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人口遷移,要從山西洪洞縣的大槐樹說起。
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人口遷移,要從山西洪洞縣的大槐樹說起。
元朝末年,在長達17年的農民戰爭里,民不聊生,“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后明太祖朱元璋坐穩天下后,為維護大明江山,平衡各地人口,決定自山西移民至豫、魯、冀、京、皖、蘇、鄂、陜、甘、寧、晉等省市。
大槐樹,據說就是出發的聚集地。
我在小的時候,常常會問父親一個問題,為什么咱們村里我們這個姓氏這么少?周邊村里也加一起,也只有這一支是同姓,逢年過節的時候看到別人串不完的親戚一大家人熱熱鬧鬧的,回到自己家冷冷清清的,就莫名的感覺有些孤獨。
父親告訴我,因為咱們這個姓是外來的,本來就不是這里的人。
父親說他小時候也問過這樣的問題,聽爺爺說,當年是從山西大槐樹下遷到這的,據說來的時候還有兄弟姐妹,最終只有咱們這一支傳了下來。
小時候認為,這個村子就是我的全部,我在這里生,最后還要死在這里。后來我才明白,原來人,并不是一定要在一個地方活一輩子。
這是我第一次對移民有了深刻的心理體驗,人挪活,樹挪死。
壹
在今年,感受到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焦慮”。
作為地產從業者,更能夠直觀的感受到行業的震動,同樣也更焦慮。焦慮的是,作為一個普通的80后,如何能夠參與到時代的變革中,而不是被時代拋下。行業在變革,社會也在變革,歷史正在身邊發生。
去哪里買房?是最現實的一個問題。房地產門檻的日益提高,手里唯一的房票買在哪里,決定了未來在哪里發展。
昨天早上,洗漱的時候習慣性的打開廣播聽一下當日的新聞。聽到主播說到一條新聞的時候,我抓緊刷完牙,打開手機仔細的看了一遍。
澎湃新聞報道:上海市正在連同江蘇、浙江兩省醞釀出臺《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方案初步擬定將覆蓋上海+蘇州、無錫、南通、嘉興、寧波、舟山、湖州等1+7市,陸域面積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6500萬。
最主要的三個字,城市群。
貳
先普及背景。
新中國成立后,在1953年到1989年這段時間里,由于傳統體制下的戶籍制度和當時工農產業剪刀差的時代背景下,城市和農村之間始終隔著一道鴻溝。
改革開放四十年,從深圳灣畔到黃浦江邊,從渤海之濱到長江沿線,從東南沿海到西北邊陲,中國城鎮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了2017年的58.5%,城鎮人口從1978年的1.7億增長到了2017年的8.1億人口,城市數量由193增長到657個。
這些數字背后,是大量的農村人的背井離鄉,拖妻帶子來到城市,想盡一切辦法留在城市,雖然有戶籍制度的約束,但這并不能妨礙人追求自由追求美好的天性。這其中,也包含了我這樣的農村娃。
記得小時候學地理,有句話是印象深刻的。中國11億總人口中,農村占8億人口。如今,反過來了。
無數農村人的命運在這樣大規模的遷移中跌宕起伏。40年來的人口全國大規模的自由流動,不亞于明朝人口遷移的影響,形成如今全國的城市格局。
知名作家吳曉波曾經寫過一本書《激蕩三十年》,寫的就是1978年到2008年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故事。全球的國家都見識到了一個奇跡的誕生,那就是中國以如此龐大的經濟體,可以保持年均10%的增速,這個背后,離不開中國的城鎮化。
某種程度上,經濟發展的速度,背后是城鎮化的速度,也是農民進城的速度。
叁
城市化離不開房地產,這么多年城市化進程中,那些城市的原住民和一些后來買房的人,變相的參與了城市化帶給普通人的紅利,通過房子參與到時代紅利中,實現了人生躍層甚至財富自由。
在一個城市買入房產,類似于買一個始發股的股票,如果公司發展好,同樣你得到的分紅也會很豐厚。
時至今日,全球形勢的急劇變動,房地產卻已經后繼無力,也完成了它階段性的歷史使命。再想要通過房子實現財富的大幅增長即將成為過去,而留給那些沒有參與到房地產紅利中人的最后機會,就是在城市群中置業。
2018年3月9日,國家發改委提出關于2018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里面涉及到的2個很重要的信息。
第一、全面放寬城市落戶條件 落實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發難
第二、全面實施城市群規劃
