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成為熊貓資本董事總經理之前,谷承文歷經不少“變化”。
非洲大草原有一種兇悍的獵手:非洲野犬。它們速度快,體型小,是世界上僅次于獅群的優秀狩獵者。在草原這片殘酷的生存土地中,他們常需要獵捕牛羚這類龐大有力的結群動物,以小勝大。紀錄片《The Hunt》(獵捕)中,BBC曾用高空廣角鏡頭記錄了非洲野犬與牛羚之間的生死角逐。
熊貓資本董事總經理谷承文說起這個片段時,兩眼放光。這是她非常喜歡的一段。
熊貓資本董事總經理 谷承文
面對成群的牛羚,野犬會先迫使它們跑起來,其中五六只通過協作沖散它們,直到剩下一只落單的牛羚——這就是野犬想要的結果。
然后野犬會用長途奔襲耗盡這只牛羚的體力,當體力殆盡,絕望的牛羚甚至會放棄奔跑,原地等死。而當落單的牛羚進入生命倒計時,你會看到不遠處佇立著它的同類,它們只是安安靜靜地看著,無動于衷。
“這些野犬不只是韌性,而且組織力很強,分工很明確,獵殺力強。它們吃的時候也很有講究,不會哄搶”,這場草原殘酷物語也給谷承文帶去了很多思考,“你會發現,強大是因為有野心,有策略,有組織,有機制”。
仿佛是女性與生俱來的敏銳,這種對萬物的「通感」能力,蔓延在谷承文生活與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成為熊貓資本董事總經理之前,谷承文歷經不少“變化”。或許她自己都想不到,那個性格內斂,愛憎分明,不開心時只會默默坐在長江邊吹風的女孩,有一天會走上投資人這條路。
“剛畢業那時候不懂投資,只有一個明確的方向是加入互聯網公司”。2009年,大多數畢業生涌向寶潔、瑪氏等大型企業時,奔向盛大的谷承文,只想先在盛大的游戲業務中尋得一席之地。
兢兢業業地打了3個多月游戲,谷承文似乎要把出生到現在所有錯過的游戲都補上,試圖從中找到一條成為游戲策劃的可行路徑。無奈3個月下來,她對游戲的熱愛并沒有顯著提升。管培生涯臨近結尾,谷承文一度對自己的職業方向產生猶疑。
即將定崗的時候,轉機出現了。恰逢盛大投資部發出內部招聘,迷茫的谷承文決定換個方向再嘗試一下,就這樣,一腳踏進了投資行業。
這個“轉場”對谷承文來說并不容易。初做投資經理的她,每天做著具體且量化的工作——定量找項目,與人溝通,逼著自己對外建立聯系。每周看過幾個項目,情況如何,都要寫成周報向朱海發直接匯報,并抄送給陳天橋。
“我的性格在當時是很內向的,總覺得去找陌生人交流不自在,容易尬場……邁出這一步對當時的我來說很難。但在那種高壓的環境下,你也學會了投資的基本技能。”
谷承文逼著自己不停的聊項目、總結,突破了自己性格上的短板。在盛大投資部,近距離接觸陳天橋,也讓她有了極速提升。“外界對他有很多誤解,他其實是戰略高度非常高的人”。谷承文記得,2009年左右陳天橋就看到了移動互聯網。“用消費理念來講,他是一個靠直覺(的人),但直覺背后有強大的經驗和邏輯”,當時投資部有同事推了一個叫「Talkbox」的項目——中國首款語音即時通訊軟件,也是米聊和微信的前身,這個項目推到陳天橋那邊,他只花了10分鐘就決定要投。“他就講了一點:未來交互,語音是未來,實時是未來。”
陳天橋那種“提前看到未來”的眼光與意識,至今還影響著她。然而,一個年輕又渴望獨當一面的投資人,并不滿足于只做一個“螺絲釘”。
“在盛大沒有退出壓力,干的不好就收了,用戶拿過來、接過來,最終跟投資部有個對價就好。”隨著對業務研究深入,谷承文發覺自己想開展獨立投資業務的欲望越來越強。于是她離開盛大,選擇加入晨興資本。
未曾想到做獨立投資,才是“痛苦”的開始。2011年開始,移動互聯網打開一輪又一輪的風口與紅利,創投圈也上演著一場場「東非生物大遷徙」式的狂熱。投資人都恨不得把自己一分二、一分三,48小時連軸轉。
投資就是筆“生死賬”。谷承文印象深刻的是劉芹常常跟團隊算:我們投出去多少千萬美金,得賺回來多少億。你們好好考慮這些錢得從哪里要回來,且必須要回來……所有人都在頂著壓力做決策。
