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浪潮能夠發展到現在,靠的是什么?”孫丕恕給出過答案,“是創新,是對大勢的洞察,是對產業、技術、市場變化的高度敏感”。
“浪潮能夠發展到現在,靠的是什么?”孫丕恕給出過答案,“是創新,是對大勢的洞察,是對產業、技術、市場變化的高度敏感”。
撰文|皮爺
出品|產業家
浪潮云正在籌備上市。
100億,這是浪潮云完成Pre-IPO的C輪融資的最新估值,在半年前這個數字是70億。
用時5個多月就完成了從后者到前者的跨越,不論是時間周期還是估值的躍升,這都是一條足夠上揚的曲線。
這是浪潮交出的2019年的成績單之一。
在最近浪潮召開的2020財年大會上,更多具有代表性的細節被披露出來: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浪潮加速向“云+數+AI”新型互聯網企業轉型,首次參評即排名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第25位,浪潮服務器蟬聯全球前三、中國第一,增速全球第一,同時,浪潮云持續穩居政務云市場占有率第一……
亮眼的成績背后,是浪潮基于固有優勢的升級和進化。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浪潮一次次主動或被動的奔向最前線戰場。即使是如今服務器份額已然占據國內市場首位,主營業務在新基建細分領域中七占六,這個老兵依然時刻保持進擊的姿態。
一個被頻繁問到的問題是,它始終屹立的底牌到底是什么?
答案不一而足,拼命干、專注、自主創新……一個個足夠常見的詞,恰恰構成了如今的浪潮,從幾十年前最初的服務器主體業務到如今新基建戰場上集合“云數智”能力,工業互聯網、醫療健康、智慧城市等多個板塊的新型互聯網企業。
浪潮,正在不斷拓展自身的邊界。
一
“云上浪潮”換擋加速
新的故事主線在不斷延伸。
可以明顯感知到的一個細節是,云市場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前有阿里云強勢進軍智慧城市、政務市場,后有騰訊云在產業互聯網的口號下切入零售、醫療、游戲賽道,同時更有天翼云(中國電信)等獨辟蹊徑拿下海量訂單。
如果說,一年前大半個互聯網世界的目光還集中在云計算的先發、后發優勢,那么2019年人們的目光開始真正聚焦云計算的實用場景,不論是城市,還是醫療、零售、游戲、工業互聯網,真實的場景成為人們評判的基本背景板。
浪潮是這個新“叢林法則”的優等生。
2019年,浪潮云計算戰略3.0確定了“云+數+AI”的核心主線,即通過云計算、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多方協同構建全面的行業解決方案,而在如今的一年時間里,這個戰略更是被不斷夯實、打牢。
案例是最佳佐證。2019年愛城市網接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成為“國家防疫健康信息碼”三大亮碼端之一,據了解,截止目前,愛城市網App服務已覆蓋全國400多個地市,承擔著多地移動政務服務App的建設權、運營權。
另一個案例是,浪潮工業互聯網在9個領域、10個行業推出了63個解決方案,成為國家級十大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依托浪潮云In-Cloud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的滕州機床云,成功入選2019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應用案例。。
顯然,不論是愛城市網還是浪潮工業互聯網平臺,都在證明一點:如今的浪潮,已然具備足夠的產業數字化能力。
疫情,恰恰也給了浪潮自我證明的機會。3天打造出“云+戰疫版”,推出易登記、在線教育等24款科技戰“疫”云產品,同步為50多個省市建設疫情防控指揮系統……
一個個被拆解的片段,構成了浪潮復合產業能力的最新注解。
二
技術“壓艙石”
2019年,一個區塊鏈底層平臺引起外界的關注。
關注點在于它的“平臺服務”,維度被細分成三部分,分別是安全場景、信任場景、資產與激勵場景三塊,即用戶可以依托平臺進行基于不同場景的應用延伸。
這個底層區塊鏈平臺,就是浪潮2019年推出的區塊鏈服務平臺IBS,它是基于浪潮多年區塊鏈領域的積累和沉淀構建出的技術平臺,通過構造區塊鏈平臺即服務,以幫助開發者更簡單有效地掌握區塊鏈技術,降低區塊鏈技術的使用門檻,并輔助用戶將其應用于具體業務場景。
不難看出,浪潮強大的產業能力背后,恰是對于技術“壓艙石”的全力加碼。
還有一個例證是AI。在去年4月的IPF2019浪潮云數據中心合作伙伴大會上,“浪潮元腦”重磅發布,打包了計算、算法、框架、PaaS以及服務的一站式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交付,真正實現了人工智能計算系統的“交鑰匙工程”。
