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春節后兩周,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數據有所好轉,以及“再融資新政”、央行加做MLF并下調MLF利率等“穩增長+逆周期調節政策”的相繼出臺,投資者對經濟增長預期改善,前期超跌板塊相繼補漲,股市全面反彈。
2020年春節后兩周,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數據有所好轉,以及“再融資新政”、央行加做MLF并下調MLF利率等“穩增長+逆周期調節政策”的相繼出臺,投資者對經濟增長預期改善,前期超跌板塊相繼補漲,股市全面反彈。
同期,中證轉債指數持續上漲,估值中樞提升。在此背景下,可轉債債底保護的意義已經稍顯不足,可轉債投資思路是否需要改變?未來擇券方向有哪些?為此,我們采訪了可轉債投資領域的頭部機構上海純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吳荻,詳解可轉債投資機遇。
對于當前市場,吳荻稱,A股目前整體估值仍然較低,但局部已經出現高估。受疫情沖擊,節后首個交易日2月3日3000多家個股跌停,次日仍有巨量個股在跌停板換手,在2700-2750點位形成了巨量換手的成本區。近期市場的連續大幅上漲,是對2月初開盤恐慌情緒的反饋,目前已經超買,后期有可能回調修正。但是,基于2750點位的成本區和A股整體的估值情況看,不支持深度回調。同時我們注意到今年科技股出現趨勢性行情,實體中大量的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催生出大量的投資機會,支撐著局部的高估值。由此,我認為短期內會有回調,但幅度不能期望太高。
針對可轉債債底保護價值逐漸消失的熱點問題,吳荻表示,轉債的下跌保護有兩個層次的意義。其一是債底保護,如轉債跌破面值接近債底,則大幅下跌概率下降;其二是轉股溢價率也就是期權價值的估值。目前轉債市場迭創新高,第一層次的下跌保護確實已經基本消失,第二層次的保護卻仍然存在。由于A股出現趨勢性行情,投資者對轉債內含期權給予更高估值,這就導致轉債在目前價格水平跟隨大盤調整時的回落幅度仍然整體小于正股。
吳荻進一步分析可轉債后市投資思路稱,從投資思路講,確實需要改變,有兩個層面的改變。其一是不再拘泥于以往的轉債估值水平,其二是更多從股性的層面考量相對高價的轉債。具體到擇券方向上,第一是趨勢明確且優質的正股對應的轉債,一定程度容忍高溢價;第二是仍然具備一些債性的防守型券,部分正股擁有較高的經營杠桿,未來可能會呈現高彈性,也可以考慮配置。
近日,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IDC Market Glance:中國AI Agent應用市場...
2025年4月18-19日,由投資家網、深圳天使母基金、深圳市天使投資協會聯合主辦的“AI覺醒 未來...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