什么是城市群?城市的發展一般是城市-都市圈-城市群。早期的資源都是集中在大城市,城市發展主要是靠虹吸效應,比如北京對天津和河北的虹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但是,等到大城市的資源逐漸飽和以后,開始向周邊的城鎮進行人口和產業的轉移,大城市產業升級,周邊區縣開始發展,隨著產業和人口的擴散,核心城市和周邊區域的連接逐漸緊密,形成城市圈和城市群。
△示意圖
就像京津冀城市群的誕生,就是北京開始往外輻射產業和人口,以雄安-北京-天津為核心,聯合帶動周邊城市。還有近期的粵港澳大灣區,更是把城市群提到了世界級的高度。
這就是機會。中國超級城市群逐漸形成規模,作為普通人,跟上時代的節奏才能獲取到最大的紅利,這一次的紅利,是城市群。
肆
國內目前的城市群格局已經非常明朗。
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和長江中游五大城市群,也是中國最有潛力的地方。
五大城市群11%的國土面積,貢獻了55%的經濟規模,47%的商品房銷售面積。
今年9月27號的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2018中國城市價值白皮書》中深刻的解讀了中國城市的格局變化和城市群價值。
白皮書中對五大城市群做了系統的總結:
京津冀城市群發展潛力突出;
珠三角城市群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承擔海上對外開放及創新升級的使命;
長三角城市群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地;
長江中游城市群是東中西部產業轉移最主要的橫向通道;
成渝城市群,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平臺,承擔著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撐作用。
都市圈與城市群,支撐著中國的未來,也必然是接下來發展的主要地區。
把自己和這些城市群其中的一個城市用房子綁定在一起,命運也將會休戚與共,這不是賭博,這是對自己未來的投資,也是對自己人生負責。
伍
和城市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三四五線城市和農村的衰落與消失。
記得過年回農村老家,每年都會有不同的變化。很多細節都在讓我感受到農村逐漸流失的生命力。
相同年級同學,聚會聊起來的時候,大多數都已經在外地置業,能力強一些的在城市,能力弱一些的在縣城,總之,都在想盡辦法逃離農村。
農村成了空巢老人聚集地,很多地方的學校,也逐漸合并到更高一級的行政區域。土地基本都被承包出去。根據數據,中國平均每天消失20個自然村,老家可能真的回不去,衣錦也無法還鄉。
三四線城市同樣會經歷這樣的事情,農村人口的流出,一部分到了一二線,一部分去了三四線,但隨著城市化進入中后期,不同城市之間的人口增長,從大家都在增長,變成一線城市和部分強二線城市繼續增加,而三四線城市的人口開始停止,甚至遷出。
逃離北上廣,是一個笑話。近期北京和上海的人口負增長的事情,究其原因,是兩個城市主動出清的結果,并非人口自然流出。
未來城市群所能提供的工作機會和空間,將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集中到五大城市群中。這是用腳投票的結果,城市群的產業和資源的集中化,是最大優勢,這在美國和日本的城市化中已經得到證明。
陸
一個又一個的千年大計,一個又一個的百年工程。新聞上的消息總會不停的告訴我,我們國家在經歷一個重大的歷史變革。
作為普通人,雖然不能做什么改變世界的事情,但還是想在有可能的情況下,能夠做一些改變自己命運的事情。
城市群,或許將是接下來國家變革中給房地產最后的一波紅利,也是普通人能參與時代紅利的最后一次機會。
一位長者說過:人的命運,要靠自我奮斗,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
【本文為投資家網原創文章,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投資家網,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3月25日,由阿里魚與三麗鷗共同主辦的“用微笑連接世界”2025年度三麗鷗合作伙伴大會在杭州阿里巴巴...
作為目前市場上唯一追蹤國證自由現金流指數的ETF,華夏國證自由現金流ETF(場內簡稱:自由現金流ET...
2025年4月1日,國內領先的汽車互聯網一站式服務平臺汽車之家(紐交所代碼:ATHM,港交所代號:2...
今年以來,債市經歷了一場“倒春寒”,隨著市場的震蕩回調,債券資產的性價比逐漸得到修復,疊加低利率時代...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