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管理層日益強調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當下,頻繁并購應該適可而止了。或許,逐步回歸理性,聚焦公司主業,才是上市公司的最好出路。
一
7月2日,證監會向全社會公示第二批“老賴”名單,46人上榜。其中,王國祥因恒康醫療內幕交易被罰565萬元未繳,榜上有名。
王國祥登上“老賴”黑名單,意外帶火了恒康醫療。其實,就算沒有王國祥的“助力”,恒康醫療最近的表現也足夠扎眼,引發外界關注很正常。
6月28日,恒康醫療股票復牌,開盤后一字跌停。此后三個交易日,恒康醫療繼續一字跌停,股價大幅下挫34.44%,盤面呈現斷崖式下跌趨勢。
恒康醫療近期股價走勢
時間再往前推一年,從2017年5月至今,恒康醫療股價已經從14.06跌到7.69元,創出三年新低。而且,從恒康醫療股的“拉鏈式”走勢判斷,股票已經淪為莊股,近日股價大跌很可能是莊家拋盤導致。
根據莊股特征推斷,一旦莊家開始拋盤,市場上的恐慌情緒就被輕易點燃,接下來很可能會發生大規模的“踩踏事故”,股價下跌在所難免,就看最終會有多少個跌停了。恒康醫療接下來的走勢一點兒都不樂觀。
二
恒康醫療復牌后連續4個跌停,也與公司近期頻頻釋放利空消息脫不了干系。
6月22日,恒康醫療延期回復深交所重組問詢函,公司股票繼續停牌。值得注意的是,6月15日深交所就向恒康醫療發出關注函,要求其加快工作進程,最晚在6月21日回復重組問詢函并申請公司股票復牌。
顯而易見,深交所已對恒康醫療失去耐心,重組問詢函中明確規定了最晚回復日期,相當于下了最后通牒。但恒康醫療的抗壓能力不是一般的強大,硬是兩度延期回復深交所問詢函,并堅持停牌不動搖。
6月29日,恒康醫療發布大股東減持公告。公司股東四川產業振興發展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振興”)計劃自公告發布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累計減持股票不超過37,304,728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四川振興原來持有公司股票112,500,00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03%。
同日,恒康醫療終于回復深交所重組關注函,確認停牌重大事項為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但是,令人意外的是,恒康醫療最終決定終止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改為以現金購買相關資產。同時宣布公司股票將于6月29日開市起復牌。
同日,深交所對恒康醫療連發兩封監管函。第一封監管函中,深交所對恒康醫療未就重組事項進行及時回復提出批評。第二封監管函中,深交所指明恒康醫療2017年的業績快報與實際年報中凈利潤存在較大差異,涉嫌信披違規。
自2017年10月30日以“籌劃重大事項”為由申請停牌以來,恒康醫療股票累計停牌時間已經超過6個月,深交所連發兩封重組問詢函,恒康醫療一拖再拖,市場對此早有預警,股票復牌跌停也算意料之中。
三
恒康醫療主營醫療服務、藥品制造、日化品及保健品業務,前身是2001年9月30日注冊成立的甘肅獨一味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3月登陸深交所中小板。
一旦進入資本市場,操作空間瞬間放大,恒康醫療開始蠢蠢欲動。從2013年起,恒康醫療開始不斷收購醫院和相關醫藥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目前由其全資、控股或參股的醫院共計15家,另在建醫院5家,其中縣市級醫院位居主力,且以二級甲等醫保定點醫院居多。
恒康醫療最近正在籌劃收購馬鞍山市中心醫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心醫院”),這是一家具有三甲資質的綜合性醫院。經交易各方初步協商,中心醫院93.52%股權的交易價格在9億元至9.3億元之間,但收購過程并不順利,最大難題是中心醫院股權分散。
中心醫院在冊股東名單共計42名,包括馬鋼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和41名自然人股東。但由于改制等歷史原因,中心醫院股票代持情形復雜,真實股東超過1000人。恒康醫療坦言,中心醫院的股權確認工作尚未完成,是否存在股權方面的糾紛或潛在糾紛尚無法完全確定。
此外,中心醫院最近兩年業績不佳。2016年至2017年,中心醫院營業收入分別為4.26億元、4.50億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1374.64萬元、803.02萬元,凈利大幅下滑41.58%。
對于這樣一家業績下滑的公司,恒康醫療卻堅持現金收購。恒康醫療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的經營現金流量凈額為-2.05億元,且截至2018年3月31日,恒康醫療的貨幣資金余額為4.14億元,短期借款為26.75億元。公司現金流壓力很大,而現金收購無異于雪上加霜。
巧合的是,2017年6月30日,恒康醫療全資子公司以17.78億元收購PRP Diagnostic Imaging Pty Ltd(以下簡稱“PRP”)70%股權。因此,根據收購累計計算,資產凈額和營業收入超過恒康醫療50%,構成重大資產重組,進而引發深交所關注。
