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耍好這“三板斧”,你的投資不再打醬油
今天(3月13日),股市在開盤之后的前15分鐘內出現了一波跳水,一度跌破3200點和30日均線。就在很多人以為今天股市要完蛋的時候,大盤卻觸底反彈、一路上漲,收出一根“光頭陽線”,全天走出一個“耐克”型的走勢(如下圖所示)。
股市雖然收出一根“光頭陽”,但個股方面,漲停的并不多,包括新股和次新股在內,今天一共才35家漲停。
雖然整體漲停的不多,但今天有一個細分板塊出現了多只個股漲停,它就是:鋰電池板塊。
(從上圖可以看出,多只鋰電池板塊個股漲停,7只股票漲幅超過5%)
銳眼哥在3月10日的文章《“白馬集中營”橫出妖股,投資玩法該改了!》中說過:“一個板塊里如果僅僅是一只股票創歷史新高,那么分析它,意義不大;但如果有多只股票創歷史新高,那么,分析它便有極大的意義。”
同理,如果一個細分板塊中有多只個股漲停,那么分析它就有很大的意義!
所以,銳眼哥今天就來扒一扒“鋰電池”行業。
鋰電池,簡單來說,有著重量輕、容量大等優點,因此應用的范圍很廣。你的手機、相機的電池,以及你乘坐的新能源公交車的電池,大都是鋰電池。
既然鋰電池在新能源汽車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那么分析鋰電池,就要分析新能源汽車。
政策面的利好
去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爆出的最大事件就是“新能源汽車騙補”的丑聞,這種騙補行為的一大方式就是把能量密度不達標的電池冒充成達標電池,進而騙取國家補貼資金。
銳眼哥作為一個納稅人,堅信“騙國家的錢就是騙老子的錢”的道理,對這種行為極為痛恨!
不僅銳眼哥痛恨,面對騙補丑聞,國家也坐不住了。工信部于2016年末調整了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新的補貼方案與電池的能量密度掛鉤。
也就是說,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性能必須牛叉,能量密度必須更高,相關廠商才能獲得國家的補貼。
那么,這會引發什么后果呢?自然是很多技術不行的企業被淘汰,而產品過硬的企業會笑到最后。
除了提高技術補貼的門檻之外,近日,國家又陸續發布了《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第二批《新能源車推薦目錄》等,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行業仍然會獲得政策的支持。
以上就是政策面的利好。
業績的利好
如果光有政策利好,而企業業績不給力的話,那即便會被炒起來,最后也會露餡。
那么新能源汽車行業最近的情況咋樣?銳眼哥今天在網站上看到了相關信息:
數據顯示:今年2月全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1.65萬輛,環比1月增長202%,同比增幅達到64%。
也就是說,上個月,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大幅轉暖。所以,相關企業的業績會得到提振。而今天,鋰電池的代表上市公司德賽電池的2017年1季度業績預告也報了喜訊:
從上圖可以看出,德賽電池2017年1季度的凈利潤同比上年預計增長55%-95%。
以上就是業績的利好。
資金面的利好
有了政策和業績的支持,還要看板塊的技術走勢。
銳眼哥的老粉都知道,哥看盤非常注重周線上的量價配合情況,如果周線上出現“量升價增”的走勢,那么標的個股或者板塊的上漲持續性就會比較強。
鋰電池板塊的周線走勢是啥樣呢?請看下圖:
從上圖中能看出,最近五六周,鋰電池板塊都是“量升價增”的,即:“成交量逐步增大,價格逐步升高。”
而大盤的成交量卻已經連續三周下滑了。
從成交量上可以看出,鋰電池被資金重點關照了,在成交量上是逆市增長的。
以上就是資金面的利好。
所以,從“政策面+業績面+資金面”的多重角度來綜合分析,目前鋰電池板塊正處于三者共振向上的風口上。
銳眼哥寫這篇文章,就是要告訴同志們,如果一個行業出現“政策面+業績面+資金面”的共振效應,那么這個行業的相關上市公司就會至少在中期走出不錯的上漲行情。
那么,你覺得哪個行業也是像鋰電池這樣,有“政策面+業績面+資金面”的共振,或者哪個行業可能會出現這種共振,或者你有想問的其它投資理財問題,都可以在文章后面留言,與銳眼哥一同探討交流。
本文為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原創文章,媒體和公眾號轉載請務必按注明來源,否則視作侵權。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實時提供專業的創業、投資資訊和深度分析。長按以下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
穩正資產聯合產業龍頭和上市公司,正式完成對格見構知(上海)半導體有限公司(簡稱“格見半導體”)的A輪...
11月25日晚間,江蘇華海誠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海誠科”或“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正...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