6年高強度磨煉,經歷從執行者向決策者轉變的陣痛,谷承文真正意識到投資是怎么一回事,有了不一樣的視野。
機緣巧合,熊貓資本合伙人梁維弘向她伸出橄欖枝。秉著“把你當寶”的理念,熊貓資本對投資的項目很重視,會持續關注它們的成長,在交流中給出相應建議。對創業者的態度,以及合伙人的性格,都讓谷承文覺得非常投緣。
對早期項目的甄選,熊貓資本十分看重團隊,谷承文也是一樣。“人得強,事情模糊一些沒關系”,這是谷承文對早期項目的想法。
這種強,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團隊。來到熊貓資本后,谷承文遇到了一個理想中的強團隊。他們做了幫助學生高效積累作文素材、提高語文成績的「作文紙條」。創始人有3位,都是斯坦福碩士,且大學期間就連續創業,經營過的項目成績不俗。
一個團隊中,有技術擔當、戰略擔當,能力互補,價值觀一致,經過多年磨合,還能夠一起成事——這樣的組合堪稱千載難逢。再說起這個項目與團隊,谷承文那種沙中拾貝的驚喜如在昨日,“我們基本上毫不猶豫就投了。”
除了“人得強”,長期觀察中谷承文還總結出創業者必須具備的兩個特質:野心和正循環。
有的創業者學歷好,能力強,情商也高,為什么沒能把項目做成?可能本質上就是野心不夠強大,很難支撐他去持續面對困難的時刻。
曾經有一位年輕創業者讓谷承文印象深刻。他創業之初野心就特別大,在產品模式存在明顯問題的情況下依然堅持了很久,將企業做到一個相對不低的估值。這位創業者私下喊她“姐姐”,舉步維艱的時候會沮喪地表示”姐,我覺得真的不行了,干不下去了”,但幾天后他又能峰回路轉,給谷承文發信息說:姐,我找到方向了,我覺得又可以了!
就是這樣在一次次“不行”和“又可以”之間,這位創業者一點點把公司調整得越來越好。這種「逆商(AQ)」讓谷承文十分欣賞,“野心大的人就是會不斷攻克路上的難關,我們會反反復復去看他到底是真正想做成一件很大的事情,還是只是講講。”
同樣是這位創業者,讓谷承文意識到另外一件事:人的「正循環」也很重要。事情的內核是否成立,創始人過往的經歷和直接能力,與當下業務的匹配度,決定著循環的“正負”,這種匹配度將長期影響創業者的成長速度,以及創業的成功率。也正因為如此,“事情”本身在早期項目的決策中,也上升到非常高的權重。
“兩個同樣優秀的人,但當有一個人處在順境當中,那他的成長是一個加速度,會讓他的成長發生質的變化。”
她遇到過不少“走彎路”的年輕創業者,都聰明有實力,“哪怕是在一個相對貧瘠的土壤中,也可以種出一個干癟的胡蘿卜來。”但負循環的存在仍會拉低他們的成長速度,讓他們不可避免地陷入對瑣事的忙碌中,而不是將更多的思考放在戰略層面。
在投資圈的普遍認知里,投資天然適合理科生。大學時代修了6年市場營銷的谷承文,曾因自己是一個文科生感到些許不自在,但做到最后,“投資其實是哲學,或者人文學”。
她回憶起碩士生涯,導師主研究方向是動物和人類的群體決策。第一次見面,他就給谷承文扔了一摞厚厚的論文,以及《烏合之眾》的邏輯框架分析等研究。“當時真的要瘋了,全是營銷學和心理學結合的領域”,這些在當時的谷承文看來,都是沒用又煩人的事。
直到做了多年投資,她才領會到這段學習經歷的意義,文科不創造具體價值,但敏銳的直覺,視角的多元,這些文科生特質都是投資人所需要的,沒有經年的積累無以成型。就像從大自然的物競天擇到人類商業文明的移覺,文科的積淀讓谷承文對萬物相連有著天然感知。
“做投資需要科學的判斷,也需要對人性的通透,對市場的通透。這里有很多文科的東西在里面。”
在文理結合的方向上,谷承文仍在探索更廣闊的投資航道。
ATRNX.AI 由一支專注于人工智能領域深度鉆研的團隊研發,該團隊與中科等科研力量緊密合作,致力于...
4月12日,中國銀行·中銀三星人壽“石榴籽杯”2025年克州足球聯賽正式在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