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年公司做產品,十年公司做技術,百年企業做文化。不同于傳統的理論教學及以案例教學為主的商學院課程,“耶魯創新學者”項目希望將人文、商業與科技融為一體,綜合培養企業家的全局觀、領導力和洞察力。
12月13日,“耶魯創新學者二期啟動暨媒體溝通會”在耶魯北京中心舉辦,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助理院長李秀玲、創新工場首席運營官/合伙人陶寧等合作方代表、一期學員代表/金融行業企業家劉志堅等嘉賓共同參加了此次啟動會,回顧“耶魯創新學者”項目的成果與感悟,共話人文與科技的跨界創新。
“耶魯創新學者”項目是耶魯管理學院聯手創新工場推出的創新企業家升級項目,是唯一一個經耶魯大學學校和學院兩級審批授權的冠以“耶魯”名稱的、面向中國優秀企業家的雙語國際頂級學術項目。“耶魯創新學者”二期將歷時一年多,橫跨歐亞美大陸,全面享有耶魯大學三百多年來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名師名家資產。
“耶魯創新學者”項目一期學員(部分)合影
頂尖學術認證,打通世界級資源網絡
“耶魯創新學者”項目融匯了耶魯大學三百多年的古典人文積淀和領導力管理頂級課程,以及國內科技智能時代蓬勃迸發的創新精神與創投實踐,涵蓋領導力發展、驅動創新、前沿科技展望和世界認知、跨界人文交流等主題,幫助中國企業家們洞悉企業和產業升級的著力點,在日益全球化的商業形勢下抓住機遇,引領變革。
該課程的所有授課老師100%來自于耶魯大學,其中85%以上的上課地點在耶魯大學本部(美國康州紐黑文市),完整修完項目學習模塊將獲得耶魯管理學院認證、全球獨一無二的“耶魯創新學者”稱號,和享有校友權益的耶魯國際成員雙重身份,成為耶魯校友人脈網絡、創新工場投資企業圈以及“耶魯創新學者”校友群的一員。
2018年3月26日,“耶魯創新學者”首期項目開學。截至2018年12月1日,一期學員已完成四個模塊課程學習,包括人文、前沿科技和全球領導力相關的28門課程,有26位哲學、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金融學等學科教授及知名投資人、企業家授課。學習期間,學員們參訪了紐交所總部、美國新聞集團,以及國內的小米集團、京東集團、曠視科技(Face++)等前沿科技及知名公司和機構,還前往哈佛大學、MIT麻省理工學院、西點軍校等標志性機構參訪。2019年3月-4月,一期學員將在美國耶魯大學本部迎來畢業模塊。
延續首期的資源優勢,二期項目繼續涵蓋耶魯大學世界頂級哲學、歷史、政治、法律、國際關系、藝術音樂、社會心理學等數百年學術傳承,創新驅動、企業管理、國際視野、升維領導力等耶魯經典商學院課程,以及人工智能、生物醫學、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航空航天、未來出行等全球最新前沿科技探索。
“耶魯創新學者”項目學術主任、耶魯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David Bach表示,在長達300多年的歷史中,耶魯大學教育和培養了一大批全球化的領導者。“耶魯創新學者”項目聚集了來自耶魯各學科的優秀大師們,不僅在商業和管理領域,同時也有哲學、藝術、科學、領導力等多個領域。“我們能夠提供一場無與倫比的學習之旅,讓耶魯創新學者們擁有一個更好的視野,不僅關于他們自己,更關于未來的中國,乃至世界。來自耶魯的教授能和創新工場共同打造這個雄心勃勃的項目,我們都深感榮幸。第一期‘耶魯創新學者’已經成為耶魯大家庭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們迫不及待的想看到他們在未來大展宏圖,同時我們也對即將到來的第二期‘耶魯創新學者’充滿期待。”
項目耶魯方負責人、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助理院長李秀玲認為:“‘耶魯創新學者’項目是耶魯大學和創新工場的互補,在人文積淀、全球領導力、前沿科技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同時耶魯大學強大的世界級資源網絡將給中國企業家們帶來全新的價值。從一期的情況來看,學員對于創新工場安排的投融資解讀、全球高科技行業趨勢分析、前沿科技公司交流滿意度也很高,并且與耶魯的人文課程及領導力課程形成的有趣的化學反應,為學員帶來非常差異化的體驗。”
一期學員/金融行業企業家劉志堅表示,“這個項目不局限于耶魯管理學院,實際上耶魯大學其他學院的眾多人文大師和課程、校園環境都給我們帶來很多不一樣的學習體驗。同時與美國的高端智庫、學者、企業家的直接交流也極大擴展了我們的國際視野。對于忙碌的企業家來說,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完成數個模塊的學習,非常密集且高效地提升了個人的認知層次,我覺得是特別好的投資。同時耶魯管理學院的經典管理學也讓我有了充分的相關理論支持。”
東西思想交匯,摸清世界級企業的底層邏輯
五年公司做產品,十年公司做技術,百年企業做文化。不同于傳統的理論教學及以案例教學為主的商學院課程,“耶魯創新學者”項目希望將人文、商業與科技融為一體,綜合培養企業家的全局觀、領導力和洞察力。
