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江小白首次對外公布的酒飲消費品“+號”戰略,即未來江小白將圍繞農莊+、酒莊+、味道+、市場+和品牌+等進行全產業鏈核心能力布局。
如果要用一句話評價江小白過去的7年,陶石泉會說出六個字:“過得去,不夠好。”這句略帶自嘲風格的評價,卻始終無法埋沒江小白今天所取得的成績:江小白酒品牌進入全國品牌量級,零售渠道覆蓋了全國50%左右的城市市場,2017年的銷售額已接近十億元。
即便有如此傲人的成績,一向低調、自謙自省的創始人陶石泉依然認為,江小白花了近7年的時間探索,也只拿到了全國化品牌的半張門票。隨著江小白正式啟動全產業鏈核心能力布局,陶石泉預計2018年江小白便能拿到另外半張門票,實現全年銷售額翻倍。
這里所說的全產業鏈布局便是今天江小白首次對外公布的酒飲消費品“+號”戰略,即未來江小白將圍繞農莊+、酒莊+、味道+、市場+和品牌+等進行全產業鏈核心能力布局。
這一重大戰略布局的啟動,可能意味著原本已是“網紅”產品的江小白,將進入重資產運營,邁向全國量級市場。作為首個將“小瓶裝”白酒引入市場、定位年輕人的飲酒的品牌來說,江小白如此“慢”節奏的布局,能否迎來再一次蛻變?
圖為江小白創始人陶石泉
實施“+”號戰略,做耐得住寂寞的慢公司
盡管江小白已經成立了近7年時間,但實際上,從重慶走出來,真正布局全國市場卻僅僅1年多時間。
過去的7年時間,江小白憑借“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簡單”的品牌理念,以及在產品理念上的“簡單包裝、精致佳釀”的反奢侈主義追求,成功收獲了一大批年輕人的喜愛。包括江小白瓶身上的文案,一度被稱為酒品牌界的“杜蕾斯”,“我是江小白”IP由此誕生。
但江小白的野心不止于此。
8月2號,江小白首次對外公布了酒飲消費品“+號”戰略,在媒體溝通會上,還請來了一向低調的投資方高瓴資本,以及IDG資本、黑蟻資本、天圖資本,這些都是江小白背后的投資機構。
這也是陶石泉在公眾面前罕見的一次露面,他形容自己是一個稍微有一點孤僻的創業者,“我更愿意將事情做好后,再說我做成了什么樣。”
陶石泉胸有成竹,過去7年,他始終保持沉默。即便對于營銷文案的質疑聲,也堅持自己對于消費飲品品牌的認知:“消費品牌的創新,要走過3、5年的試點量級,企業規模在千萬級或億元級;商業模式和市場定位逐漸清晰后,才算進入全國品牌的量級;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要形成自己的全產業鏈思維,不斷聚集優質供應鏈、品牌塑造和渠道分銷三種核心能力,待達到產業鏈量級后,可以進入百億級市場規模。”
陶石泉也的確是這么做的,與江小白攜手7年時間,他要做的是耐得住寂寞的慢公司。7年后,陶石泉認識到:“在快消品領域,每年的銷售數量級增長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CEO應該在不同階段去促成量級的變化。”
“+號”戰略是量級變化的開端,包含了農莊+、酒莊+、味道+、市場+和品牌+,是對全產業鏈的價值分析和價值判斷,這個價值判斷的基礎是優質供應鏈和差異化的品牌定位,將會成為江小白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農莊+,在農業種植板塊,江小白早已深耕了3年時間。此次,江小白發布了品牌為“江小白的一畝三分地”的農莊品牌,以現有的2000畝高粱種植基地為基礎,逐步擴大農莊的范圍,建設高粱產業園,帶動地區的規模化種植。基于西部地區的富硒土地和釀酒傳統優勢,建立獨有的風土風味的上游原料供應。
酒莊+,在現有江津白沙鎮江記酒莊和驢溪酒廠兩個釀造廠的基礎上,持續擴大產能,計劃在未來3年,新增擴建1300畝的酒業產業園,將釀酒及配套做大,與當地政府共同將白沙鎮建設為西部酒莊小鎮。除了硬件配置,江小白在人才配置上也是不遺余力。
在重慶,江小白酒業擁有5位國家級白酒評委。江記酒莊還擁有9位高級品酒師、7位高級釀酒師、7名重慶市白酒專家為代表的專業技術團隊。酒廠技術團隊達到了國內一線名酒企業的綜合配置和技術儲備。
“味道+”,這一戰略是幾大戰略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味道+”意味著江小白將堅定走純口味與輕口味的口感差異化路線,堅定清香型酒的風格特征,以輕口味口感和清香型作為調味基酒的優勢,建立在年輕化消費群體中的味道優勢。
在堅定純口味的同時,江小白還開啟了MIX混飲時代。目前,江小白已經建立了與統一打氣飲料、娃哈哈冰紅茶、周黑鴨酒菜套餐等跨界合作,推出江小白與飲料混合的喝法。實際上,這種喝法并不是江小白最先發明的,而是用戶自覺發現的。在火爆的抖音短視頻上,可以見到年輕人用江小白自制了多種混搭喝法。陶石泉形容“既是味道的混搭,也是消費場景的重新定義。”
除了混飲,江小白小酒館的形式在多個城市路演,深受年輕消費群體喜歡。不僅改變了現調雞尾酒由洋酒一統市場的格局,還讓中國白酒邁向“年輕化”和“國際化”。
這還不止,江小白的國際化局部已經展開。繼2017年在布魯塞爾國際烈酒大賽和IWSC國際葡萄酒烈酒大賽上獲得多個金獎及卓越銀獎后,今年江小白將向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出口。
為何押寶江小白?
