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未來已來,無人可擋!”
未來已來,無人可擋!
剛剛,上海傳來大消息——無人網約車,正式上線!
近日,上海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載人示范應用啟動,滴滴出行首次面向公眾開放自動駕駛服務。用戶可通過滴滴APP線上報名,審核通過后,將能在上海自動駕駛測試路段,免費呼叫自動駕駛車輛進行試乘體驗。
現階段,滴滴自動駕駛載人測試范圍僅限于在上海開放測試道路上,路線經過汽車會展中心、辦公區、地鐵站、酒店等核心區域。用戶通過滴滴APP在開放道路范圍內選擇起終點,可免費體驗自動駕駛服務。
“怎一個爽字了得!”實地乘坐過的網友如此總結自己乘坐無人車的便捷體驗:只要在手機上一鍵下單,不到一分鐘無人車即可到來。上車之后需要先掃碼,用來確認乘客身份,然后直接語音對無人駕駛系統發布指令,汽車就會開始自動行駛。此外,無人車的智能設備會自己檢測你是否已經佩戴了口罩。到達目的地,不需要付款,也不需要其他等待時間,直接在手機上點擊確定到達,就可瀟灑打開車門,走人!!!
滴滴的無人車,還得到了央視的大力宣傳,花了整整兩個小時的時間進行報道,央視著名段子手朱廣權還送上了一副對聯——
兩個黃鸝鳴翠柳,自動駕駛也能走
閑敲棋子落燈花,自動駕駛送到家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無人車上線的時間剛好選擇在了一個下雨天。6月27的上海,大雨傾盆。而大雨會干擾自動駕駛車輛的激光雷達等傳感器,形成“噪點”,這就相當于大雨遮擋了駕駛員的視線,讓駕駛員“視力變差”,對駕駛形成一定的阻礙。同時,雨天的環境,雷達對行人打傘以及其他障礙物的識別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此外,下雨天還會影響汽車輪胎抓地力,這也對自動駕駛系統的控制系統提出了更大挑戰。
滴滴的無人車級別,號稱是L4的高級別,已經進入全球頂級水平的梯隊。SAEInternational(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對自動駕駛的技術階段有一個全球比較公認的分類,總共分為:L0、L1、L2、L3、L4、L5六個等級。L0是人工駕駛,L1是輔助駕駛,L2是半自動駕駛,L3是高度自動駕駛,L4是超高度自動駕駛,L5是全自動駕駛。目前階段,全球的自動駕駛技術都還沒有達到在任何天氣和任何條件下都能駕駛的最高等級L5,滴滴所在的L4已經是最高水平。
很多人都感到意外,無人駕駛應該是科技企業和傳統車企的專長,為啥是滴滴率先出圈?
大家可能沒想到,滴滴作為一家網約車企業,反而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從落地場景來看,普通C端的消費者短時間內是沒有辦法接受無人駕駛的,除了安全性考慮之外,還有成本高、場景限制、安全性方面的考慮,你不可能花大價錢買一輛使用范圍極其有限的車,而且C端的消費者要求的是L5級別,現有技術水平還無法達到。
但是網約車具有天然的使用場景,且行駛路線相對固定,龐大的運營網絡將為自動駕駛的測試運營和應用落地提供堅實支撐。
從基礎技術來看,人工智能是要越學習才能越聰明,而網約車所擁有的海量出行數據,恰恰是能幫助人工智能在感知和路徑優化方面進行迭代和升級。數據顯示,滴滴通過旗下網約車服務在中國400個城市每天提供兩到三千萬次的出行服務。按照每單保守5公里有效里程數據計算,一年下來的累計里程數超過300億公里,這又是其他企業難以匹敵的優勢。
而對于滴滴本身而言,一直野心勃勃想要IPO的它,也太需要在資本市場上講出一個新故事了。
在國內三大獨角獸“TMD”行列之中,滴滴顯然是最慘的那個,曾經估值排名第一,但兩年前的“順風車”事件之后,滴滴估值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已經縮水超過40億美元。
