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的能力,你的誠懇,讓人家給你一個機會
陳正財有11個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七。少時,一家人的生活都來自一間小雜貨店,日子過得非常艱難。他的父親是位老實忠厚的小生意人,習慣獨來獨往,默默耕耘的生活,每天忙于瑣碎,忙個不停,沒什么生意,也沒什么交際。
在這樣一個家庭環境下的陳正財,是怎么走上逆襲之路的呢,投資哥帶你去看一看吧!
秘訣一:機會是要靠自己創造的
一直以來,陳正財的生活都平平淡淡、有條不軌,但一位鄉親的話,刺激了他告別父親的人生模式。這個比父親悠閑,也比父親有錢有地位的老鄉,散步到家里的雜貨店,很誠懇地建議父親要到外面去認識人,拉關系,不要這樣埋頭苦干也掙不到什么錢。
“不然,你這么多孩子,將來怎么辦。”父親沒太在意老鄉的話,依然我行我素,但陳正財卻聽出學問,記在心里:做生意,不能只靠自己在家里勤奮,還要靠別人幫忙,到外面找機會。
等到自己出來做事時,陳正財決定按照老鄉的辦法去努力。但窮小子一個,誰也不認識,別人怎么幫自己?思來想去,沒有本錢,但有一身力氣,而且愿意付出的他,決定從幫助別人干活兒開始。
他說當時馬來西亞的華人社會有不少學校、社團、商會、工會經常招募義工,這些機構的領導都是華人圈子里有地位,有能量的人。“如果自己去做義工,就可以接近這些人。”
想明白這一層,他立即采取了行動。先是東拼西湊買了臺小貨車,做起了個體運輸生意。然后就不斷開著車,到各種機構和團體去做義工,貼時間、貼油費,幫忙運東西。
除了在這些地方做義工,陳正財也去不少工廠當“雷鋒”。“有事沒事,我就開車過去,說自己要去個什么地方,問人家有沒有東西要運,我順便帶過去。”
其實,上門之前,陳正財就已打聽清楚人家有貨要送到那邊,而且他也不是什么順便,而是專門找上門去,假裝順便幫人家的忙。“這樣,我既能打進工廠,了解他們的生意模式,也能和這些老板建立關系。”
他的辦法果然湊效,時間一長,很多人都認識了陳正財,喜歡上了這個熱心幫忙,不計回報的陳正財,繼而有人給他生意,有人給他借錢,有人介紹更厲害的人給他認識,讓他路越走越寬,生意越越做大,直到后來創立了自己的工廠。
秘訣二:很近的路,不走也會很遠
如今,陳正財的身份不僅是馬來西亞陳大金屬桶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董事長,也是馬來西亞白手起家獲得成功的華人企業家之一,是很多世界級大公司的金屬包裝品供應商。
然而回溯20世紀70年代,從哥哥的廠里幫忙、過著平凡而穩定生活的陳正財,決定從這種生存狀態里“跑”出來,懷揣“闖自己事業”的夢想,走一條不平凡的路。但和許多人想像的起步不同,陳正財事業的開端是從一只破舊油桶的回收與二次銷售開始的。
因為資金與技術方面的限制,陳正財便將油桶收購,作為了其事業發展的第一步。進行調查之后,他們找到了出路與賣家,然后便左手來,右手去,開始進行空油桶的收購與買賣。因為缺乏資本,在進行買賣油桶時,必須得當天買當天賣,這樣才能夠實現資金的有效周轉。
在做油桶回收的同時,陳正財還通過不斷的學習與自修,廣泛汲取生產金屬桶的知識。他發現,在百年之前,歐美國家就已經掌握了金屬桶的再循環以及制造技術。但還是因為缺乏足夠資金,陳正財只好在逐漸的積累中慢慢找尋機會。“我想做,但我沒有資本,連流動資金都沒有,我就說,慢慢存錢,想辦法攢錢,總有一天,我就學習他們那樣來做。”
然而,在當時的條件下,若想僅僅通過收購來賺得事業發展的第一桶金,似乎并不是一件太過于容易的事情。然而陳正財從來不渺視任何一小步可以推動事業成長、夯實事業基礎的事情。因而別人眼中不起眼的“小生意”,成為陳正財實現大目標的重要跳板。善于執行是陳正財成功的一個重要并基本的品格。
雖然收購的利潤很低,而且也需要占用太多的人力與時間,但陳正財還是沒有放棄,他在堅守中尋找著機會。很快機會又一次降臨到他身上。
“一次,一個機會來了,油桶漲價,新舊都漲,那次,我賺了一點錢。我不收購了,我來做循環,復新。”于是,1976年,陳正財便在怡保路設廠,通過清洗和簡單加工,將舊金屬桶做成新的,賣給相關商家以實現循環利用,開啟了金屬桶貿易事業的這扇門,并從此逐漸展開高自動化生產和品牌締造的事業長征。
秘訣三:什么都沒有,就從幫忙開始
沒有高學歷,亦沒有盈實的商業背景,創業初期時的陳正財可以說是當年名副其實的“草根”。
回想那段艱難的創業歲月,除了要承受過程中的辛勞之外,陳正財還需要在名不見經傳的情況下,想盡一切辦法去完善產品,擴展市場。“草根逆襲”的勵志演繹,緣于陳正財采用了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給人幫忙。給人幫忙在陳正財事業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陳正財的事業,實際上就是給從別人幫忙開始的。
早在陳正財24歲沿街載貨開始闖世界時,給別人幫忙,就成為他擴展業務的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當時,陳正財向父親借錢購買小羅里的目的,并不只是單純的載貨,載貨背后,陳正財還有自己的“小秘密”:“買這個小貨車,目的不是載貨,是要想辦法打進別人的工廠。你不通過這個辦法,怎么能夠進去?”