“耶魯創新學者”二期課程將于2019年7月開學,包括在美國紐黑文耶魯大學本部和中國北京的必修模塊,以及一個在英、法、德、意、西班牙等歐洲各國游學的選修模塊。二期課程將歷時一年多,橫跨歐亞美大陸,全面享有耶魯大學三百多年來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名師名家資產,以及創新工場最前沿的科技趨勢洞察。
身為耶魯管理學院畢業校友,創新工場首席運營官/合伙人陶寧表示,二期項目的授課內容仍以人文視角為起點,涵蓋全球領導力、企業管理、創新驅動、理解世界等五類課程。和首期一樣,仍由匯聚了耶魯大學幾百年的積淀和精華所組成的“教授天團”傳授課程,來自耶魯大學各個學院經驗豐富的哲學、歷史、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物理學、金融學等學科教授。
各領域的大師將與學員進行一對一深度對話,如備受追捧的《哲學:死亡》講授者Shelly Kagan教授、耶魯盧英徳院長及威廉·拜內克經濟與管理學教授Edward A.Snyder、耶魯管理學院代理院長Anjani Jain等,他們將為學員帶來人文/歷史等視野的提升、領導力/業務增長等商業知識的儲備。
“耶魯創新學者”項目一期部分教授現場授課照片
從學員的背景綜合考慮,該項目也會邀請國內的成功的創業者、優秀的企業家、投資人分享經驗,如一期邀請的小米集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洪鋒,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創新工場合伙人張鷹、創新工場合伙人郎春暉,他們擁有豐富的企業實戰經驗和前沿趨勢洞察,將為學員分享獨一無二的商業戰略及視野。
值得一提的是,一期學員在2018年7月的學習模塊,創新工場合伙人張鷹為大家講授零售創新,曾被中央電視臺作為專題節目報道。
央視財經報道耶魯大學創新學者一期上課現場
圖為創新工場合伙人張鷹給學員講解“零售創新”
百度安全事業部總經理、互聯網連續創業者馬杰,是該項目的一期學員。他表示:“我在互聯網領域創業多年,現在也管理著一個大團隊,但還是感覺無論公司管理、市場拓展、還是創新方面有很多困惑。很希望能系統化梳理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同時在技術、工程師、代碼之外去感受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耶魯就是最好的選擇。成為‘耶魯創新學者’第一期學員之后,也確實感受到項目的差異性,在多年快速高壓的互聯網節奏下,更為深厚的人文積淀和領導力的結合,正是我需要的。”
探訪中外名企,匯聚頂級創業者生態圈
實踐是企業家不可或缺的一環,在課堂講授之余,項目將組織學員進行校外參訪,實地考察世界上領先的前沿企業和機構。在一期學習期間,學員們參訪了紐交所總部、MIT麻省理工大學、美國新聞集團、西點軍校、曠視科技(Face++)、小米集團、京東集團等公司和機構。
“耶魯創新學者”項目一期學員(部分)參訪紐交所
除了授課與探訪,在“耶魯創新學者”項目中,更重要的價值在于同期學員之間的人脈資源。
一期學員中,有45%是C輪以后獨角獸/準獨角獸互聯網創業者,55%是傳統產業企業家。學員主要來自互聯網及人工智能、金融、制造、房地產、媒體等行業。60%的公司營業額在1億以上,平均年凈利潤2000萬,平均年齡39歲,項目的設計格外適合快速崛起、追求國際視野的新一代商界領袖。
“耶魯創新學者”項目將會基于前期的積累,進行分組討論、案例分析會;同時還會組織極具耶魯特色的賽艇、足球、棒球等體育活動,音樂會、美術館參觀、大師講座等校園活動,加深學員互相的情感聯誼。此外,創新工場的一系列活動也將對學員開放,包括三體運動會、行業沙龍、創新工場投資人閉門年會、創業戈壁行等,為不同背景、領域的學員提供深度交流的機會,加深了解,為未來的合作奠定基礎。
“耶魯創新學者”項目一期學員(部分)校園體育活動
創新工場活動:三體運動會、行業沙龍、創業戈壁行、創新工場投資人閉門年會等
創新工場活動:三體運動會、行業沙龍、創業戈壁行、創新工場投資人閉門年會等
創新工場首席運營官/合伙人陶寧表示,“耶魯創新學者”項目特別適合兩類人群:希望尋求轉型和創新突破的傳統產業企業家,希望提升國際視野及領導力的互聯網及新興經濟創業者。“我們也希望幫助這兩類企業家在目前這個大環境下帶領自己的企業走上突圍之路,運用國際視野和跨界創新,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一期學員、VIPKID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張月佳對此頗有共鳴,他回憶說:“耶魯創新學者項目的課程是人文與創新領導力的結合,尤其是哲學、歷史、政治、藝術等人文課程讓我印象深刻。一期的同學們背景很多元,來自傳統行業、金融、互聯網、教育等好多領域,彼此之間交流溝通氛圍很友好,經過一年多的相處同學感情很深,也推動了很多合作。”
