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天時間可以做什么?拼多多用親身經歷告訴你,從天堂到地獄,7天時間足夠了。
導讀:7天時間可以做什么?拼多多用親身經歷告訴你,從天堂到地獄,7天時間足夠了。
一
僅用3年時間,就積累了3億用戶,上市之初估值已達300億美元,無論是用戶量,還是估值,拼多多都是電商企業當中一匹勢不可擋的黑馬。
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正式登陸美股納斯達克。為表示對拼多多的歡迎,經納斯達克提議,拼多多選擇在上海、紐約同時敲鐘,這在納斯達克歷史上尚屬首次。
拼多多IPO認購異常火爆,整體超募20倍,全球大型主流基金幾乎全部參與其中。由于超募倍數較高,拼多多有權行使提價20%至22.8美元,但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堅持以19美元定價。
上市首日,拼多多股價暴漲40%,以300億美元的估值成為僅次于阿里巴巴和京東的電商平臺,黃崢的個人身價甚至一度超越劉強東。一夜暴富的財富神話再次上演,拼多多和黃錚都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
盛極必衰,物極必反。誰能想到,上市既是拼多多的巔峰時刻,也是爭議的起點,隨之而來的“假貨”、“山寨”、“質量差”等標簽,像牛皮癬一樣牢牢貼在拼多多身上,把拼多多從天堂推下地獄。
二
7月28日下午,創維打響聲討拼多多的第一槍。創維電視官方發布嚴正聲明,要求拼多多停止所有假冒創維電視產品的展示及銷售活動,并保留追究“拼多多”及相關侵權方的全部法律責任。
聲明顯示,拼多多平臺上假冒創維的品牌分別有創維先鋒、創維云視tv、創維嘉、創維美、創維酷酷、創維云視聽、創維e家、創維等,這些品牌名字中都帶有“創維”字眼,其實與創維品牌沒有任何聯系,都是仿冒品。
值得注意的是,創維在公告的附圖中還特意貼出了拼多多平臺上的仿冒品截圖。
有圖有真相,拼多多想抵賴都不行。
一石激起千層浪,緊隨創維其后,越來越多的知名品牌與公眾人物加入其中,公開聲討拼多多的售假行為。
7月30日晚間,極米無屏電視官方發布嚴正申明,稱近期在拼多多上發現標識“極米”并銷售“極米”相關產品,且售價遠高于產品官方價格。
極米無屏電視表示,并沒有自行或授權第三方平臺在拼多多上銷售、推廣極米及相關產品。目前已經向拼多多進行投訴、申訴,要求停止、下架、刪除所有極米標識及相關產品。
拼多多的售假行為也引發公眾人物抵制。7月29日上午,童話大王鄭淵潔發布微博,稱拼多多上的店鋪“星寶寶家居生活專營店”銷售盜版皮皮魯圖書,給自己以及讀者造成損失。
鄭淵潔要求拼多多立即停止銷售盜版皮皮魯圖書并處罰關閉銷售盜版書的“星寶寶家居生活專營店”,并且保留自己追究拼多多及相關侵權方法律責任的權利。童話大王鄭淵潔親自維權獲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與此同時,美團點評CEO王興也在社交網絡飯否上表示,一堆人質疑拼多多卻不質疑淘寶(是如何起家的),這已經說明這個社會是多么健忘。影射拼多多售假行為。
三
隨著外界質疑聲越來越多,拼多多迅速升級為全民口誅筆伐的對象,拼多多方面不得不站出來應對輿論沖擊波。
7月31日,拼多多創始人兼CEO黃崢和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在上海召開媒體溝通會,回應有關平臺上出現假貨和山寨商品的質疑。
令人意外的是,黃崢表示山寨商品不等于假貨,山寨商品也需要成本。不同的人、不同的收入,消費的選擇不一樣,但消費公平是第一位的。筆者忍不住問一句,如果山寨商品不算假貨,那什么才算假貨?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也表示,“假貨是社會問題,打假不是一家就能解決的,要聯合來做,讓3歲的拼多多承擔是不公平的。”甚至不惜拉上淘寶墊背,稱拼多多上的山寨產品,淘寶上也有銷售。
但現實是,2018年1月,阿里巴巴發布《2017年知識產權保護年度報告》,稱要“像治理酒駕一樣治理假貨”,并直指其在2017年11月協助蘇州市公安局吳中分局一舉端掉的制售假冒康寶萊奶昔團伙,在拼多多上售賣。
毫無疑問,山寨商品是淘寶一直以來的痛點,淘寶為此也是傷透了腦筋。近年來,淘寶的“打假”行動層層加碼,起碼公眾能夠看到淘寶在“打假”方面的不斷努力。相見之下,拼多多是“雷聲大,雨點小”。
不洗還好,越洗越黑。拼多多在媒體溝通會上的諸多言論,不但沒能把自己成功“洗白”,反而激發社會各界更強烈的反感情緒。
四
