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經濟發展需要高端技術的前置性基礎,用科技突破他人的技術封鎖需要一步步實踐,只有中國的實體經濟有能力自主解決并支撐高端技術的基礎科技瓶頸,中國經濟才能迎來真正的騰飛。
2018年1月18日-19日,由投資家網主辦、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風險投資專業委員會、深圳市創業投資同業公會聯合主辦的“投資家網·2017中國股權投資年度峰會”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隆重舉行,本次峰會以“百舸爭流”為主題,深度剖析股權投資全新業態,并廣邀各地政府領導、500+投資同行,100+FOFS、財富管理機構、上市公司、創業企業以及1000余位商界精英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股權投資行業的2017與2018、中國式母基金發展之路、人工智能、先進制造、消費升級、TMT行業下半場等熱點話題。
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風險投資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林寧在致辭中在致辭中表示,2017年中國市場的VC、PE完成募集基金的個數達到2485支,募資規模達到2396億美元,其中政府引導基金的數量激增,募資規模動輒百億,明顯加強了國有資本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的引導和配置力量。
此外,林寧還表示:中國經濟發展需要高端技術的前置性基礎,用科技突破他人的技術封鎖需要一步步實踐,只有中國的實體經濟有能力自主解決并支撐高端技術的基礎科技瓶頸,中國經濟才能迎來真正的騰飛。
以下為林寧在“投資家網·2017中國股權投資年度峰會”上的演講實錄:
大家好!新年伊始,很高興參加2017年《中國股權投資年度峰會》。作為本次峰會的共同主辦方之一,我謹代表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風險投資專業委員會和全國投資機構科技金融工作聯席會議對“投資家網·2017中國股權投資峰會”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中國股權投資行業變革發展的各位領導和各界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對與會各位來賓的光臨表示誠摯地歡迎!
本次峰會的議題涉及中國股權投資方方面面,包括股權投資業態格局、中國式母基金發展道路、投后管理、上市公司并購、消費升級、大健康、文化娛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TMT等內容,都是十分重要的話題。黨的19大報告強調,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次峰會緊扣時代脈搏,正當其時,很有意義。
世界銀行這個月剛剛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指出,2017年全球經濟投資恢復、制造業回暖、全球貿易穩定增長,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對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的貢獻率超過1/3,其中大部分貢獻來自中國。
最近,我看到幾個重要的國內統計數據:
1、2017年,隨著境內IPO審核規范常態化,中國企業上市數量達到504家,比2016年同比上升73.2%,破歷史記錄;其中,境內上市438家,同比上升93%;海外上市略有回升,境內外市場上市速度差距拉大。
2、在504家上市企業中,有風險投資VC/PE支持的企業數量285家,同比上升63.8%,市場滲透率過半,達到56.5%,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成績單,其中境內市場滲透率高于境外。反映了VC/PE支持中國企業IPO市場退出的重心仍在A股。
3、按行業看,中國市場的VC/PE在生物技術與醫療健康、互聯網和IT、電子及光電設備行業的滲透率較高,分別達到78.3%、72.7%、61.4%,這是中國經濟產業結構轉型的風向標;而食品&飲料、建筑/工程、紡織及服裝等傳統行業滲透率相對較低,均在50%以下。整體來看,VC/PE在TMT領域和戰略新興領域的滲透率相對高于傳統行業。
4、2017年,中國市場的VC/PE完成募集基金的個數達到2485支,募資規模達到了2396億美元。其中,政府引導基金數量激增,募資規模動輒百億,明顯加強了國有資本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的引導和配置力度。
