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管這個世界怎么變,基本的商業邏輯還有人性是不會變的。
2017年7月29日,由投資家網和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風險投資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投資家網·2017中國股權投資峰會”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酒店隆重舉行。
本次峰會以“股權投資大時代”為主題,深度剖析“股權投資大時代”的全新業態,并將邀請國內一線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及一線FOFs、政府引導基金、上市公司、國內外高凈值個人、優秀創業企業、各地政府領導等優質LP聚集一堂,共同探討2017退出之路、新環境下的投資探索、智能制造,新經濟的突破口等熱點話題。
值得一提的是,投資家網聯合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風險投資專業委員會發布的“2016-2017中國股權投資行業系列榜單”以及由投資家網研究院出品、投資家網WFin數據庫支持的“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十年回顧暨2017半年度研究統計報告”,于7月29日隆重揭曉和重磅發布。
在主題為“TMT行業的新浪潮、新機遇”的圓桌論壇中,華蓋資本合伙人王寶華、沸點資本合伙人于光東、清控銀杏合伙人程鵬、新沃投資管理合伙人楊棟銳,投資家網/政商參閱創始人蔣冬文就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以下為對話實錄,根據速記整理:
投資家網/政商參閱創始人蔣冬文
蔣冬文:各位都是TMT領域資深的投資人。今年最熱的兩個點,除了人工智能就是共享經濟,市場非常熱。除了有共享單車以外,包括共享雨傘、共享家居等等。想問一下在座各位對共享經濟的看法,包括火熱的程度,是否認可它的模式還有它現在如此火爆前景如何?
華蓋資本合伙人王寶華
王寶華:首先是站在用戶的角度,共享經濟誕生了很多新的有價值的產品,這是值得肯定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共享單車,當你坐完地鐵離家還有兩公里的時候,有自行車會非常方便便捷,我們潛在需求得到滿足,這樣產品的價值也就毋庸置疑。其他像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的價值可能不如共享單車那么獨特,但同樣也有價值。華蓋資本沒有投類似的項目,以旁觀者角度看,共享經濟,就是租賃,而且租賃期限的非常小,以分鐘、小時計。租賃模式要賺錢,考慮的無非是分攤到每一個時間點的成本是多少,把成本控制在多少才能賺錢。我還沒有看得太明白,還是看共享經濟下半場是什么樣再說吧。
蔣冬文:對用戶的角度很好,但是投資人的角度還待商榷,于總什么想法?
沸點資本合伙人于光東
于光東:共享經濟的概念這兩年開始提,其實互聯網從出生那天起就有了共享。舉例,網上看電影,最初電影通過迅雷下載、快播下載,就是共享種子來讓用戶把文件下載下來。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共享經濟核心有兩個特別核心的觀點,第一,通過共享有沒有解決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如果沒有改變消費者使用習慣,共享幾乎是沒有辦法存在的。例如共享單車,這是一個改變消費者使用習慣的產品,可以讓大家養成綠色出行的好習慣,所以一下子就火了。我認為到今天為止一直沒有被互聯網改變,一個是醫療,一個是教育。因為這兩個行業是屬于低頻次但是高質量的服務,所以是非常非常難被改變的。比如教育,老師做視頻直播跟學生共享,學術交流是可共享的,但是數學、英語、物理這些學科是需要老師實際去輔導的,不可能完全通過共享解決,因為需要成績和結果。第二,共享以后會不會產生后續一些新的商業價值和邏輯。共享單車可以定位,所以能建立用戶行車軌跡的大數據。根據用戶的使用情況,未來就會衍生出很多新的商業模式。所以我認為從共享單車誕生的初衷來說,這是真正的共享經濟。這可能是大家看待共享這件事兩個比較核心的觀點。一個TMT公司未來怎么能活到C輪以后上市,機構退出,是我們可以探討的話題。
蔣冬文:感謝于總。TMT行業覆蓋面非常大,共享經濟就先告一段落。楊總投資的領域比較多,對于科技金融領域,現在從P2P再到消費金融、科技金融、區塊鏈還有比特幣,科技金融的發展和未來是什么樣的呢?
新沃投資管理合伙人楊棟銳
楊棟銳:移動互聯網、P2P,各種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的涌現,極大的推動了科技金融的發展,金融科技領域大數據的應用,對個人信用風險評估可以有效控制風險。銀行的轉型也是很大的推動力,特別是城市商業銀行和城市農業銀行。未來資金市場化之后,銀行的競爭壓力加大,至少15%以上的城商銀行如果真正市場化就會破產。不依靠放貸轉型只有依靠消費金融。因為消費金融完全符合科技金融領域的發展,它的服務對象是個人,現在很多消費場景都需要分期,買車、買房、買其他一些大件商品,選擇分期的用戶居多。中國消費金融每年增長20%以上,去年交易總量是27萬億,占中國GDP總量的28%,但美國的消費金融占到GDP的70%,我們的發展空間非常大。消費金融的核心,首先要有消費場景,其次要有好的分期方案。另外還要控制風險,特別是在對個人的消費信用升級方面用大數據分析,這就需要科技的推動。新沃投資也在這方面布局,作為投資人來說,一個好的商業模式要看他是不是可以持續的盈利。我很看好科技金融這個領域。
清控銀杏合伙人程鵬
程鵬: 2007年蘋果手機誕生,定義了智能手機,現在有了4G網絡,用戶習慣用手機做很多事情,商家也通過手機建立了個人信用。可以看出技術的發展和基礎設施的建設,為Fin Tech提供了基礎。如果早期沒有電商的發展,沒有網絡上的數據,風控也不會做好。但回到最基本的商業來講,現在看確實很多公司不賺錢,但又不能不讓它做,它只有做了以后才可能從中間找出一個新的方向,但有可能這個概率太低了。企業進入門檻太低了。我們看到像團購、O2O、共享經濟,大家都可以沖進去。誰能笑到最后,包括整個行業是不是有人能笑到最后,現在不知道。還應該講我們希望很快,所有人都希望很快出結構,但一個商業社會演進,這可能是無法完美回答的問題,謝謝!
