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關村原ofo北京辦公總部的理想國際大廈的20層的門口左側墻壁上,懸掛了一張配有丘吉爾照片的電影《至暗時刻》的海報:“沒有終局的成功,也沒有致命的失敗,重要的是繼續前行的勇氣?!?/p>
在中關村原ofo北京辦公總部的理想國際大廈的20層的門口左側墻壁上,懸掛了一張配有丘吉爾照片的電影《至暗時刻》的海報:“沒有終局的成功,也沒有致命的失敗,重要的是繼續前行的勇氣?!?/p>
今年5月的員工會上,戴威曾將ofo現狀比作了電影《至暗時刻》中丘吉爾面臨的處境,并向員工表示:“如果不愿意戰斗到最后,現在就可以退出?!?/p>
此后,戴威及其ofo跌跌撞撞的度過了六個多月。在11月28日,戴威發表一封內部信,稱“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仍需堅守信念,哪怕是跪著也要活下去,只要活著,我們就有希望?!钡珕栴}是,現在對于ofo來說已經不是最困難的時候,而是最危急的時候——發生擠兌性退押金對于絕大多數企業來說都是致命打擊。
2018年12月18日20時37分,ofo排隊退押金用戶已突破一千萬人。
若以每人99元計算,ofo需退還押金9.9億元,若以每人199元計算,那么ofo需要退還押金總額高達19.9億元。
“你可以關注下,這個排隊數字是在逐漸往前走的,現在應該已經有用戶接到退款了,我們之所以會這么做也是想對外表明我們會退款押金的這個態度?!睂τ谕饨鐚fo的質疑,ofo內部人士對網易科技表示到。
ofo現在能拿出10億元嗎?排在后面的用戶能拿到錢嗎?或許只有戴威和ofo高層知道這個答案。
押金難退已成行業公開秘密
共享單車的押金問題從2017年拖到了2018年,現在眼看就要帶進入2019年。
據央視315報道,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很多共享單車用戶經歷了共享單車押金退不回來的情況。中消協調查發現,70家共享單車平臺中有34家倒閉,而其中僅對酷騎單車的投訴就多達21萬次,涉及金額10億多元。
而已經“出事”的小藍單車、酷騎單車、小鳴單車等公司倒閉后依舊無法歸還用戶押金的行為表明:挪用押金是共享單車行業普遍存在的規則。
雖然交通部、中消協多次約談共享單車企業,單車企業也多次聲明,“我們已與XX銀行簽訂第三方托管、轉款專用?!钡饲霸卸辔粯I內及銀行人士對網易科技表示,銀行對共享單車企業的押金并沒有監管權利。此外,大多數共享單車企業開設的僅為一般存款賬戶,并沒有采用所謂的第三方托管的轉款專用存管方式。
共享單車的押金規模有多大?目前并沒有一個權威的說法。但去年8月份,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了一份《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數據顯示,保守估計,在去年8月這個時間節點,共享單車行業的存量押金規模近100億元。
在這百億級別的押金中,有多少被挪用,我們雖然不得而知,不過中消協在2017年12月20日發布的建議中指出,悟空單車、町町單車、酷騎單車、小鳴單車、小藍單車等共享單車企業因資金鏈斷裂等原因相繼停止經營,未退還所收押金、預付費逾10億元,涉及消費者數百萬人。
此前,《財新周刊》曾報道稱,ofo用超過30億元的用戶押金支付了供應商貨款,而摩拜方面亦使用押金超過40億元。
不過,ofo和摩拜方面多次否認這一說法,戴威也曾在采訪中稱,“對于目前已經收的押金,我們是一分都不沒有動過?!蹦Π菀惨呀泴嵭忻庋航鹫?。
但多位業內和銀行人士卻對網易科技表示,“挪用押金在行業內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早在去年2月,小藍單車副總裁胡宇沸在接受采訪時也承認,小藍單車的押金一大部分是留存用于客戶的退款需求,而其他一部分則用于生產車輛。
酷騎單車前CEO高唯偉也曾表示,“我們當時和民生銀行簽署押金存管的協議,但是并沒有實際的對接。現在的押金由公司保管,只是有一部分用于了公司運營,購買車輛了?!?/p>
押金被銀行第三方托管真的有用嗎
去年8月,交通部、央行等十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強用戶資金安全監管。
《指導意見》稱,企業對用戶收取的押金、預付資金,應嚴格區分企業自有資金和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在企業注冊地開立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專用賬戶,實施??顚S茫邮芙煌ā⒔鹑诘戎鞴懿块T監管,加快實現“即租即押、即還即退”。
但小鳴、酷騎、小藍等公司先后被曝出押金難退的情況表明,并不是所有企業都會遵守這一規則。
在去年,某共享單車企業創始人對網易科技表示,該《意見》的也只是指導意見,并不具備強制力和法律拘束力。此外,多位法律專家也曾對外表達了此類看法。
小鳴單車前CEO陳宇瑩此前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共享單車的押金主要是企業自己在監管,“我們和各地的行業協會都有簽訂管理辦法,之前有提過分城市(監管)等各種意見,但都沒有落地的文件,目前的指導意見并沒有明確具體應該如何監管,所以我們也在等,每家(共享單車企業)應該都是一樣的。
據悉,去年9月,小鳴單車曾堅稱其押金賬戶開設在華夏銀行,賬戶的性質為銀行托管的資金賬戶。但經廣東省消委會向銀行方發函了解,其開設的資金賬戶為一般賬戶,并非第三方監管的銀行專用賬戶,其收取的消費者押金沒有實施銀行托管。