數據顯示,2017年年底,滴滴在新一輪40億美金融資中估值約為560億美元。但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截至2019年6月,滴滴估值為51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51.7億元)。
而滴滴的最大對手美團卻一路高歌猛進。截至6月26日收盤,美團總市值為10226.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9338.1億元)——幾乎為滴滴估值的3倍。
此外,滴滴的網約車業務更是遭遇了“天花板”,幾乎占市場90%地位的它,再沒有多大的突破空間。2020年一場疫情,更是讓滴滴的網約車業務遭受暴擊。
想要IPO的滴滴,太需要一個漂亮的故事了。所以我們看到今年的滴滴動作頻頻,又是急著送外賣、跟美團搶生意,又是急著去送貨、搞貨運業務,前段時間還搞起了社區團購;但是相比這些,自動駕駛顯然更能打動投資人。
無人駕駛,不僅是滴滴的夢,也是每一家出行企業的夢。Uber創始人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就設想過這樣的未來:自動駕駛出租車在街道上漫步,送貨無人機在頭頂飛過。有研究顯示,預計至2023年,自動駕駛的全球營收將達到1731.5億美元。
對于出行企業而言,誰抓住了自動駕駛,誰就抓住了行業的未來。因此,各大企業的自動駕駛部署進程都是如火如荼。
高德,前段時間在上海嘉定展開了測試。4月27日,高德打車宣布接入AutoX無人車,即日起,上海市民使用高德地圖,搜索“無人車”即可進入報名頁面。首期將開放上海嘉定區部分區域,起終點包括商圈、學校、交通樞紐等。
百度無人車,在長沙登陸。4月20日,百度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正式落地長沙,用戶通過百度地圖、百度App“Dutaxi”小程序即可一鍵呼叫并免費試乘。百度此次在長沙投入了45輛無人駕駛出租車,有運營時間規定,但沒有里程限制。
特斯拉,100萬輛無人車即將出爐。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特斯拉仍計劃在今年年底推出100萬輛自動駕駛出租車。本月初,特斯拉還透露了一項名為“哨兵模式”的類似功能的更新。這是特斯拉電動汽車的監視功能。哨兵模式用于通過多個攝像機錄制視頻,以監視車輛外部的任何故意破壞事件。
曹操出行,也是蓄勢待發。媒體報道顯示,吉利汽車旗下的曹操出行將在今年下半年測試無人駕駛網約車服務,到兩年后亞運會期間,計劃運行范圍將覆蓋杭州主要區域。
首汽約車也與阿里展開合作,4月有消息傳出,首汽約車與阿里云已開啟基于5G邊緣計算的網約車移動業務合作試點項目,雙方將共同探索5G時代邊緣計算在出行領域的應用和拓展。
一個又一個的信號顯示——無人車,真的離我們不遠了!也許就在不遠的將來,你就可以隨時隨地、一鍵約車,無需擔心疲勞駕駛、路怒癥的侵害,當然,你自己的駕照也可能是白考了!
對于車主而言,未來你甚至可以讓自己的座駕,需要時為自己服務,不自用時自動跑出去為你賺錢!
而司機,無疑是最危險的一個群體!就像當年汽車發明之后,再也不需要馬車夫一樣,現在龐大的司機群體,也需要思考未來何去何從。
事實上,在疫情的催化作用下,網絡化、智能化、無人化的進程被大大加速,人工智能的替代作用,正在每一個領域上演:外賣領域,無人車送餐;酒店民宿里,機器人服務;建筑工地上,機器人蓋樓.........
我們越發需要緊迫地思考,自己的工作是否也會被取代。根據斯坦福教授卡普蘭統計:美國注冊在案720個職業,將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劉強東也說:未來在京東員工數量減半,每天只需工作2-3小時,將全面實現“無人公司”,用AI技術顛覆傳統管理與服務方式。
無論如何,未來已來,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系好安全帶!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