蔣冬文:謝謝程總,我想問于總對于近年比較火的找塑料網、找鋼網這種B2B模式你怎么看?
于光東:從大的產業來看。我認為互聯網跟其他行業沒有太大的本質區別。因為任何一個行業誕生有了基礎后,先是野蠻生長,隨后才逐漸成熟。互聯網從2003年開始才真正進入到飛速發展期,隨后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過去十年企業只靠流量生存。如果我們把360、騰訊、阿里這些公司叫做上半場的互聯網公司。那么下半場的互聯網公司真正的機會是做產業互聯網。互聯網基礎設施已經做好了,關鍵是線下要怎么利用互聯網。我認為互聯網、TMT行業,是最沒有門檻的行業。任何公司都可以說自己是互聯網公司,因為都需要數據,技術,產品體驗。TMT本質說,都是在做服務。任何產業下的公司通過互聯網進行新的應用變革,無外乎要解決兩件事,第一,改變用戶的習慣;第二,降低商家的成本。只有把這兩件事解決了,才能讓這個產業的商業模式變得越來越清晰。上半場的互聯網公司基本就是流量為王,那下半場的互聯網公司就不能單靠流量。當支付、金融越來越發達的時候,知識付費時代也就來到了。以往知識沒有這樣變現過。人們說網絡直播很火但不是長期持續的,我在這里告訴大家,從直播的邏輯上看是可以長期持續的,因為這已經成為了很多人每天的行為習慣。現階段企業獲取客戶的成本越來越低了,以前做過傳統行業的人,只要有互聯網的基因和思維,就有可能成為新的獨角獸。反而現在說平臺化、流量化紅利,我認為很難成功。除非是人工智能、AI,這還需要更長周期才能找到真正的商業模式。
蔣冬文:基于于總關于產業互聯網或者物聯網這個問題,想再問王總,您覺得產業互聯網還有物聯網,大概在什么時候或者什么樣的條件下才能達到成熟?
王寶華:現在講物聯網,還是為時過早,發展水平很低,因為要真正做物聯網,需要一個統一標準,需要的教育用戶。這些事情不是一個創業公司甚至有過幾輪融資的公司能做成的。如果現在開始反思,過去兩三年前需要回答的問題是:物聯網創業公司的機會在哪里,是不是很多事情最終還是由巨頭完成的,創業公司要找到機會定位,是不是要換一個思路考慮問題。
蔣冬文:各位投過很多案例,想問一下目前有沒有最新發現的TMT領域的投資機會,給大家分享一下項目和想法。
程鵬:TMT概念很寬泛,我想把它分兩類,一類叫硬科技,就是已經存在的高科技產物。另外一類叫軟實力,很多人滿足于互聯網已有的事物,但還有很多沒有互聯網化、信息化,這些他們意識不到,覺得從我出生懂事以來都是這樣的。比如以前的快遞,貨物什么時候發,到哪兒,是否已經配送這些信息用戶都不知道,但是一旦知道了就會有很大的滿足感。知道這些就能改變現實嗎?我看未必。
后來快遞做得越來越透明,甚至可以擇時送貨,這都是把信息做到精細化,新的產品就這樣誕生了。再舉一個例子,國家去年一年全國生產了9000多萬種服裝,總的量應該達到100億件,這樣勢必會有大量的庫存積壓。但是如果廠商用IT系統和商家對接,可以跟下單的品牌上IT系統對接,把這些信息打通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我們看一個行業一定是看最頂尖的水平,不是看平均的水平。因為平均的已經比較差了。
楊棟銳:最近國家出臺了人工智能的發展規劃,我認為未來人工智能和物聯網,還有產業互聯,一定是要以產業為基礎,新的科技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會產生很多機會。5G時代即將到來,信息通訊產業會迎來大發展,這里的投資機會比較多,新沃投資喜歡踏踏實實做產業,去研發的創業者。任何商業模式一定是滿足客戶的需求,給客戶帶來價值。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真正做到這一點,企業的價值、利潤才會有比較穩定的表現。再說TMT領域,剛才我說到比較看中消費金融這方面的機會,想尋找好的團隊未來做消費金融平臺,幫助城市商業銀行做消費金融的轉型。對創業者來說這是比較大的機會。還可以做工業和商業大數據的分析。另外我想說的是安全領域,中國還是比較缺乏的,特別是金融數據的安全。在整個經營過程中,對業務數據進行監控,提示經營業務的風險,新沃投資很看好這個領域。另外,數據庫領域,Oracle占全球的市場份額的80%,這么多年各個行業都在用,但未來隨著云計算、分布式數據、開元式數據的發展,未來在數據庫、數據運算、數據商業方面都有機會變現。金融科技方面由于銀行掌握了大量消費數據,所以未來也有了轉型基礎。新沃投資會持續關注這一領域。
蔣冬文:謝謝楊總,消費金融、信息安全、數據庫,楊總關注這幾個領域,大家也可以關注一下。
