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底層技術推動新一代產業革命,正在世界大國之間加速展開競賽,這是“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徹底走出衰退的根本,「新基建」一經提出逐漸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政府毫無疑問將在新一輪經濟刺激和投資之中發揮主導作用。
撰文 / 靠譜的阿星
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底層技術推動新一代產業革命,正在世界大國之間加速展開競賽,這是“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徹底走出衰退的根本,「新基建」一經提出逐漸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政府毫無疑問將在新一輪經濟刺激和投資之中發揮主導作用。
而新基建的首要任務是把各地政府升級為數字政府與智慧城市大腦,由于“數智化”建設重新定義了生產資料和生產力(即大數據和云計算),能否具有政務云建設的軟硬件技術與營建經驗,也就成為科技公司參與其中的重要門檻。
究竟哪些公司具備這樣的資質和實力?賽迪顧問最近發布的兩份具有全球視野、數據翔實的重磅報告《2019-2020中國政務云市場研究報告》、《2019-2020中國政府大數據研究報告》成為風向標,有助于廣大行業人士和投資者客觀了解和觀察政務云市場趨勢、格局與突破口。
“政務云”這個概念一經提出就基本取代了過去很多年所稱呼的“電子政務”,相對于后者,政務云更強調把政府組織大數據結構化,通過構建大數據、云計算運營中心以及政府業務中臺,把不同部門的大數據打通,并通過全社會提供數字服務的形式把數據有序開放化。
自移動互聯網產業迅速發展以來,我國很多省份和政府都順勢開展了“政務云”建設,大大提升了政府的數字化水平,保障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服務效率,但從市場運營角度上,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政務云市場依然呈現出巨大的上升潛力。
據賽迪顧問的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政務云市場規模達到478.9億美元,增速達13%,其中美國由于擁有微軟、亞馬遜、谷歌、CSRA、Cloudflare、Hashicorp等核心企業占據全球政務云市場的50.2%的市場份額;并且按銷售額算,全球政務云市場市場產品結構分布也相對均衡,其中IaaS占據41.7%、PaaS占據15%、SaaS占據43.3%。
我國政務云市場2019年市場規模達到459.3億元人民幣,其中同比增長25.7%;其中2017年政府大力提倡“互聯網+政務服務”當年市場規模就突破了278.3億、當年就增長41.2%;不過,從政務云產品結構和區域結構上看發展并不均衡,其中政務明顯呈現出IaaS份額過大、而PaaS與SaaS相對較小,不同地區的政務云建設基本與區域經濟水平呈現正相關。這反映政務云出現對于我們經濟、社會建設能夠取到良性助推作用,但是前期依然以基礎設施搭建為主,在政務平臺和應用服務上尚處于起步階段。
伴隨“新基建”成為社會中長期規劃,特別是疫情期間各地政府已經充分領教了數字政府與智慧城市的必要性,未來三年內我國政務云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接近18%、預計到2020年我國政務云市場規模將將達794.2億,而主要市場增量將來自于PaaS與SaaS領域,其中IaaS是其他云服務的基礎,增速會有所放緩但市場規模會每年以近一百億增量遞增,PaaS市場年復合增長率超40%,而SaaS年復合增長率超30%。
應該明確的是,幫助政府(組織)進行數字化升級,實際上是云服務巨頭的to G市場,經過三年高速增長,國內政務云市場主要搭建者分別是浪潮云、華為云、阿里云、新華三屬于市場領導者,阿里云、中國電信、騰訊云、京東智聯云等緊隨領導廠商。
需強調的是,政務云市場規模僅是按云計算公司銷售額,而政務云平臺一旦搭建之后能為全社會提供PaaS(平臺)、SaaS(應用)以及DaaS(大數據)才是數字經濟所能創造價值。可以理解為政務云市場是基礎設施、大數據市場是在基于前者的生態。
賽迪顧問與政務云市場研究報告一起發布的《2019-2020中國政府大數據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政府大數據增長率達31%,市場規模達384.5億元,而大數據在社會治理(比如安防、交通等)、民生服務(比如醫療、教育、社保、養老等)、政務應用等領域的軟件和應用所占據市場份額最多。
有的政務云參與者僅搭建IaaS層面或為政府提供私有云服務,并沒有直接幫助政府做數據平臺的運營以及數字化管理輔助,一些公司本身并不具備提供政務的PaaS或者SaaS產品。