我們知道,在股權時代的背景下,股權投資的行業動向,即是中國實體經濟的晴雨計,也是中國政府經濟政策引導和調整效果的試金石。國家《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大股權融資力度,完善主板市場基礎性制度,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彰顯出政府為股權投資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正在積極創造有利條件。與此同時,中國政府監管層不斷出臺一系列新的配套政策法規,也是意在優化本土資本市場發展環境。自2016年政策松綁后,“銀行系”與“保險系”投貸聯動進入市場;一些上市公司的戰略性布局,也開始進行股權投資;國內VC/PE機構經過政策和市場優化,募集策略、投資策略、退出策略更加成熟,並且更加注重全產業鏈布局,中國股權投資市場的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一個重要的情況是,之前的中國經濟結構不健康,導致許多過時的傳統經濟模式不具備發展潛質,很容易被淘汰掉,必須轉型為具備發展潛質的經濟。在這歷史性轉折關頭,股權投資對傳統產業的并購與整合,成為中國經濟轉型最直接、最有效率的力量。
還有一個重要情況,股權投資收益一般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杠桿收益,二是估值差價,三是運營改進。隨著中國流動性過剩、傳統消費市場飽和、中小企業行為短視,央企國企官僚化問題,企業依靠市場份額和自然盈利增長越來越難,價值發現型投資策略受到挑戰。因此,來自杠桿收益和估值價差的收益越來越少,來自技術革命紅利和實體經濟運營改進的收益將會越來越多。 但是,無論技術革命還是運營改進,都不是短線行為。而國內投資機構募集的錢大都是有退出條件約束的,不允許有足夠耐心等待實體經濟核心資產和核心價值的長線發展,所以,對好項目的評價標準趨于先天短視。能找到的好項目也越來越少。
然而,中國經濟的軟肋恰恰是核心資產和核心價值需要長線投資。最近,已經聽到一些地方政府在呼吁發展硬科技。人工智能、網信安全、生物機械、智能制造、光電芯片、微納米新材料、新能源等等,這些都是未來頗具廣闊應用前景的發展方向,但并非都是硬科技。硬科技是實現這些高端技術的前置性基礎科技。我們現在的許多應用科技,是在購買別人的前置科技基礎上發展的,其中的尖端技術不掌握,只能一直任人卡脖子。
比如芯片設計。芯片工藝聽起來很簡單,但要達到10幾納米,每一代的進化工藝都是尖端技術,每個國家都需求,但不是每個國家都能生產。甚至徳國這樣的制造業大國,有些東西也生產不了,全被美國卡死了。我們要突破別人的封鎖,就要搞下一代芯片的概念、生產、和再下一代芯片的公布。掌握了尖端加工工藝,就能把中國的整體工業水平提升一個全新檔次。這才是我們要發展的重中之重。
我們要投資下一代精密加工刀具生產、機床生產、加工模型、技術、理論、還有測試。中國科技的最大問題之一是測試遠遠不足,質量難有保障。這些基礎科技都需要用長線投資來解決。
值得欣慰的是,在2017年的股權投資基金統計數據中,我們看到了股權投資國家隊的異軍突起。國家資本和社會資本在新一輪社會資源再分配中使命不同,投資方向和退出策略也會有所不同。表現在市場關系上應該是分工合作而不是對立競爭。
黨的19大報告要求,中國的GDP在2025年到2026年左右,要重回世界巔峰。為實現這樣一個偉大目標,我們建議:
1、國家資本要根據未來世界的發展方向,側重長線投資,定位三大基礎:
1)軟件以人工智能為基礎。其實,無論什么尖端技術的關鍵,都是核心數據問題。有了成熟的Ai支持,我們在高端設計中不僅可以高效率測試出最需要、最合適的調試參數,也可以測試并掌握其他結構的調試參數和核心數據。新材料和生物技術的絕大部分設計和組分構成也可以通過Ai去做,甚至連試驗都可以讓Ai來測試。此外,未來的Ai還會變成像互聯網一樣的基礎設施,幾乎所有行業都會和他有關聯。
2)工業以精密加工為基礎。精密加工是許多硬科技的前置性技術,在硬科技理論成熟后,要能把成果造出來,需要很高的精密加工能力,這跟中國以前的定位完全不同。
3)生物工程以生物機械為基礎。解決未來納米材料和納米機械在醫療上的突破。
這三個技術是相輔相成的,隨著前兩個技術的成熟,第三個技術自然也就成熟了。
2、社會資本發揮市場優勢,在中短線端接力國家資本的成長性投資,融合發展。
1)股權投資機構要積極尋找核心資產, 為實體經濟產業升級主動賦能,配置資源;
2)立足全球資本市場,提高實體經濟直投規模,促進不同行業、不同所有制實體經濟的共同繁榮;
3)關注新興產業的崛起,推動傳統產業并購整重組,促進中國的產業結構升級和轉型。
4)加強投后管理,引導社會資金進入私募行業,創造更多資本價值。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值此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的歷史轉折點,什么樣的實體經濟能夠獲得國家和社會資本及相關資源的配置與支持,意味著中國經濟的明天將會走向什么方向。
我們的經濟發展需要高端技術的前置性基礎科技。突破別人的技術封鎖需要一步步時間,只有中國的實體經濟有能力自主解決支撐高端技術的基礎科技瓶頸,中國經濟才能迎來真正的騰飛。
最后,預祝本次峰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本文為投資家網原創文章,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投資家網,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美國針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收入實施了新的制裁,油價因此反彈近3%, 達到三個月高點,這很可能會干擾俄...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