于光東:說到信息安全,沸點資本投資過很多做這一領域的項目。目前所有的信息和服務都在云端,未來的數據安全和信息安全,必須要對數據的運算能力從數據端一直到引擎端一直到對數據分析端,都要精通。未來所有的企業都需要信息安全服務,所以機會非常多。
王寶華:前面提到華蓋TMT基金關注兩個核心領域,金融科技、消費+電商。金融科技領域,用戶每天不止一次的掃碼支付,不僅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在推動,它背后有很多類似的服務商在整合支付通道、帳戶,保證資金的安全。如此龐大的數據量,每天仍然在不斷的增長。傳統意義上的消費金融包括房、車,當然還要看需求升級。這里的升級無非兩種情況,第一種,你原來還花這么多錢,但今天同樣花這么錢,但想要買到更好的東西。還有一種情況是昨天你只愿意花很少的錢,今天愿意花更多錢。或者說昨天你不愿意花錢,今天開始愿意花錢。之前提到的知識付費,大家的付費意愿在增強,愿意為一些東西付費。所有消費領域的項目,更多的是靠需求的驅動。
蔣冬文:最后一個問題,在科技金融里,現在區塊鏈概念和技術,各位能不能給大家表達一下對這個技術的看法。
楊棟銳:區塊鏈技術,像比特幣就比較成熟。各位不要看得那么神秘,它只是一個工具,只是有幾個特點,分布式、不可逆,認證方便。未來數字認證、電子簽章會逐步普及。再深一級就是區塊鏈,區塊鏈應用場景是解決信用的問題,應用比較廣泛的,像銀行的支付、積分的清算、結算。未來還會有更廣泛的應用。
王寶華:今年比特幣的熱潮更多是受ICO的驅動。ICO是圍繞一個具體的領域,去完成一個去中心化的過程。最顯著的肯定是比特幣,是要去掉中央銀行。這就是用區塊鏈替代整個信用體系,而不需要一個中央機構審批。很多領域是符合這一趨勢的。另外,從監管看,最終合法性怎么來界定,需要更多博弈。從投資機構來說,現在更多還是觀望。所有和金融相關的領域,如果不清楚監管的邊界,這事就比較難。
程鵬:最近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去中心化思想,各方面都有比較完備的體系和算法出來,人們都在嘗試新的突破。但從宏觀來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各個行業尤其金融行業,它的運行機制可能不會有太多變化。我們現在看到的區塊鏈技術、ICO熱潮、比特幣熱潮,可能會在整個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一些位置,但不太可能成為主流。所以投資人會非常謹慎的觀察。
于光東:我們投資別只看行業和術語,應該看場景。因為創業者創業時,從來不按術語創業,都是按照場景創業,在各自的場景創造新價值。區塊鏈是一個工具,是新的思維方式和新的解決方案。但如果找不到合理的場景,最終投資也無法產生新的商業模式,也沒有辦法退出。這是我的看法。
蔣冬文:最后每一個嘉賓用一兩句話表達一下TMT行業,給在座各位的一些建議或者有其他什么想說的。
王寶華:創業的成功需要堅持,成功的投資也需要堅持,大家一起堅持。
于光東:這個行業如果今天創業,我個人覺得別創風口,多創冷門。有句話叫與其更好,不如不投。
楊棟銳:TMT行業二八定律一直適用。從投資者角度貢獻80%的利潤,回報率不超過20%。對于創業者來說,一定是基于為客戶帶來價值去做事,投資人也是選擇有持續的盈利能力的行業或者項目。
程鵬:信息技術的發展,是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直到現在,是推動全世界創新或者推動全世界經濟發展的很重要的技術。在這個背景下,還是要看到人是萬物的始終,做是都是為了讓人能夠有更好的生活。這才是任何行業發展最根本的要求,那些反人類反人性的,一定會被人們淘汰。
蔣冬文:謝謝各位嘉賓,最后大家有一個共同的認識,不管這個世界怎么變,基本的商業邏輯還有人性是不會變的。
這個專場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在高端裝備特鋼材料以及高端裝備零部件制造領域,張家港廣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大特材”)憑借...
2025年,隨著綠色出行理念的深化與公共服務領域車輛改善需求的激增,小刀電動車憑借其卓越的產品性能與...
近日,IEXS盈十證券CEO Wonka Harod向記者透露,IEXS盈十與未來發展控股有限公司(...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