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剛剛,上交所公布了上證指數的修訂方法。以下是時報君整理的修改要點。
剛剛,上交所公布了上證指數的修訂方法。以下是時報君整理的修改要點。
1、基準日,依然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日,以100點為基點。
2、樣本選擇
樣本股由在上交所上市的股票和紅籌企業發行的存托憑證組成。剔除ST、*ST股。
快評:意味著樣本股票將新增科創板股票及存托憑證。
3、樣本調整
3.1上市后日均總市值排名在滬市前10位的證券,修正為自上市滿三個月后計入指數,其他證券于上市滿一年后計入指數。
快評:這將一定程度上避免中國石油等新股上市初期大漲,隨后股價暴跌拖累指數的情況。
3.2被ST和*ST的,自披星戴帽后下個月的第二個星期五后的首個交易日剔除指數樣本;摘星脫帽的,則按同樣的時間規則納入指數樣本。
快評:剔除ST股,將一定程度上實現優勝劣汰的作用。
4、何時實施?7月22日起實施。
此次滬指調整早有預期。
近段時間以來,調整滬指的編制方法引起市場熱議。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立信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朱建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建議適當調整的編制方法,切實提升指數的表征作用及內在穩定性。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5月25日也發文呼吁,滬指失真問題應引起充分重視。
5月29日晚間,上交所回應調整上證綜指編制方法建議稱,在研究上證綜指編制方法的完善方案時,將充分聽取市場各方意見并借鑒國際最佳實踐經驗,在修訂指數表征功能的同時,應盡量保證與現有指數無縫銜接,保證指數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維護正常的交易秩序。
原先的上證綜指編制方法是,以上交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由于上證指數的編制沒有反映核心指標企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未能真實反映這些年來經濟發展的結果。對于滬指失真原因,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總結了一下四點:
1.我國上市公司結構與宏觀經濟結構變遷未完全同步。上市公司結構中的傳統行業占比明顯高于在GDP中的占比,網絡經濟、數字經濟、高技術經濟等領域的高質量新興企業的缺失影響了股指代表性。 2.隨著企業生命周期變化,上市公司中微利或虧損類企業數量增多,績差股沒有得到充分出清和退市,拉低了總體股指點位。 3.新股計入指數的時間存在不合理之處,近5年新股上市后平均連續9個漲停,個股在上市后第11個交易日的股價最高點計入上證綜指,之后進入漫漫熊途的下跌通道,對指數拖累明顯。 4.加權方式的問題,我國A股部分大市值上市公司自由流通占比很小,有的甚至不足10%,從而導致上證綜指與以自由流通股本加權的其他上證系列指數偏離較大。
最被人詬病的,是部分傳統周期股高價發行,后來連續下跌,例如中國遠洋、中國石油、中國神華、中國鋁業。權重占比較大的中國石油,股價跌到只剩零頭,上市十幾年累計跌幅超過90%,拖累上證指數。而BAT等科技類頭部企業,大部分是在港股或美股上市,無緣A股。
另一個重要的消息是,上交所同日還公布了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
根據規則,科創50指數由上交所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只證券組成,反映最具市場代表性的一批科創企業的整體表現。
具體來看,指數簡稱為科創50,指數代碼為000688。以2019年12月31日為基日,基點為1000點。
其樣本股選擇的池子標準為:
1、上市時間超過6個月;待科創板上市滿12個月的證券數量達100只至150只后,上市時間調整為超過12個月; 2、上市以來日均總市值排名在科創板市場前5位的,定期調整數據考察截止日后第10個交易日時,上市時間超過3個月; 3、上市以來日均總市值排名在科創板市場前3位,不滿足條件ii,但上市時間超過1個月并獲專家委員會討論通過。
具體的樣本股選擇:
(1)對滿足上述標準的證券按過去一年的日均成交金額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后10%的證券作為待選樣本; (2)對待選樣本按照過去一年的日均總市值由高到低排名,選取排名前50的證券作為指數樣本。
同時,單個樣本權重不超過10%,前五大樣本權重合計不超過40%。
根據規則,科創50樣本股每季度調整一次,樣本調整實施時間為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每次調整數量比例原則上不超過10%。當標的股被退市時,將臨時調整,予以剔除。
附科創50成份股名單:
為提升指數編制的科學性,增強指數的表征功能,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今日宣布,將于2020年7月22日修訂上證綜合指數的編制方案。 完善指數編制方案是國際主流指數的通行做法。此次上證綜合指數編制方案修訂充分借鑒了國際指數編制修訂經驗,立足境內市場發展實際,剔除風險警示股票、延長新股計入指數時間,并納入科創板上市證券,有利于上證綜合指數更加客觀真實地反映滬市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 我國資本市場建立了風險警示制度,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風險較高。截至5月底,上證綜合指數樣本中包含85只風險警示股票,剔除該類股票對指數本身影響較小,但有利于發揮資本市場優勝劣汰作用。 我國證券市場的新股上市初期存在波動較大的現象。2010年至2019年,新股上市1年內平均股價波動率是同期上證綜合指數的2.9倍,延遲新股計入時間,于新股上市滿1年后計入指數,有利于增強上證綜合指數的穩定性,引導長期理性投資。同時考慮到大市值新股上市后價格穩定所需時間總體短于小市值新股,設置大市值新股快速計入機制,上市以來日均總市值排名在滬市前10位的股票于上市滿3個月后計入,以保證上證綜合指數的代表性。 隨著科創板市場平穩發展,科技創新型上市公司數量和規模持續增長,科創板上市證券按修訂后規則納入,有助于進一步提升上證綜合指數代表性。 為及時反映科創板上市證券的表現,為市場提供投資標的和業績基準,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將于2020年7月22日收盤后發布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歷史行情,7月23日正式發布實時行情。 開市近一年來,科創板上市企業家數穩步增長,市場運行平穩有序,企業科創屬性突出。截至5月底,科創板上市公司共105家,總市值1.6萬億元,吸引了一批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掛牌上市,企業研發投入較高,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作為科創板首條指數,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有助于反映科創板上市證券表現,并進一步豐富投資標的。 指數編制借鑒了境內外市場成熟經驗,并充分考慮科創板制度特征及客觀情況。指數以2019年12月 31日為基日,基點為 1000 點。樣本空間包含科創板上市的股票及紅籌企業發行并在科創板上市的存托憑證。考慮到科創板客觀發展情況及制度特點,現階段新股上市滿6個月后納入樣本空間,待科創板上市滿12個月的證券達100只-150只后調整為上市滿12個月后納入,另外對大市值公司設置差異化的納入時間安排。經流動性篩選后,以市值指標進行選樣,實現對市場的客觀表征。采用自由流通股本加權,為避免個股權重過大對指數的影響,設置一定比例的個股權重上限。為適應板塊快速發展階段的特點,及時納入代表性上市公司,建立季度定期調整機制。
本次大會以“問鼎星辰 智能涌現”為主題,旨在共同探討和推進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技術(AIoT)的深度融合...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