Waymo估值僅次于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豐田,達到1050億美元。
數據來源:億歐智庫
在技術能力上,百度Apollo和Waymo或許還存在一些細微差距,但在商業落地的實踐上,百度Apollo反而跑在前面,即便將Waymo估值打個對折,百度Apollo也能值500億美元左右——這相當于再造了一個百度。
這也提供了另外一個有意思的視角,百度長期以來對Apollo一直呵護有加,堅持不分拆的同時還保持著堅定投入,如果從Apollo的價值來反推百度,那么百度未來估值在自動駕駛、智能汽車業務板塊至少還有500億美元的增長空間。
其實Apollo價值多少并不重要,從估值的數字游戲中跳出,我們必須確定商業價值建立在技術價值之上的標準,即作為智能汽車供應商,能為車企們的“新四化”轉型帶來什么,能為自動駕駛和智能汽車帶來什么,只有在這個產業生態中穩穩站住腳跟并不斷釋放出自己的技術能力,屆時,理想汽車和特斯拉們的市值有多高,百度Apollo的價值就有多大。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近日,發改委、工信部等11個國家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的通知”(以下簡稱《...
2025年4月1日,溫州市大越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簡稱(大越機械)宣布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本輪融資金額為...
為探索降本增效新路徑,推動新質生產力在能源領域的創新應用,3月31日,恒盛能源董事長余國旭率公司高管...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