在公眾面前,陶石泉一直都鮮少露面,人們只知道江小白有多火,卻從未見到江小白是誰創辦的。就連三年前江小白獲得了國內兩大知名投資機構IDG資本、高瓴資本的融資,也都不得而知。
“我不敢講,從我大學畢業后就從事酒行業,只會做這行。過去幾年一直把江小白當作是探索,到今天我才真正覺得江小白的生意模式剛剛建立起來了。要是錯過了行業的時間窗口,隨著流量費用的上升和行業格局的進一步形成,未來很難有突圍的機會。”陶石泉笑談,“
很榮幸,在行業風口之上,江小白勉強算是拿到全國化品牌和年輕化品牌的兩個半張門票,未來的發展還有不確性。”
與陶石泉的脾氣相投,江小白的投資方IDG資本、高瓴資本正是看中了他對于慢公司的格局,和江小白未來的前景,才一直陪跑至今。
IDG資本合伙人閆怡勝回憶起自己投資江小白過程的一點一滴。彼時IDG資本也正在消費領域尋找優秀的品牌,IDG資本看消費主要有四點原則,一是首先品牌要有打動人心的產品;其次品牌要有獨特的點位;第三品牌創始人要有品牌理念,對品牌要有長期的規劃和遠見;第四品牌團隊必須是執行力較強的。
結合這四點要求,IDG資本找到了陶石泉,閆怡勝回憶:“第一次見到陶石泉,覺得他兩眼發光,說明他對酒品牌的熱愛已非同一般,而再接著考察江小白團隊和產品,當即決定投資。”
“酒品牌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極其忍耐地堅定和長久不斷地積累,而只要耐得住這樣的寂寞,做好產品,一定會迎來爆發。”閆怡勝對江小白成為食品飲料集團性的公司非常有信心。
向來低調的高瓴資本,從未對任何被投公司講過投資過程,因江小白而首次表態支持。高瓴資本執行董事戴粵湘回憶,高瓴資本堅持兩個投資理念:一是堅定做長期價值投資的實踐者,二是投資于結構性的變化。高瓴資本尤其看重創始人對行業的洞察力,以及他的全產業鏈能力,看重其是否能創造獨特的品牌價值并追求長期價值,江小白完全符合這些理念。
戴粵湘坦言,陶石泉對江小白的戰略規劃非常長遠,甚至每一步戰略布局都是受到了投資人的贊賞,包括江小白早期階段選擇與經銷商合作;花費近6年時間深耕重慶市場,先做好一個城市,再廣泛布局全國,而不是一開始創業就全國化布局,這一點用高瓴資本的理念形容是:“深挖墻、廣積糧、緩稱王”;最重要的是江小白重倉年輕人的發展邏輯,與高瓴資本投資邏輯極為一致。“因此,高瓴資本會長期堅定的選擇陪伴、支持江小白的未來發展規劃。”
未來中國酒類市場的五大趨勢
陶石泉經常跑遍世界各地,不是為了旅游,而是品酒。幾乎每次回國他都會帶上整箱、各種不同品類的酒品牌,跟團隊一起學習。在他看來,即便江小白發展至今,獲得了頗豐的口碑,但還需要更多創新與學習。
對當下消費市場,陶石泉也有自己的判斷,他給出了對于中國酒類市場的5個趨勢判斷:
一是口味多樣化,中國品牌和進口酒類都會在口味多樣化方面下功夫,給與消費者的選擇面更大,有特色的中式口味和威士忌、伏特加、葡萄酒等酒種都會繼續高速增長;
二是包裝簡素化,過度包裝減少,簡潔樸素成本更少更環保的包裝會更受歡迎;
三是品牌時尚化,威士忌和伏特加等國際酒種已經帶頭先行品牌時尚化的潮流,中國酒和葡萄酒等品類也會迅速跟上,如果不能完成品牌時尚化,將面臨品類老化和品牌老化的疲態;四是高質平價、平易近人的產品會越來越多,奢侈化高端化是消費品階段性發展的過程,但這個過程之后,去階層的高街品牌將會成為主流;
五是中國酒將于國際烈酒相互融合,我們走出去和他們走進來,都會更多,酒企的國際合作機會將會大大增加。
緣起重慶江津,成長在長江邊上,主張“小白精神”的生活態度,提倡年輕人直面情緒,不回避,不懼怕,做自己,因此得名“江小白”。“江小白是傳統酒飲行業的創新公司,應該遵循行業的本質,做一個耐得住寂寞的‘慢公司’”陶石泉說。
【本文為投資家網原創文章,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投資家網,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3月28日晚間,科新機電(300092.SZ)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
《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指出含有PFAS的沖鋒衣對健康和環境有害。服裝材料公司戈爾公司迅速回應,稱將...
2024年,歐林生物(688319.SH)以創新為引擎,在疫苗研發、市場拓展和質量管理領域持續突破,...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