酷騎單車曾稱在民生銀行設置了“專門賬戶”。但據民生銀行北京分行透露,酷騎單車在民生銀行開立的只是一般存款賬戶,銀行“并未與該公司開展任何實質業務合作”。
小藍單車在回應交通部的《指導意見》時,曾宣稱已與招商銀行簽署資金托管協議,嚴格區分用戶押金與運營資金。但小藍單車雖然被滴滴收購資產,但依舊沒有解決拖欠用戶押金問題。
多個地方政府已出臺指導意見
共享單車的押金該如何處置,一直處于“灰色地帶”。但政府部門一直在行動。
2017年12月18日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就小鳴單車提起公益訴訟,2月21日,中消協向公安機關提交了刑事舉報書,舉報酷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主要負責人涉嫌刑事犯罪,申請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此外,去年底,中消協表態稱,建議對共享單車等電子商務經營者收取押金、預付費的立法規制。
對保護用戶資金安全,交通部等10部門2017年8月出臺的《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多項措施:一是鼓勵采取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賃服務,二是對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專用賬戶設立及專款專用、接受監管等內容作出了原則性要求,三是加快實現“即租即押、即退即還”等模式,四是要求運營企業涉及的資金結算業務,必須通過銀行或者非銀行支付機構來提供。
此外,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多個地方政府出臺的指導意見,采取了與10部門《指導意見》相同的措施。在部門責任的規定中,天津市文件提出,“市交通運輸委、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天津銀監局,根據各自職責,負責企業經營行為、資金專用賬戶和金融機構的監管,防范承租人資金風險”。上海市文件提出,“人民銀行上??偛?、上海銀監局加強對企業資金專用賬戶監管,防控用戶資金風險”。
但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宋剛卻在接受新華網的采訪時表示,,盡管有諸多法律法規的限制,用戶的權益卻并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證。現在我國第三方監管體系建立還不完全,不返還押金最多算是違反了對用戶的承諾,承擔違約的相應責任,而該項資金是否被監管,就目前而言,尚未有相關強制性規定。
ofo的自救
進入9月份,ofo面臨的資金難題就越發嚴峻。
而資金鏈危機也使得與ofo相關的訴訟和糾紛增加。7月底,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一家ofo小黃車的智能鎖物聯網通信服務商稱,因ofo拖欠其通信服務費,將對300萬輛小黃車智能鎖陸續暫停服務。
在供應鏈方面,8月31日,上海鳳凰已經發布訴訟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鳳凰自行車2017年與小黃車運營方東峽大通簽訂了多份采購合同,截至起訴日,東峽大通仍拖欠鳳凰自行車6815.11萬元。同時,ofo也與多個供應商起糾紛;還被列為逾20起案件的“被執行人”,涉及金額超5360萬元。
在物流方面,根據公開信息,ofo目前拖欠德邦、百世物流、云鳥等多家企業上億元快遞費。
今年10月,界面新聞稱,收到一份約半年前ofo的負債表,據材料顯示,彼時ofo整體負債為64.96億元,其中,用戶押金為36.50億元,供應鏈為10.20億元。
不過ofo內部的自救工作早已展開。
7月份開始ofo收縮業務線,逐步退出或關停了以色列、澳大利亞、德國、美國、西班牙等地區的部分業務。
此外,ofo在人員配置上也在瘦身。ofo聯合創始人于信在6月接受《財新》采訪中提到的“ofo運維人員從12000人縮減至9000人”。于信此描述為是“重新梳理團隊”,而不是“裁員”。
據網易科技了解,ofo人員流失早在今年3月份就存在,三四線城市的供應鏈團隊為“重裁區”。
為了改善資金困境,ofo也在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并于今年4月成立了B2B事業部,推出了車身廣告、App端內廣告和企業綠卡等業務。據ofo B2B業務負責人邵毅今年6月透露,“ofo B2B各項業務進展順利,目前營收已經超過1億元?!?/p>
依靠商業化探索盈利模式,通過人員優化節省成本,借助全新的組織架構調整和升級,推動價值觀建設.......過去的半年中,戴威帶領著ofo積極的進行自救?!暗@幾天發生的一切恐怕要使戴威的努力付之東流了?!币晃磺皁fo員工在朋友圈感慨到。
根據媒體報道,當年盛極一時的ofo的關聯公司東峽大通在企查查的地址為:北京市豐臺區西三環南路14號院...
2025年4月10日,中國香港——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與亞洲領先的金融科技平臺WeLab...
在藥物研發領域,一個備受關注的現象是:部分新藥在嚴格設計的隨機對照試驗(RCTs)中表現出顯著的臨床...
2025年以來,債券市場經歷了一定程度的調整,主要受流動性緊縮、寬松政策預期降溫以及股債蹺蹺板效應等...
近日,2025 Foodaily全球食品飲料創新博覽會期間,第七屆iSEE全球獎年度盛典在上海國家會...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