此外,在人工智能方面,2019年浪潮AI服務器中國市場占有率超過50%,除了“浪潮元腦”等產品的推出,浪潮還獲任SPEC Machine Learning技術委員會主席,推動人工智能基準性能測試標準建立。而如今,中國人工智能企業100強中有80家與浪潮建立了合作關系,覆蓋超萬億AI行業市場。
也恰是技術端的強力投入,才能使得浪潮的“云數智”支線保證不斷更新進化,進而為不同的云端業務提供足夠強的底層支撐。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來自2019年財年報告的一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浪潮整體研發投入增長32%,發布了63款硬科技產品,申請專利7458項,發明專利占比高達84%。區塊鏈專利位居全球前十,OpenStack社區貢獻全球排名進入TOP10,并位居中國人工智能專利排行榜前四,同時更牽頭、參與制定各類標準77項,其中國家標準21項。
從技術投入到產品輸出,更可以看作,這是一個完整的閉環。即以技術為起點,通過技術側的加重對產品端進行改造,進而推動業務端的覆蓋,并以此為實用場景不斷磨合產品,反哺技術側的迭代。
同時,據了解,2020財年浪潮的研發投入預計增長32%,包括智慧計算、云服務、SaaS服務等在內的技術都會成為下一步聚焦的專攻點。技術,顯然已成為浪潮的最強儲備。
三
平臺與生態:“開放作戰”的必答題
開放是每一個巨頭的必答題。體態龐大如騰訊、阿里,也要接受來自開放內核的鞭策。
對于它的更為細致的答案是,巨頭要清楚地知道生態和邊界的概念,在保證開放的同時,認真做好裁判的角色,控場不下場。
浪潮開放生態的路線足夠明確。
以平臺產品為核心的生態體系被率先拿出,即云數據中心、云平臺、IOP、關鍵應用(云ERP、通信OSS等)、愛城市網、終端設備6大面向產業生態的平臺產品成為浪潮的“核心功課”,加大產品競爭力,并基于產品能力對合作伙伴進行賦能。
同時,業務邊界被進一步厘清。即放棄純硬件的集成,并同步減少行業應用,為合作伙伴讓出市場空間與利益。
協同合作的案例為“平臺+生態”的打法提供了最佳證明。
2019年,浪潮與中國電信、中國鐵塔等共推5G落地,更與神州信息、東華軟件等38家優秀方案商達成戰略合作;浪潮與百度實現在云、數、AI三個層面的全面合作;工業互聯網領域有100家企業成為浪潮的新生態合作伙伴,“愛健康”平臺更是吸引了2270家醫療服務機構入駐。
可以理解為,基于自身“云數智”的技術能力,浪潮通過產品端的側重,左手和合作伙伴協同作戰,術業專攻,共建數字化;右手通過自身產品能力的解構,釋放數字化的產品運維能力,助力合作伙伴轉型升級。
更為值得關注的是,新的“錨定點”也已被同步提出。
在最近浪潮2019年財年報告中能了解到的是,在新的一年里,浪潮在云數據中心平臺、浪潮云平臺、智慧城市平臺、智慧企業平臺為基礎打造四大生態體系的同時,更是專門成立生態合作部,真正放大合作伙伴的協同價值。
不難看出,基于“平臺+生態”的定位,浪潮正在變得愈發“規整”,從“內部專攻”到外部開放,腳下的路正在愈發清晰。
四
新型互聯網的產業路徑
什么是新型互聯網企業?一個簡單的概括是,從TO C的互聯網模式轉向TO B/G,并建立獨立的生態體系。
縱觀整個互聯網世界,龐大如騰訊、阿里、美團、京東都在不遺余力地攻向新賽道。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從C端到B端的商業邏輯的改變并非一蹴而就,產業生態的建立更非一日之功。
浪潮是個典型的代表。相較于騰訊等企業從C端向B端“遷徙”和連接,這家IT巨頭的路徑是深耕于G端、B端,進而延伸到C端,而C端的展現也是為了更好的服務G/B端。相較于前者,浪潮的路徑要更為直接、也更為迅速。
事實是,在如今互聯網的世界里,你很難再找到和浪潮相似的企業。
從最早期依托PC硬件的國內“三大品牌”之一,到后來的在服務器端的舵向調轉,和基于服務器端的不同方向的發展和嘗試,再到如今基于產業時代的云戰略1.0、2.0、3.0轉型升級,浪潮已然成為一家跨越多個周期的實踐者和見證者。
加速轉型也恰是源自對當下各條業務線穩步推進的底氣。“浪潮能夠發展到現在,靠的是什么?”孫丕恕給出過答案,“是創新,是對大勢的洞察,是對產業、技術、市場變化的高度敏感”。
新的目標已被提出。根據浪潮2020新財年規劃,浪潮將進一步以云為基礎,打通數據,融合AI,形成“云+數+AI”整體解決方案,擴大愛城市網、一貸通、質量鏈等新型互聯網應用覆蓋范圍,加快向“云+數+AI”新型互聯網企業轉型。
大潮之下,浪潮新型互聯網的企業輪廓正在愈發清晰。
五一檔同樣精彩紛呈,7部影片官宣定檔,包括改編真人真事的勵志片、爆笑公路喜劇等,滿足不同年齡層觀眾需...
近年來,隨著寵物數量的增長,寵物殯葬行業逐漸興起。不少寵物主人選擇為逝去的寵物舉辦葬禮,以此表達對寵...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