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在人類歷史上注定將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沒有局外人!
面對疫情全球蔓延易湘洋律師說應立即行動起來
“讀懂”國際規則,打好法律“自衛戰”
2020年在人類歷史上注定將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沒有局外人!
近期就新冠疫情期間可能涉及的法律問題,我們采訪了廣東省律師協會證券委副主任、中國涉外律師領軍人物、2018 ALB China客戶首選律師、廣東省司法廳個人三等功獲得者、北京市競天公誠(深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易湘洋律師。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易律師接到的因合同無法正常履行而導致的國際糾紛案子明顯增多,一方面,他幫著企業積極應對因不可抗力而迅速增加的違約風險;另一方面,也密切關注著疫情將會給國家層面帶來的法律挑戰。近期,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印度等國先后向中國提出了賠償請求。作為一名資深涉外律師,通過自身在法律專業的積淀以及對西方人思維的了解,易湘洋律師敏銳的察覺到這些國家的作為看似無理取鬧,可一旦中國方面應對不力,很可能會給國家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在他看來,無論是企業亦或國家層面,一場法律大戰,已然拉開序幕。
“讀懂”中西文化差異
易湘洋律師在美國芝加哥、加州、紐約的學習和生活經歷,促使其深刻領會了中西文化上的差異。整體來看,中國人強調整體,西方人更注重個體;中國人習慣求同,西方人更傾向求異;中國人相對重義輕利,西方人更注重原則;中國人的思維更重道德標準,西方則更習慣以科學為標準。他說:“這種深層次隔閡非常明顯,且長期存在。”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易湘洋律師認為:“2008年后,美國經濟一度衰退的厲害,吸引力已大不如前,再加上美國人對中國一直缺乏基本了解,且長期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甚至美國通過的第一部針對特定族群的移民法就是1882年的《排華法案》。如今,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美國更是開始瘋狂的封鎖和打壓中國。對此,我們應當有著清醒的認知,做好防范。”
因此,對于近年中美之間的貿易沖突,以及疫情發生以來美國的種種做法,易湘洋律師并不會覺得過分詫異,因為大多數時候他都能找到“因由”,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
筑牢風險防護體系
易湘洋律師長期在深圳執業,深圳地處“珠三角”前沿,是一座外向型經濟城市,大量企業從事國際貿易,以出口制造為主。
疫情發生,對深圳的外貿企業沖擊尤甚,尤其是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的中小企業,對它們中的不少企業而言,這可能將是一道很難逾越的坎。這數月間發生的“故事”,也讓易湘洋律師對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產業鏈一事有了深切的感知。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爆發以來,先是部分外貿企業被迫停工、停產、停運,無法按期完成訂單;接著當疫情在國外也全面爆發,我們的國際市場除了醫療及防疫訂單外開始急劇萎縮,大量其余訂單被取消,企業發貨后收不到尾款的現象也日益增多,“糾紛短時間內大量增加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中國產業鏈的相對完整,看到了中國制造對世界的意義,以及世界對中國的意義。眼前上演的生動事例,讓我們深切體會到了: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他表示,面對一個如此大面積爆發的突發事件,我們各方面顯然都未能做好充分準備。接下來,我們還必須應對新的變化,新冠肺炎疫情將深刻改變世界,而有些變化如今已經到來。
首先一點,國際貿易的交易規則已經發生改變。買方下了訂單,收不到貨;賣方發了貨,收不到尾款,日益增多的這類糾紛使得大家開始傾向于現金和現貨交易,以信用作為擔保的慣例已經被弱化。
其次,質量認證將更受重視。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很多國家的口罩、檢測試劑、呼吸機等抗疫物資嚴重短缺,紛紛將目光投向中國。可是,在中方加大力度向國際市場供應防疫物資等產品,支援其他國家抗疫的同時,部分西方媒體卻報道稱,從中國購買的口罩等醫療物資出現質量問題。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中外產品的質量標準不同,歐盟的CE認證(一種準入制度)、美國的FDA“認證”(一種行政許可性質的制度)與中國的質量認證標準都存在諸多不同。特殊時期,產品質量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想必,疫情結束以后,這種對產品質量的認證規格與標準也會較疫情之前更受重視。目前中國已經開始行動,最近中國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藥監局發布公告,要求出口的檢測試劑等五類產品必須獲得我國藥監部門資質,符合進口國和地區的質量標準要求。
易湘洋律師提醒說,“疫情的發生導致了合同違約、捐助糾紛、質量糾紛、訴訟風險等各類風險的增加,必須引起足夠重視,筑牢防護體系。”他特別提到,由捐助行為導致的糾紛是一種極容易被忽視的風險。中國人向來講究與人為善,疫情發生后,許多人本著人道主義精神,給其他國家和外國百姓捐獻口罩等防護品,可令人尷尬的是,“農夫和蛇”的故事卻不時在國際舞臺真實上演。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事件:某留美學生在3月份收到從家里寄來的口罩,見周圍的鄰居買不到口罩,出于好心將其中的一部分捐助給了鄰居。始料未及的是,其中一個鄰居的孩子戴了他送的口罩后,面部出現過敏。于是,這位鄰居便打算到法院起訴他。這讓這位學生備受打擊,也深感害怕,因為一旦開庭,按美國的法律,他必然敗訴,而且,請律師的費用非常昂貴。