因而在政務云市場與涉及應用和服務的大數據市場的參與者有所差異,在大數據市場,浪潮、華為、千方科技為市場領導者。可以預見,全球服務器與云計算巨頭浪潮與全球ICT巨頭華為之間在政務云、大數據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目前政務云廠商主要分純運營模式、純技術解決方案模式以及“端到端模式”三種類型,由于浪潮是市場面唯一能夠提供IaaS、PaaS、SaaS、數據中心及IDC、業務管理系統以及政務云應用中心等綜合產品體系的解決商,因而只有浪潮既具備有升級政府數字化的技術支持、運營商平臺服務,也擁有觸達終端用戶的應用和解決方案。
華為在新基建之中的建設優勢是以5G基建為突破口,在智慧城市以及工業互聯網建設之中發揮通信和大數據速度優勢,受貿易戰首當其沖,在政府招投標過程之中會有相應扶持優勢。而與浪潮相比,華為在政務云市場上服務的政府單位相對少一些,在涉及政府大數據打通上不占據先發優勢,這使得華為要在公共管理、民生、政務等細分解決方案不斷追趕浪潮。
賽迪顧問大數據產業研究中心張凡認為,“政務云建設已進入 2.0 時代,政府不僅關注云服務商基礎設施、應用平臺、機房管理、平臺管理、軟件應用管理、運營管理等服務能力,而且關注云服務商是否能對政務業務有著深度理解;同時,垂直細分政務應用和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政務云是投資熱點。”這為我們考察政務云公司提供了一個評判尺度。
首先,在政務業務行業認知層面,浪潮一直是政府數據開放化推動者和政務云市場開拓者,浪潮曾首先提出“政府數據開放五級技術成熟度模型”,把我國政府數據開放分為“信息公開”、“數據網站”、“數據門戶”、“數據平臺”、“數據生態”等五個階段。
早在2018年重慶數博會上,浪潮董事長孫丕恕就認為當前社會正處在“舊IT”(信息技術)向“新IT”(智能技術)轉變,致力于推動浪潮轉型為以云數智驅動的新型互聯網平臺,并把浪潮云定位為大數據、云服務與智慧城市運營商,而針對浪潮云服務的政府組織如何打造成為“數字政府”提出了“6個1”。
即“一朵云(云計算)、一個數(大數據)、一個網(一網通辦)、一個口(城市服務門戶)、一個運營商(智慧城市運營商)、一個生態(智能產業生態)”;浪潮能通過布局“云+數”一體化架構,提升平臺能力、數據能力和服務能力,為政府和企業數字化轉型建設提供支撐。這是浪潮在構建山東政務云、幫助重慶市打造“渝快辦”等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中形成經驗,截止目前,浪潮依然維持與這些省份的長期戰略合作,為這些地方政府把大數據普惠化發揮了“從0到1”的作用。
其次,在政務云2.0階段如何把政務云大數據服務向優政、興業、惠民方向引導并能夠為此做出一些創新的應用將會迎來一個爆發期。
具體而言,在社會公共管理方面,浪潮與生態伙伴共同開發出智慧城管、智慧環保、市場監管、交通視頻、稅務等行業解決方案;在興業方面,擁有覆蓋商品零售、企業畫像、木材、環境、農業、金融證券、交通、航空遙感等10個領域超過 30 多類數據資源,結合浪潮云企業信息化經營,與生態合作伙伴打造工業互聯網聯盟與“5G 大數據產業創新聯盟”,在工業制造業落地浪潮云洲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惠民方面,浪潮構建的城市公共服務平臺愛城市網涵蓋便民查詢、辦事服務、民生互動、交通金融、教育醫療、質量服務等多個領域近千項服務事項,并已覆蓋400 余個城市。
再次,為打造服務全產業鏈生態,浪潮致力于推動“平臺+生態”模式,截止2019年,浪潮云生態伙伴規模達4000+,合作伙伴收入增長200%,浪潮云認證工程師5000+,共同為10萬+客戶提供服務,并在疫情期間發布全新的“平臺+”為廣大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賦能。
政務云市場是信息產業之中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環,只有政府組織數據開放、流動并且能夠運營起來,才能真正推動大數據社會到來,而這才能為新基建建設打下牢固基礎,浪潮作為政務云理念提出者、模式開創者以及市場領導者,推動政務云市場從無到有、也帶領了中國政務云市場走出了一條更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把政務云數據與產業互聯網、消費互聯網數據進行打通,形成完整的鏈路,從而打造出智慧政府、智慧企業以及智慧城市。由于我國互聯網產業體量大、相應云市場的潛力正在爆發,巨頭未來在全球市場中的份量也將越來越大,政務云市場所帶來的數字經濟紅利將惠及全社會。
華西證券最新研報指出,北摩高科(002985.SZ)作為我國航空制動領域的核心供應商,軍品需求回暖疊...
2025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作為全球消費電子與智能科技領域...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