據了解,“耶魯創新學者”項目采用小班制教學,每期擬招募學員30名,保證學員體驗。報名采取推薦制,申請人必須有至少一位推薦人,此外還需通過耶魯管理學院和創新工場組織的面試。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四十個年頭,未來必然會催生更多優秀的企業家。他們不僅需要更全球化的視野,還要從人文視角出發理解世界運轉規律,用創新驅動企業的業務增長,最終依托全球化領導力成就中國的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END】
嘉賓簡介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助理院長 李秀玲
李秀玲是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助理院長,此前曾任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高管項目亞洲部董事總經理。在高管培訓部門工作的5年,她將亞洲項目組合建成了一個強大并充滿活力的組合,亞洲高管教育項目的總收入增長超出了10倍。 許多亞洲公司和高管已經通過高管教育項目與耶魯管理學院建立了關系,并受益于耶魯的培訓計劃。促進中美之間的文化交流并加強其商業合作關系是她職業生涯的主旋律。在加入耶魯管理學院任此職位之前,她在雅禮協會任金融和運營主任,雅禮協會是一個坐落在耶魯大學校園的擁有100多年歷史的獨立、非盈利組織。作為中國公民,她最早是一位高中英語教師,同時服務于市政府、UPS,以及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促進中美文化交流的項目。在華盛頓的UPS公共事務辦公室工作期間,她與同事合作負責國內和國際政府關系。她還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工作過,負責為國會議員及其工作人員傳授關于與中國進行貿易的經驗。她擁有耶魯大學的MBA學位。
創新工場首席運營官/合伙人 陶寧
陶寧擁有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學士與碩士學位以及耶魯大學MBA學位。陶寧曾在Microsoft、IBM、Google等公司的中國和美國總部工作,職責包括產品市場、戰略規劃、營銷運營等,領導過近20款新產品在中國和亞太地區的發布上市,創立過100多名銷售團隊的軟件和硬件的銷售新模式,創立過國際公司在國內投資合作模式,管理過近千人的團隊營銷運營。對于計算機和互聯網界的用戶、產品、市場和管理有豐富的經驗。
耶魯大學簡介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坐落于美國康涅狄格州紐黑文,是一所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也是美國歷史上建立的第三所大學,為著名的常春藤盟校,錄取率僅為4.9%。截至 2018 年,耶魯大學的教授、研究人員和校友獲得了61個諾貝爾獎,還走出了 5 位美國總統、19 位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16 位億萬富翁等等。2018-19年度,耶魯大學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8名、USNews 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11名、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世界第12名、QS 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15名。
耶魯管理學院簡介
耶魯管理學院創立于1971年,是一所全美排名前10的頂尖商學院。擁有強大的全球影響力和校友資源。2012年,耶魯管理學院組建全球商學院高端管理聯盟,如今規模已壯大至全球29所頂級商學院。同時耶魯管理學院有強大的中國校友網絡:比如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蓮花資本管理公司的創始人及董事長黃中核等。
創新工場簡介
創新工場由李開復博士創辦于2009年9月,旨在用全方位的創業服務,幫助中國年輕創業者打造世界級企業。作為最頂尖的國際服務型創業投資機構,現管理總額130億人民幣的雙幣基金。主要關注人工智能、教育、消費升級、B2B企業服務、文化娛樂等領域,專注投資早中期的高成長型科技企業。迄今,創新工場參與投資的總項目數量累積超過300個,總部設于北京,在上海、廣州、南京、深圳、硅谷設有辦公室。
投資家網7月3日消息,“凍品在線”今日宣布獲得1.2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創新工場領投,順為資本、...
為構建新一代數智化人才體系,助力澳門打造數字經濟高地,11月25日,瓴羊智能科技與澳門直播協會在澳門...
11月29日晚,海王生物(000078.SZ)披露了《關于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深圳監管局對公司采取...
2024年11月29日,在旌城德陽,金劍南2024ISGC國際烈酒(中國)大獎賽頒獎盛典萬眾矚目,來...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