“這種‘恩將仇報'的做法,在中國人看來簡直有些不可思議,我明明是出于好心幫你,最后你不僅不感激,還要告我。”易湘洋律師說,但這就是西方人的思維,你免費送給別人一個面包,就需要承擔告訴他慢點兒吃、給他備好水等“義務”,否則噎著了、吃壞了,他照樣告你。
通常國外律師非常樂意參與這種事情。一切事情交由律師操辦,輸了沒有任何損失,贏了雙方分成,律師可以拿30—40%的提成。對諸多國外律師來講,這其中沒有道德,只有利益。例如,美國的律師費占了美國GDP的6%,高達2萬多億美元,由此可見美國人維權與法律意識有多強。
易湘洋律師說,“如今,我們政府和民間紛紛給其他國家捐助,善心固然可嘉,但我真的想提醒大家,捐助之前最好先獲得對方的豁免,拿到免責承諾。”
“這種事例實在是太多了。”易湘洋律師指出,由于文化的差異,我們的好心,有時不僅得不到感謝,反而可能會被外國人認為我們的行為是在“贖罪”、是一種“求饒”,或者是一種“討好”行為。對此,我們需要多看英法美歐的歷史和社會發展,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西方人的思維方式。
“當然,我們不是宣揚狹隘的民族主義,也不是倡導大家因噎廢食,不再幫助別的國家,那樣既有悖于中國人的善良本性,也無助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我只是主張對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多些了解,提前做好必要的防控措施。”易湘洋律師說。
此外,易湘洋律師提醒,疫情背景下,國際貿易要慎之又慎,特別是要想辦法確保資金和物資安全。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還在肆虐全球,一些國家不想著如何戰勝病毒、減小疫情引發的影響,卻忙著“甩鍋”和“轉移視線”,對中國進行誣蔑、抹黑,甚至還多次大言不慚的要求賠償。繼美國的一個律師團隊首先向中國索賠后,澳大利亞、英國、印度等其他幾個國家也紛紛跟風。“這類訴訟風險近期急劇增大。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以及西方‘思路清奇'的處事風格下,我們必須重視這一問題,客觀,冷靜,理性,且積極主動地應對。”易湘洋律師說,輿論戰、外交戰、法律戰必須同步系統地展開。
同時他還提醒,當前全球化已不可逆,但需警惕排華勢力的抬頭。
培養好的專業涉外律師
易湘洋律師認為,長遠來看,應對國際貿易糾紛,最好的應對之策,就是掌握國際規則,合法合規經營。打好當前和未來可能的法律戰,則需“盡量多學習,多從西方的思維去思考和認識問題;盡量尊重他國的法律,合法合規經營;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這個很重要;然后就是大量培養專業涉外律師。”
雖然全球政治經濟一體化進程正加速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構建,但當前的博弈,必須立足于眼前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當今國際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
2016年5月2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的意見》。《意見》指出,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的制度和機制基本健全,涉外法律服務領域有效拓展,服務質量明顯提升,服務隊伍發展壯大,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建立一支通曉國際規則、具有世界眼光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涉外法律服務隊伍,建設一批規模大、實力強、服務水平高的涉外法律服務機構,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這幾年我們這方面確有進步。包括我本人近年也參與了‘一帶一路'的項目。”易湘洋說,不過,遠不足以滿足需要。比如,當前國人的法律意識尚且普遍偏弱,包括面對這次的疫情,許多人也將其視為“天災”,不愿請律師,不重視專業人士的建議,事實上法律意識的淡薄,使得不少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不愿意花錢請律師,導致了涉外法律服務這一塊案源偏少,許多優秀的律師進入這一領域執業的積極性不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專業涉外律師的培養和隊伍的建設。
作為商事律師,易湘洋律師主要的服務對象是企業,主業是金融與資本市場。他預感,今年中國的制造業可能會迎來比較嚴峻的挑戰。資本市場正迎來巨大變化,包括美聯儲在內,各國都在大量增發貨幣,其中很大一部分將流向股市。因此,這段時間他正積極鼓勵和幫助自己服務的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爭取拿到更多的融資,更多的現金,在市場萎縮的背景下,儲備“糧食”,挺過這次“寒冬”。
2024年11月27日,LP CLUB-2024年度峰會特別邀請環節“星河夜話”在佛山市成功舉辦。
日前,第七屆世界浙商大會在杭州隆重召開,貝因美創始人、董事長謝宏作為優秀浙商代表,受邀參加浙商文化論...
乳癌的發病率居高不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新發癌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每年數百萬人受到乳...
2024年11月28日,由《商業周刊》主辦,梅賽德斯-奔馳擔任首席戰略合作伙伴的The Year A...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