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疫情之下,從日本漂洋過海的除了防護物資之外,還有附贈的古詩詞,在國內引起熱議。詩詞之內,以“同”為名,蘊含中日友好互助的表達,令無數國民為之感嘆。
文|曾響鈴
來源|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疫情之下,從日本漂洋過海的除了防護物資之外,還有附贈的古詩詞,在國內引起熱議。詩詞之內,以“同”為名,蘊含中日友好互助的表達,令無數國民為之感嘆。
所謂“同”,乃大同,即天下大同,是儒學文化“仁”的最終歸屬。中日兩國同受儒學影響深遠,在詩詞之間便很容易引起文化共鳴。
事實上,作為中國最本質的文化內核,“大同”的理念也從未離我們而去,更是在現代不斷與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不同的領域融合,呈現為人人平等、講究友好和諧、守望相助的純粹含義。
在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中,作為詩詞古國,雖然我們未能抽空吟詩以對,但中國人的所作所為皆與“大同”隨行,展現出文化本源最核心的響應。
從生命體到經濟體,疫情之下的“大同”中國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現代中國最淳樸的口號,也是“大同”最純粹的呈現。
自疫情發生以來,牽動全國各方。春節之際,各地紛紛組建赴鄂抗疫醫療隊,醫護人員緊急集結,馳援武漢、向湖北逆行。
2月2日,年僅24歲的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腫瘤科護士佘沙隨隊抵達武漢。她所在的隊伍是四川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而在此之前她就曾兩次主動請戰。
作為一名汶川姑娘,她的內心有著無比堅定的信念。12年前的那場地震,她見證了全國各地對災區人民的援助,12年后,她在報名請戰時,說道:“身為汶川人,我得到過很多的社會幫助,如果我有機會能夠去前線出自己的一點力,我一定義無反顧。”
從個人到隊伍,再到地方,至全國,守望互助始終成為中國社會一道跨越時空的堅守。如今,在經濟層面,我們也能看到類似的格局。
疫情影響當下,市場的生產與經營首當其沖,各大企業都面臨著收入和現金流中斷的危機,特別是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更是舉步維艱。
新華網聯合360推出了中小企業調查報告,同時清華、北大聯合調研995家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從收入下降幅度、可維持的時間、成本支付壓力、自身對策及對政府訴求等8個維度進行深度調研。
調研結果顯示,就賬上現金余額來估量,34%的企業只能維持1個月,33.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已是逾半。可見,市場環境急轉之下,中小企業亟待外部力量予以重新激活。
為此,市場的頭部公司也紛紛展開行動,向中小企業予以各式各樣的援助。日前,阿里聯合螞蟻金服發布《阿里巴巴告商家書》,百度發起“共度計劃”,京東7FRESH發布了“人才共享”計劃,騰訊免費開放協同辦公平臺等等,扶持中小企業成為市場與產業的焦點。
同期,360智慧商業也發起了中小企業“春雨計劃”,推出億元資金、百億公益流量、信用認證扶持、免費增值營銷服務、線上辦公支持等六大措施,全力支持中小企業恢復經營生產,轉危為安。
在市場之上,大齒輪帶動小齒輪重新運作,恢復市場生產與經營機制,經濟齒輪之間的協同互助、合作共贏正是“大同”理念融入經濟領域的另一個展現。
如今,疫情當下,國內大企業紛紛向中小企業拋出橄欖枝,給錢、給資源、開放企業服務平臺等等措施頻繁推出。但若是以更加深入的視角來看,守望相助、友好扶持的表面實際上也暗含著未來市場發展與產業模式的全新跨越,意味深遠。
經濟上的“大同”并不只是大(企業)對小(企業)的扶持,更是大(企業)與小(企業)的協同。
隨著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AI、大數據、云計算等日趨成熟,中國的互聯網市場不斷完善,并糅合進化為新的模式,以資源整合為特征的新零售、以產業鏈接為特征的產業互聯網等等新概念悄然而至,一個屬于協同的時代拉開序幕。
在經濟“大同”的內層,是產業互聯網爆發的前奏
