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1日,上海家化公布了一份難看的半年報:2018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凈利潤下跌40.6%。
一 上海家化跌停
六神花露水、美加凈、佰草集,你一定聽過這些響當當的日化品牌,他們都是來自同一家A股上市公司——上海家化。
關于上海家化的前世今生,請點擊2017年12月11日作者的原創文章《清洗、內斗、互撕...這家企業曾經比茅臺還牛,如今卻深陷沉淪、賣股為生!》。
8月21日,上海家化公布了一份難看的半年報:2018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凈利潤下跌40.6%。
如此“稀爛”的業績出爐之后,上海家化股票自然被投資者“棄之如敝履”,8月22日當天低開低走,上午10點還不到就封死跌停。
從6月初的高點算起,短短兩個多月,上海家化跌幅已經超過30%。
上海家化的下跌,讓重倉其中的知名私募基金重陽投資出現慘虧。
在上海家化的十大股東中,重陽投資旗下的三只基金都位列其中。
具體為:
重陽戰略聚智基金持股數量為1897.12萬股,持股比例2.82%,為第三大股東;
重陽戰略同智基金持股數量為1060.01萬股,持股比例1.58%,為第五大股東;
重陽戰略才智基金持股數量為776.45萬股,持股比例1.16%,為第八大股東。
不知道此時重陽投資董事長、私募大佬裘國根會不會很心疼。
二 靠補貼活著的上海家化
令上海家化股價大跌的半年報,具體數據如下:
公司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6.7億元,同比增長9.3%,其中二季度實現營收18.1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較一季度有所放緩。
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3.2億元,同比增長40.9%,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0.01%;其中二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7億元,同比增長45.7%,扣非歸母凈利潤為0.9億元,同比大幅下跌40.6%。
歸母凈利潤增長超過4成,但扣去非經常損益之后卻變為了大幅下跌超過4成,這里面的原因在于四個字:政府補貼。
財報顯示,公司收到了中央工廠拆遷補償與政府補助共計逾1.5億元。
但就是這樣,上海家化還在網上做廣告,說“上半年營收凈利齊增長”,真不知道靠著補貼的增長怎么還好意思說。
說完凈利潤,再來看現金流這一重要財務指標。
現金流方面,上半年上海家化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凈額為5.05億元,同比減少15.95%。
原因是支付了原青浦中央工廠拆遷補償款涉及的部分所得稅,而去年同期收到了清算后退回的所得稅。
此外,公司投資活動現金流也為負值,同比大幅減少95%。
投資現金流如果為正,說明公司本期有資產進行了處置產生了凈收益,如果為負,并且同比大幅減少,說明公司有了大規模的擴大生產的投資活動。
簡單的說,就是大干快上增產。
但是,如果產品賣不出去,庫存就要飆升了。
數據顯示,截止上半年底,上海家化的存貨達9.9億元,存貨占流動資產之比為20.4%,占總資產的比例近10%,這一數據年初時為7.5億元。
不僅庫存越積越多,最近幾年,上海家化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也在逐年增高。
數據顯示,2014年期末至2017年期末,上海家化銷售費用分別為17.5億元、20.3億元、23.8億元、27.8億元。
上海家化作為典型的快消品企業,自然離不開打廣告:
六神花露水聯合RIO(就是在跑男打廣告的銳澳雞尾酒)跨界推出花露水風味雞尾酒;
美加凈攜手熱門綜藝節目《這就是街舞》的冠軍韓宇,推廣防曬產品;
高夫和馮唐、李誕、新世相等網絡KOL發起熱門話題;
佰草集簽約了流量明星李易峰。
除了廣告之外,公司在線下投入的巨資也是銷售費用增長的重要原因。
截止上半年底,上海家化進入商超門店20萬家、百貨及藥房2138家、化妝品專營店約1萬家、母嬰店3500家。
與銷售費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期,上海家化的研發支出為6693萬元,研發占比不足2.5%,低于行業公認的3%的“及格線”。
一家做實物產品的企業,如果研發投入過低,而廣告大幅增長,那就是一種“無本之木”的發展方式,之前作者寫過的莎普愛思、香飄飄都是這類公司的典型代表。
三 問題出在哪
上海家化產品賣不動了,問題出在哪?
上海家化的主要品牌包括六神、佰草集、高夫、美加凈、啟初和湯美星等。
數據顯示,佰草集在上半年護膚彩妝百貨渠道主要品牌市場份額為2.6%,低于其余中低端品牌;
高夫在面霜品類占據第4位,市場份額為6.7%;
啟初在嬰兒面霜和嬰兒沐浴露市場中均占據第2位,市場份額分別為12.9%和5.9%。
以上品牌,市場份額都難以令人滿意。
在公司最出名的兩大品牌中,六神占據花露水品類的市場份額達75%,是毫無疑問的巨無霸;而美加凈占據大眾手霜品類的市場份額雖然位居第一,但也僅有12.5%。
以上數據足以說明,上海家化除了年代悠久的“六神花露水”能夠做到獨步天下之外,其他品牌都面臨著慘烈的競爭。
而獨強一個“六神花露水”,也說明上海家化一直有“吃老本”的嫌疑。
四 新管理層無力回天?
之前的原創文章《清洗、內斗、互撕...這家企業曾經比茅臺還牛,如今卻深陷沉淪、賣股為生!》詳細描述了上海家化管理層的變遷史,簡單來說如下:
1985年起,葛偉耀成為上海家化廠長;
2011年混改之后,平安入主上海家化;
2013年,平安作為資本方與葛文耀為代表的管理層產生矛盾,當年葛偉耀被免去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謝文堅上任;
2016年,把上海家化搞得“烏煙瘴氣”的謝文堅辭職,“女中豪杰”、前維達國際CEO張東方接任。
之后,上海家化股價有了不少起色,從2017年初的25元左右上漲到2018年6月的47元左右,漲幅近90%。
但最近幾個月,隨著股市整體的下跌,上海家化股價再次出現深度調整,直到8月22日跌停才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張東方接任上海家化董事長后,為上海家化制定了“品牌驅動取代渠道驅動的戰略”。
不過半年報的“庫存顯著增長”、“依賴補貼”等具有“硬傷”的財務數據把上海家化的股價又打回原形。
日化行業,早已是競爭極為激烈的“紅海市場”,中國的消費者每年去海外旅游,購買最多的商品可能就是化妝品。越來越多的人傾向國際品牌,這對一直以本土日化品牌自居的上海家化,實在是一場不小的沖擊。
此外,上海家化大量打廣告的策略也未必實用,現在消費者對哪個明星代言的看重程度越來越低,越來越看重產品質量,消費日趨理性。
在研發能力方面,外資日化品牌也更突出。
從上海家化的半年報中能明顯看出,公司目前只在營銷端發力,而在研發端吝惜投入,如此“本末倒置”的策略自然很難被消費者認可。
結語
股市中,有一個名詞叫做“戴維斯雙殺”,即業績下殺、股價下殺。
上海家化,就是一個典型的“戴維斯雙殺”例子。
其實,無論多出名的公司,只要走上了“重營銷,輕研發”的路子,“戴維斯雙殺”都是可以預見的歸宿。
【本文為投資家網原創文章,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投資家網,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在論壇上,2025年中國數字化治理領域最新評估結果揭曉,阿里云成為首批通過信通院“企業用云治理能力成...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