拼多多山寨問題持續發酵,引發監管層注意。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市場監管總局網監司高度重視媒體反映的拼多多平臺上銷售侵權假冒商品等問題,已經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約談平臺經營者。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要求,上海市和其他相關地方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對媒體反映的以及消費者、商標權利人投訴舉報的拼多多平臺上銷售山寨產品、傍名牌等問題,認真開展調查檢查,不管是第三方平臺還是平臺內經營者,只要構成違法,都將依法嚴肅處理。
上海市工商局隨后發布消息稱,7月31日,上海市區兩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已經約談拼多多平臺經營者,要求其立即開展自查自糾,對媒體反映的以及消費者、商標權利人投訴舉報的問題進行整改,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8月1日下午,拼多多發布聲明稱,將全力配合工商、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調查,進一步嚴厲打擊平臺上侵權假冒商品,努力達到社會和廣大消費者的期望。
但資本市場并不買賬。8月1日,拼多多股價最低下跌至18.68美元,跌破發行價,相較上市首日最高價26.70美元下跌超過30%,公司市值蒸發近90億美元。更糟糕的是,除上市首日股價暴漲40%外,連日來拼多多股價持續下滑。
拼多多股價暴跌又引發投資者不滿。目前,包括羅森律所、Pomerantz LLP、霍華德史密斯律所、Faruqi & Faruqi LLP、紹爾律所和Bronstein, Gewirtz & Grossman LLC在內,已有6家美國律師事務所宣布,將代表投資者開展對拼多多銷售山寨商品的調查,甚至會發起集體訴訟,以追回投資者因此蒙受的損失。
五
短短數日,拼多多已經從美股市場的“當紅炸子雞”淪為“熱鍋上的螞蟻”,拋開輿論層面的全民抵制,咱們單從經營模式上分析一下,拼多多到底有沒有存在價值。
拼多多最大的特點是把購物與社交聯系起來,用戶通過與朋友、家人、鄰居等拼團的方式,低價購入產品,拼多多借此達到薄利多銷的目的,也因此被打上“消費降級”的標簽。
打通用戶第一關后,拼多多也要管理好后方工廠。表面看來,“拼工廠”按需生產,迎合了工廠轉型升級的需要,但也間接把持了話語權,變相“綁架”了工廠利益,讓工廠失去了品牌化的機會。
前鋒、后衛都搞定了,接下來就要疏通好中間環節,即平臺上賣家的物流速度了。據筆者身邊曾在拼多多平臺購物的朋友反映,拼多多的平均物流速度比淘寶快,這也是拼多多能在短時間內俘獲大批用戶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深入研究發現,拼多多的“快”是以犧牲賣家利益為前提的。筆者在網上看到,平臺賣家參與拼多多秒殺活動后,訂單量驟增導致物流信息更新不及時,因此收到平臺巨額罰款的現象不勝枚舉。
眾多賣家認為,商品發出后,物流更新問題屬于快遞公司的責任,拼多多應該問責的是快遞公司而不是平臺賣家。而且,拼多多罰款金額巨大,有時甚至超過賣家參與活動的銷售額,這既不公平,更不合理,完全就是“霸王條款”。
從網友回復來看,拼多多不僅對賣家嚴格,對快遞公司也很苛刻,貌似有快遞公司遭遇類似罰款,甚至因此憤然離場。更有賣家認為,目前拼多多并沒有形成明確的盈利模式,向賣家和快遞公司罰款就是其賺錢之道,也是其維持生存的法寶。
由此可見,上市并非一勞永逸,上市后的拼多多已經成為“問題多多”。除了平臺售假問題,拼多多的經營模式也值得推敲。而拼多多管理層的危機公關也難以令人信服。當下,拼多多又惹惱了美股投資者,處境更是雪上加霜。
事實上,歸根結底,拼多多的根本問題仍是質量問題,不僅是平臺商品質量,還包括企業管理質量。或許,搞清楚自身定位,才是拼多多從一團亂麻當中走出來的關鍵。
【本文為投資家網原創文章,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投資家網,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2025年4月1日,溫州市大越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簡稱(大越機械)宣布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本輪融資金額為...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