事實上,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已是百舸爭流的局面。今天,不管是互聯網領域的阿里、華為、360,還是傳統品牌的海爾、聯想,都在致力于打造自家的生態平臺,通過數字化技術更深度的鏈接企業資源,重塑產業機制。
360集團高級副總裁楊炯緯認為,目前互聯網和企業的關系已經從“+互聯網”轉變為“互聯網+”。進入“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要考慮如何利用信息通信技術與互聯網深度融合,進行產業鏈、生產力、生產效率的底層重構。而互聯網發展的未來,關鍵在于人與組織、組織與組織的關系,也就是進入產業互聯網時代。
那么,實際上,根據楊炯緯的理解,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是一個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的信號。互聯網的精耕細作不僅是對于C端用戶而言,更是在B端企業客戶上,愈發注重挖掘資源整合的更高價值,尋求產業發展的最優組合。
產業互聯網平臺也正是由此而生。為此,我們可以看到,360智慧商業發起的“春雨計劃”,并不只是說簡單的投錢給中小企業,減緩他們的成本壓力,更有流量、SaaS服務、信用認證等各方面資源傾斜。
簡單來看,由360企業服務平臺整合“春雨計劃”的資源,其中便包括了第三方企業信用認證、360小程序百億流量支持、線上協同辦公支持,商業資訊、企業培訓等等覆蓋企業運營的各個模塊。
很顯然,360正在通過數字化技術搭建一個鏈接企業、服務產業的底層平臺,以此來支撐起其他企業未來一系列的營銷、生產、運營等發展。而這種產品邏輯已是基于企業的全生命周期來布局,長期運營。
從產業互聯網的角度簡單來理解,即在中小企業的全生命發展周期中,由產業互聯網平臺提供企業服務工具,助力企業生產經營,實現更好的效益。如此以來,平臺與企業之間形成協同鏈接,持續為雙方的生產經營活動創造價值。
可以說,在全價值鏈的路徑下,作為平臺方的大企業,其經營思維也將發生轉變,即從流量思維向長線思維過渡。通俗的講,也就是市場角色從“收割者”到“培育者”的重新定位,懂得如何整合和利用生態資源來幫助中小企業發展,最終實現雙贏。
所以,一個想要向產業互聯網發力的企業或平臺,除了自家實力足夠強大之外,還要率先學會資源整合,打造產業生態。于是,我們看到,360商業化品牌在正式升級為360智慧商業背后,是通過上線可信百科、瞭望臺、企業貸、商學院等不同的產品來加強軟實力,對信用認證、資訊情報、金融科技等模塊進行初步整合,邏輯不外乎如此。
綜上所述,這便是產業互聯網的基礎構想,其也是未來數字化時代一個全新的大舞臺。除了360、阿里、華為等互聯網巨頭之外,海爾的COSMOPlat、聯想的智慧服務等等傳統品牌,也正在全速朝著這個目標發力。
可以說,此次疫情對中小企業造成發展困局,或在某種程度上,將成為中國產業互聯網加速爆發的一個契機。不難理解,資金鏈斷裂、資源阻斷、辦公限制等等疫情之下的難題都將有可能成為倒逼中小企業借力大企業,向全面的互聯網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促進因素。
誠然,360智慧商業已經看到了這個機會,“春雨計劃”的應勢發起,從資金、流量、資源等各個維度拉攏中小企業,足以看到360錨定產業互聯網方向的敏銳和野望。
當然,這個舞臺上也不會只有360一家。如今,阿里、騰訊、海爾各大企業旗下的平臺紛紛迅速、急切的向中小企業拋出橄欖枝,援助的方式各式各樣,以SaaS服務為基礎開放協同辦公更是成為標配流程。
對此,嘉御基金衛哲在投資人公開信中總結到,更多企業軟件的垂直應用將在這次疫情中給企業帶來更為頻繁的體驗,形成了倒逼式的普及,后疫情時代的春天也一定是產業互聯網的春天。
那么,對于產業互聯網的發展而言,這或將成為一個關鍵性的出發點。疫情困境之下的市場倒逼,將不得不讓中國企業看向更加遙遠的未來,尋求新的模式來緩解此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此內容為【科技向令說】原創,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3月28日,生物公司Prime Range Biologics Limited(簡稱PRB)與澳大利...
3月28日-3月30日,2025中國糖尿病&肥胖先進技術與治療大會(CATTD&O)于深圳華僑城洲際...
3月25日晚,朝云集團(06601.HK)發布2024年全年業績,公司持續高派息80%,遠高于港股平...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