恒康醫療的頻繁并購也形成巨額商譽。截至2017年末,恒康醫療的商譽凈額高達35.49億元,占總資產比重為34.61%。明白人都知道,商譽可以堆高公司業績,但實際上對公司日常經營毫無裨益,不過是賬面上的一個數字罷了。恒康醫療的商譽減值風險,同樣引發深交所關注。
四
在恒康醫療收購中心醫院的過程中,參與者涉嫌內幕交易也給收購結果蒙上一層陰影。
根據中國結算深圳分公司分別于2018年4月20日和2018年4月27日出具的《信息披露義務人持股及股份變更查詢證明》,在內幕信息知情人自查期間,中心醫院法定代表人崔杰之子崔新元有過買入行為,涉嫌內幕交易。
事情敗露后,崔新元對外作出相關說明和承諾。但木已成舟,作為被收購標的法定代表人的直系親屬,崔新元暗地買入恒康醫療股票伺機牟利,始終給資本市場留下了話柄。
有意思的是,被列入“老賴”名單的王國祥,也是涉嫌恒康醫療內幕交易。時間回到2013年3月,謀求戰略轉型的恒康醫療一下子相中了三家醫院,王某忠是三家醫院的股東之一,也是法定內幕信息知情人。
王國祥正是王某忠的親妹妹,兩人關系密切,且存在密切的資金往來。2013年3月26日至6月28日,王國祥密集買入恒康醫療股票106.47萬股,金額達到805萬元,交易時點與內幕信息發展高度吻合,構成內幕交易。
第一次是意外,第二次是必然!內幕交易頻繁發生,說明恒康醫療的內控制度并不完善,保密機制形同虛設。同時,內幕交易的發生也違反了證券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侵犯了投資公眾的平等知情權和財產權益。
事實上,不止被收購標的一方涉嫌內幕交易,恒康醫療掌門人闕文彬玩起內幕交易來也是666。
2017年胡潤百富榜上,闕文彬以140億身家成為甘肅省首富,說起來也是響當當的大人物。但是,即便坐到了一省首富的寶座,闕文彬也沒有滿足,甚至有些變本加厲。
2017年8月,闕文彬與江湖人稱“重組之王”的彩蝶資產實控人謝風華合謀,利用信息優勢控制恒康醫療密集發布利好消息,人為操縱信息披露的內容和時點,影響恒康醫療股價走勢,進而實現高價減持的目的。
通過一系列操作,闕文彬成功減持恒康醫療2200萬股,套現4.4億元,獲利5162.11萬元,并向“隊友”彩蝶資產支付研究顧問費4858萬元。
但是,再狡猾的狐貍也逃不出好獵手的掌心。證監會對闕文彬沒收違法所得約304.1萬元,并處罰款304.1萬元;沒收彩蝶資產的研究顧問費,并處罰款9716萬元;謝風華被罰款60萬元,并處終身市場禁入。
五
恒康醫療頻繁的并購重組需要巨量資金支持,為此闕文彬不惜高比例質押股票融資。截至2018年5月23日,闕文彬持有恒康醫療7.94億股,占公司總股本42.38%,其中已質押股票比例高達99.57%!
為了融到更多資金,恒康醫療已經使盡渾身解數。2017年年報顯示,恒康醫療擬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15億元的公司債券。但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公司股票停牌期間,債券申報工作暫停。恒康醫療計劃股票復牌后,再視資金需求情況及市場現狀擇機發行。
值得注意的是,闕文彬的恒康醫療股份多次被司法凍結。截至2018年5月23日,闕文彬持有的恒康醫療全部7.94億股,全部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杭州市下城區人民法院、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凍結或輪候凍結。
恒康醫療并購過程中的種種瑕疵,已經讓人焦頭爛額。可怕的是,恒康醫療接下來的日子只會更難過,因為一大波解禁股已經在路上了。
2015年6月,恒康醫療非公開發行股票1.4億股,發行價格為18.9元/股,鎖定期3年。后來通過派息、定增等一系列操作,限售股數量由1.4億股擴大到3.5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8.79%,持有者的每股成本從18.9元下降到7.56元。
時光如流水,3年時間轉瞬即逝。2018年6月8日,恒康醫療的3.5億股限售股解禁并上市流通,但當時恒康醫療股票仍在停牌期間。
值得注意的是,恒康醫療股票停牌前價格為11.71元,相對7.56元的持股成本,持有者在股票復牌后減持的話,仍有一定的套利空間。2018年6月29日恒康醫療股票復牌,之后連續4個跌停,解禁股在其中發揮了多大作用,我們已經不得而知。
近年來,上市公司通過頻繁并購擴大公司規模,增加巨額商譽的行徑,已經嚴重影響資本市場的投資邏輯。而別有用心者通過內幕交易謀取私利,也損害了社會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在管理層日益強調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當下,頻繁并購應該適可而止了。或許,逐步回歸理性,聚焦公司主業,才是上市公司的最好出路。
【本文為投資家網原創文章,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投資家網,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價格明顯低于渠道價、買到勾兌“特供酒”……一直以來,市場上存在不少假冒偽劣酒,相關投訴平臺上有關“賣...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