于是,為了進入工廠,陳正財會開著自己的小車主動找尋客戶,并非常誠懇地與對方進行交談,讓對方了解自己。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為自己謀得機會,另一方面,在言談中也可以順勢了解工廠的業務和商業模式,并進一步擴展自己的人脈資源。“看到人家有什么工我們都做,有什么貨都載,垃圾都幫別人裝,有的給點車費,有的就是幫忙,有的人會給點東西讓我們去賣。”
而當陳正財以收購和復新金屬桶的方式進入產業中時,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誠信與真誠地給別人幫忙,便在陳大金屬找尋客戶、擴展市場并進一步向產業上游追溯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那時,陳正財的事業雖然艱難,但他卻經常會開著車去給各種社會組織幫忙,例如學校、社團、商會、工會、各類社會組織以及協會等,主動去做一些義務工作。
開始的時候,人們并不認識陳正財,但在日益深入的交往中,很多人認識了陳正財,而且越來越為他的踏實和誠懇所打動,也會主動給他很多機會。
“先奉獻,奉獻出來你的心,你的能力,你的誠懇,讓人家給你一個機會。我年輕的時候做了很多這樣的事情,社團,工會……單身的時候,放棄了很多,結婚以后,也犧牲了許多與家庭和孩子的團聚時間,仍舊幫忙做一些義務工作。這個是我們發展事業的基礎。”
事過境遷之后,再回憶起這段歲月時,陳正財的話語里仍舊充滿了感情。
當談及為何會將給別人幫忙作為事業的開端時,除了客觀條件的限制之外,陳正財將一切都歸結為天賦。就像有的人天生善于畫畫,而有的人生性長于音樂一樣,善于借助別人的力量,便成為了陳正財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但由于本身的誠懇性格,陳正財的這種借力,并不是功利的,相反,他的交流是真誠的,他所追求的,是將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融合在一起。
就像陳正財曾經說過的那樣,支持創業者前進的,不都是物質的,更是精神上的,傻瓜一樣地去追求自己的道路。在別人忙著賺取眼前利益的時候,陳正財腳踏實地地為未來打基礎,他所關注的,一直都是未來。
“年輕人一定要記住,你不是什么都沒有。你有熱情,有真心,有力氣,有智慧。但你要先奉獻。奉獻出來你的心,你的能力,讓人家認識你,了解你,然后給你機會。”陳正財說,“我年輕的時候做了很多這樣的事情。現在,還在這樣做。我們沒有錢,那我們就把我們的精神、我們的光陰奉獻出來。很簡單的,只是需要花一點時間。我們誠懇,我們衷心對待,最后,機會就會主動來找我。”
常常有句話說,有錢的人沒有時間,有時間的人沒有錢。沒有錢卻有時間的陳正財,就這樣找到了他的創業資本——用自己的時間,到有錢卻沒時間的人那里去交換,換來人脈,換來機會,換來金錢。
本文作者蘇涼生,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專欄作者;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投資家";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投資家對觀點贊同或支持。媒體和公眾號轉載請務必按注明來源。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實時提供專業的創業、投資資訊和深度分析。長按以下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
五一檔同樣精彩紛呈,7部影片官宣定檔,包括改編真人真事的勵志片、爆笑公路喜劇等,滿足不同年齡層觀眾需...
投資家網(www.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